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钻石,这类历来被比作爱情坚贞与奢华辉煌的璀璨明珠,如今遭遇了“培育钻石”浪潮的冲击,彻底掀起了一场行业大地震。
2月12日,培育钻石概念股迎来了一波狂飙,其中黄河旋风直线涨停,汇丰钻石涨超15%。力量钻石、四方达、沃尔德、亚振家居等跟涨。消息面上,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团队人工合成出超级钻石,为打破立方金刚石应用局限提供可能。
实际上自24年9月起,培育钻石领域整体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板块价值增长已超过半数。反观天然钻石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业先锋戴尔比斯在2024年初的首次拍卖活动中,采取了价格调整措施,对部分天然钻石商品实施了最高达10%的价格下调,而部分一类钻石的降价幅度尤为显著,高达25%,这一举动甚至引发了其母公司英美资源考虑业务分拆的警示。
有人甚至形容戴比尔斯正经历“至暗时刻”。 事实上,自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式确认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同属于钻石范畴以来,西方天然钻石市场已初显颓势。
众所周知,天然钻石的形成条件极为严苛,需在地下深处约160至480公里范围,历经至少一亿年的高温高压作用方能结晶成形。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培育钻石技术取得了飞速进展,借助高科技手段,仅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能“培育”出品质甚至超越天然钻石的培育钻石。
至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美元,而中国产量占比超过56%。其中,河南更是占了全国80%的产量。在河南柘城,一条长达3公里的"钻石大道"两侧,聚集着“柘光ZG DIAMOND”等300多家钻石企业,年产能达600万克拉,相当于全球培育钻石产量的40%。
根据统计资料,以上述提及的柘光为例,其官网及京东、天猫等主流线上平台的累积访问量已突破40万人次。京东商智提供的数据进一步揭示,截至2025年2月10日,柘光品牌商品成交夺下榜首,每日均有逾千名消费者主动访问官网,并与专属顾问建立联系,以获取产品详情及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
来自上海的消费者王女士算了一笔账:"用买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1克拉的钱,能在柘光买到3克拉的定制钻戒,还附带GIA证书。"而更让钻石爱好者兴奋的是,柘光推出的"DNA深度定制"服务,不仅能够自己与专属顾问沟通设计样式,更能通过将个人DNA信息融入钻石培育过程,打造独一无二的钻石饰品。
柘光淘宝平台的客服反馈指出,选择“大克拉”定制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中高消费水平群体,他们对该服务的满意度较高。特别是5克拉及以上的钻戒,尽管平均单价接近7万元,但咨询量仍然显著,客户愿意等待定制完成。此外,采用18K金打造的钻托设计也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促使不少国内外消费者通过官方网站联系专属顾问进行定制,甚至有来自迪拜的客户特意安排包机前往进行采购活动。
但与此同时,关于钻石消费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也引发了不同声音。
在某社交平台关于“购买钻石是否为智商税”的热议中,一位声称自己为“科技珠宝控”的95后博主分享了柘光钻石的检测报告,表示自己花费3万元购买了2克拉的“柘光”培育钻石作为太太的情人节礼物,节省下来的资金足以再给太太购入一枚爱马仕手袋作为附加礼物,并共同享受二人情人节的三亚旅游,认为这是一种新时代的理财智慧。
事实上,这种务实的消费观念正逐步改变传统认知。根据贝恩咨询的数据,中国40岁以下消费者中,购买培育钻石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8%。而某视频平台上,一条倡导“以节省的钻戒费用带父母环游世界”的视频收获了200万点赞,或许正反映了这种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Tenoris发布的报告,2024年10月,美国成品珠宝零售额实现了9.9%的增长。其中,天然钻石珠宝的增长率为4.7%,而培育钻石的增长率则高达46%。此外,德国统计机构Statista预测,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的销售额将达到180亿美元,占据珠宝市场超过20%的份额。这些数据无疑揭示了市场趋势的变化。
业内专家指出,西方市场所担忧的并非钻石价格的波动,而是中国品牌正在重塑奢侈品的定义。例如,柘光通过提供“万元级别的5克拉培育钻石”以及“DNA个性化定制服务”,不仅在消费市场上取得了突破,还在文化层面上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一产业变革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钻石不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与技术的结晶。
未来,当你欣赏指尖那抹璀璨光芒时,请铭记:那不仅蕴含着源自地球深处的碳元素,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对技术高峰的不懈追求。钻石的光芒永恒,而传奇故事仍在不断书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