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2025年05月11日11:00:18 动漫 1256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母亲与她的闺蜜

甘元俊

我不知道闺蜜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但我至今都还清楚地记得,自有记忆以来,母亲就有两个闺蜜:一个名叫甘素兰,与我同姓,比父亲高一个辈份,我们兄弟姐妹一直尊称她为姑婆;另一个名叫程桂珍,我们称她为表叔娘。母亲常说,她们来自三个不同地方的女人,今生今世能够嫁到同一个生产队,并成为好闺蜜、好姐妹,是她们前世修来的福气。

无独有偶,素兰姑婆的老公患有哮踹,不能干重体力活;桂珍表叔娘的老公是供销社的厨师,很少回家;作为大队干部的父亲,整天忙于他的“公务”......于是三个女人分别成了各自家里的顶梁柱。

大集体时代,母亲与她的两个闺蜜就像穿了“连裆裤”似的,无论是平时去街上赶集,还是去坡上干活等等,经常是形影不离。一旦有空闲,她们便相互串门、走动,每次都有说不完的话。生产队里有羡慕她们的人,也有嫉妒她们的人。

生产队实行作业小组分配制后,母亲与她的两个闺蜜又被分到同一个小组。她们三个所在的小组,每年农业生产进度与粮食产量均位居生产队第一。年底结算时,我们三个家庭人均分得的口粮相应比其他家庭要分得多些。那些平时嫉妒她们的人,也就只剩羡慕的份了。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大集体彻底解散田地下户之后,母亲与她的两个闺蜜才“逼迫”分开,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

那些年,在生产队所有女性中,母亲的针线活是最棒的,母亲缝制(补)的新、旧衣服,看不见“线头子”,完全可与裁缝的手艺相媲美;母亲做的布鞋,不仅“样份”是最好看的,而且还特别耐穿,不容易脱帮、脱底。我们穿上母亲为我们缝制的衣服和布鞋,走在路上或大街上,“回头率”在全乡都是最高的。

每当农闲或下雨天,姑婆与表叔娘就会相约到我们家,或向母亲学裁剪、缝制(补)衣服,或向母亲学纳鞋底、做布鞋等。母亲每次都要留她们在我们家吃中午饭,饭后又继续做针线活。我曾听见她们,聊柴米油盐以及心里的“小秘密”;也曾看见她们,拉家常时忍俊不禁笑得乐弯腰的样子,逗得旁边的其她妇女也跟着哈哈大笑。像这样的笑声,会经常从我们家里传遍至整个生产队。

还记得有年“红五月”,正值“双抢”(抢小麦收割、抢栽秧苗)的关键时节,母亲在一天收割小麦时,右脚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了,红肿得像“泡粑”似的,连下床都十分困难。正当母亲为坡上那黄得透亮的小麦犯愁时,母亲的两个闺蜜不仅带着礼品来了,还放下自己家里的农活,帮助我们家收割小麦、栽秧,直到忙完我家的“双抢”后,又才回去忙自家的农活。母亲每次提及此事,心里便会有一种愧疚感。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人们的示范作用影响下,我们三个家庭子女的关系也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从小至今都是老表前、老表后叫得脆生生的响,从未叫过对方的名字。每逢星期天,在完成父母“交办”的如放牛、打猪草、割牛草等事情之后,几家的孩子就会不约而同地相约一起,今天去我家玩,下次又到他家玩,每次都是不玩到尽兴绝不归返。若是到了饭点,大多时候都是在那家玩耍就在那家吃饭,并已成了一种习惯。生产队其他人家的孩子也是特别羡慕我们三个家庭的孩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994年桂珍表叔娘搬去镇上前夜,三个女人在我家核桃树下坐了大半宿。姑婆纳着永远纳不完的鞋底,表叔娘把晒干的艾草扎成捆,母亲往她们包袱里塞咸菜。蝉鸣声里,我听见表叔娘说:“等我们家小毛退休,咱们还回塆里种片菜园。”母亲笑着应和,月光却把眼角的泪照得发亮。

