风水雅趣(113):峦头若干问题剖析(一百二十三)

卧地木及其古墓实例!

网友的提问是:风水,鱼袋砂是什么样?

简单的理解和回答是:砂,就是穴场四周的各类山峰。鱼袋砂,就是出现在穴场四周,像鱼形,像布袋一样的山峰,合称就是鱼袋砂。

鱼袋砂的由来起因于唐宋时期,高官显宦腰间所佩戴装饰的一种布袋,形状像鱼,称为鱼袋。野外的山峰地形,像这种鱼袋,就称为鱼袋砂。这种砂主贵,如果再从理气的角度调整到位,应验更快。

穴场周围,前后左右有像鱼的形状,像长统米袋子一样横卧的山包和山峰,就是鱼袋砂。

下面图形中的长条形的山峰,又像长统鱼袋,又像长冬瓜,又好像是长统袋中塞满了财物,又认为是一字文星桌案。像鱼形和像袋子一样的砂,就是这些种类形式的山峰,都可以称为鱼袋砂!

这种形式性质的山峰,在五星形山峰的归类中:两头略带圆形的可以归入卧地木星的范围之中,两头略带方形的可以归入土星财星的范围之中,山形成弧形,中间微弧高,可以归入太阳太阴金星的范围之中。

这种形式性质的山峰,在九星形山峰的归类中,两头略带圆形的可以归入卧地贪狼木星的范围之中。两头略带方形的可以归入巨门财星土星的范围之中。北方草原式的地貌,呈水波纹状微微隆起,长而直的丘埠形式的山峰,可以归入辅弼星形的山峰。

归类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是这类形式的山峰,要求要“圆润”“秀丽”“饱满”,看上去心中舒服!

这样的山峰,在选择穴场时,可以作为穴场后面的后景山峰取用,可以作为穴场前面的朝案山峰取用,可以作为穴场左右的龙虎山峰取用,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具体在现场视情况而定,关键要点是“适用”“有情”。

鱼袋形山峰一般是低矮直平的山峰,能成功作为穴场前面的案山取用,是最为理想的使用搭配!

现在的广东南雄市,古时候称为南安府,相关的地方府志文献均有记载:坐落在梅林古驿道的半山腰的路旁,那里有一处很不显眼的墓地,墓地上面有用土堆成的小土包,前面横放着一长条石块,石块上是后世用水泥粉刷了一块屏匾,横书“状元祖坟”四个红字。

此坟墓为天葬,整体极为简陋,如果石条上没有书写状元祖坟四字,路过此地,应该没有人会认为此坟有多好,甚至根本就无法引起路人的注意。此处地形极为特殊,如果没有“状元祖坟”四个字,就算是当今一流的风水大师亲临现场,不一定能真正解读出其中地形的真实风水内涵。

乾隆年间,当时南安府通往广东的必经之路,弯弯曲曲的梅林古道上行人不断。当年的江西和广东两地的贸易,是用人力肩挑经梅林古道进入广东。人们在通往山顶的古道上,像蚂蚁一样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极像童子叩佛的姿势,一步一叩首。时值秋日中午时分,行人都在山脚下的树荫中纳凉休息停歇,偶然会有人赶路。

这时的古道山腰中,有位少妇,背着已满周岁的孩子,满脸是汗,正往山下赶来。此人正是南安府的名门旺族,乾隆丁丑科进土,太仆少卿戴第元之妻,由于戴第元当时在外任职,而且当时的年代是多妻制,此少妇为戴第元的正室,并未随夫外出,在老家带养孩子。

原故事的编排,在以下情节上明显不合常理,是一个“完全没有天气炎热负重”“没有山地行走经验”的闲人,又没有风水常识的人所编排的故事,本文对原故事进行了改动。但原故事中的主角少妇,为人心地善良,为感恩为其捡到鞋做过好事而病逝于道旁的亡者,自觉有缘,每年为其扫墓,从而荫庇后世应该是实情!这种为有缘之人祭扫而荫庇后代的事例,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例事极多,不存在需要直接的血缘关系!

时值秋日,少妇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回南雄娘家省亲,中途发现孩子的一只鞋子不见了。当地的民间有这样的习俗,认为鞋是小孩的根基,因此不能丢失!

于是又急急忙忙往回赶,寻找丢失的鞋子,两眼不停地往路上的地面看,一看便知这人是在寻找失物。

刚到转弯处,见路旁的不远处有一坪地,坪地中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少妇就近前仔细观看,发现这位中年男子身旁的箩筐中有一只鞋,正是自己小孩丢失的那一只鞋子,于是,向中年男子讨要那只鞋子,但连续招呼了数次,不见中年男子回应,上前仔细察看,中年男子已经没有了气息,看来此人病逝了!

少妇心想,幸好这个人替自己拾到鞋子,不然她背着一个孩子下山上山,够辛苦了……

如今这个中年男子躺在地上就永远起不来了……

少妇自知人命关天,无法。只得壮起胆子,折树枝将中年男子的尸体暂时掩盖起来,从箩筐中拿走了那一只丢失的鞋子,背着小孩继续赶路回娘家。

这位少妇原本心地善良,想起这位壮年男子,为了生计,辛辛苦苦,远走他乡,病逝于道旁,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及至娘家,就告诉娘家的人,她在梅岭路上丢失鞋子一事,幸好遇见一个好人捡到,此人因天热中暑倒地身亡。要求娘家派人将其埋葬,娘家及时派人赶到半山腰,四处没有找到尸体。

但是,见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刚刚被蚂蚁垒高的土堆,约二尺高,丈余长,边上放着一担箩筐,箩筐上写有江西某地的字样,众人才知道此人为江西人,他的尸体被山间蚂蚁含土埋葬了。这在风水地理学上称为蚁葬,带有天意,又称为天葬!

为了日后有个标记,娘家人在路边挖起一块能铺路的长石条,横放在蚂蚁窝的头上,便回家去了。

这位少妇带着孩子,每次回娘家省亲,想起了丢失鞋子的事,总要到这位中年男子的坟墓上去看一看,并顺便为其祭扫!

丢失鞋子的十个月后,戴家一位麟儿降生。儿子取名衡亨。此子天性聪明,七岁能诗文,十七岁考中状元,这对戴家来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旧时的“皇制”有规定,要考查状元的风水出处,如果考查没有相应的风水出处,便视为妖孽乱世,要杀头问罪,戴家出了状元,朝廷自然要派国师勘查。

就在戴家高中状元的时候,国师奉皇命之托,来到了戴家查验风水,查遍祖坟均断为平庸风水之地,根本就出不了新科的状元。戴家上上下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状元之母更是又惊又怕,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她回想起原来丢失的鞋子,每年带着孩子为中年男子祭扫,莫非中年男子埋葬的地方可以出状元?于是,只有死马当活马医。

第二天一早向国师奏明:状元还有一处祖坟,在南安和南雄交界的梅岭半山腰上,只是家里人认为此坟年代久远,没有祭祀,而她带着孩子每年回娘家省亲时,都要前去祭扫,烦国师前往细查。国师是个有道有德的忠臣,更惜戴衡亨的才华,又乘轿随众人来到古驿道旁,大余梅岭,从山上慢慢往下,来到壮汉埋葬的地方,举目一看,拍手连声叫好!

此处形如下山的蚂蚁。从山上往下望去,见远处路上的行人不绝,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行走,天天数以千计的行人,像蚂蚁牵线一样,向山上涌来,行人挑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一趋,向山上走来,如同童子叩佛,有“日受千人拜”的格局。再展向南安,城内房屋尽收眼底,如果是在夜间,定有万盏灯火的壮观。国师赞叹说:“日受千人拜,夜有万盏灯”,绝妙佳穴。

国师回朝奏明皇上,皇上龙颜大悦:当时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赐新科状元戴衡亨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戴衡亨不辱君命,在朝为官时口碑甚佳。

此坟纯为天造地设,并没有人为点穴造作,是天葬,因此,当时并没有风水大师为其立向,而完全是纯粹的巧合:

分析来龙走势,整体环境布局,下罗盘测向后认为,此坟当时应是丁山癸向替星。穴位居于后方的左中右三条来龙聚首的地方,为卧地木星,按五星穴法,穴位正位于木星芽包的位置。后托丰隆高大,“辰”“巽”“已”“丙”“午”五山峰耸秀,寓意科甲连中。坟墓水口出艮寅方,水口重重包裹穿插有情,前山朝案叠叠,一山高过一山,主峰在案外高耸入云端。

站在穴场观察四周,唯有水口是唯一的出水口,罗城周密。是出“大贵”“忠臣”的风水宝地。当然,此处地形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其后代的人丁不旺,但是,所出的人都能显达。之所以不旺人丁,问题就在于坟墓的龙虎砂峰不强壮,有兴趣的朋友可实地考察见证。

附录:丁山癸向,未山丑向,左水到右,出艮寅方,为金局墓向。书云:“癸归艮位焕文章”。发富发贵,人丁大旺,福寿双全。惟年久主生风疾,愈见风疾愈发。

风疾就是老年性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