1997年12月的一天,仅差一个月就满60岁的桂珍表叔娘,却因病过早离开了人世,母亲为此伤心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2019年8月的一天,翻过年就进入80岁的素兰姑婆,因为疾病也去了极乐世界。多病的母亲“送走”她的最后一个闺蜜时已是泪眼朦胧。我忽然明白大人们说的什么是“过命交情”。

如今,老屋木柜深处,母亲珍藏的针线盒里,三把剪刀依旧并排躺着。铜柄上的缠枝莲已经模糊,却仍能辨认出当年刻的“兰”“珍”“芳”三个小字。每当春风摇动窗棂,我总觉得听见剪刀开合的轻响,像极了旧时光里,三个女人在油灯下咬断丝线时的笑谈。

母亲的两个闺蜜虽然已“走了”多年,但母亲还是会经常在我面前念叨起她们的好。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 天天要闻
作者系列文章

21.【母亲节特辑】母亲与她的闺蜜‖甘元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甘元俊(四川邻水人,广安市作家协会、邻水县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交公粮》《放牛娃》《父亲的篱䇲背》等,作品多次获有关奖项)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动漫分类资讯推荐

《狮城山海》大反转!洪颜的执念让刘振东认错父亲 - 天天要闻

《狮城山海》大反转!洪颜的执念让刘振东认错父亲

《狮城山海》大反转来了,刘振东的生父并不是程恢,更不是郑秋等人,他确实是刘雄武的儿子,洪颜也不是反派。而刘振东之所以误会程恢是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洪颜的执念。洪颜年轻时确实喜欢过程恢,甚至为他挡过子弹。
以青春之笔绘就国漫辉煌 - 天天要闻

以青春之笔绘就国漫辉煌

在广西南宁四叶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唐岚正在设计动画作品。南宁日报记者叶子榕 摄人物档案:唐岚,出生于1996年,广西南宁四叶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动画制片主管,参与制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三体》及LOL皮肤宣传动画。青年语录:当国漫不再被标注崛起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崛起。自《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
不论什么角色都毫不逊色!阳江这3位母亲的故事,戳中无数人的心 - 天天要闻

不论什么角色都毫不逊色!阳江这3位母亲的故事,戳中无数人的心

母爱始终是照亮家庭的那束光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3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母亲她们或为子女的未来放弃事业退回厨房或在子女周全陪伴下重拾生活诗意或于忙碌中拼出满分陪伴她们用各自的故事诠释了母亲这个角色的多重含义:是远见与成全,是治愈与新生,更是爱与被爱。01“妈妈”的选择:爱是懂得进退的成全5月8日上午,...
【母亲节特辑】母亲的目光‖李钟武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母亲的目光‖李钟武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母亲的目光李钟武 母亲送我来学校那天,校门口的香樟树生着层层叠叠的绿云,她的身影总是比约定多停留半小时。她站在树荫最浓处,肩头落满细碎的光斑。新发的校车启动时,我回头望去,她还站在原地,直到确认我彻底走进新生活,她才肯转身。那些年岁里,我的每一次转身都牵着一条透明的丝线,线的另...
【母亲节特辑】徐徐开启的岁月——2025年母亲节致母亲‖廖鸥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徐徐开启的岁月——2025年母亲节致母亲‖廖鸥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徐徐开启的岁月——2025年母亲节致母亲廖 鸥 我出生那日,平静的家变得慌乱,母亲尤为担忧,所有人都没有做好提前几月与我见面的准备,我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了母亲的生命里。后来母亲说,当时窗外的桂花开得正旺,打趣说我是不是也被这香味吸引,想早早出来闻一闻。这些细节被母亲缝进我幼年的毛衣里,...
【母亲节特辑】“三陈”之母教子‖周林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三陈”之母教子‖周林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三陈”之母教子周 林宋朝是一个出良母的时代,正如岳飞之母、欧阳修之母。今天我们讲的是北宋宰相陈尧叟三兄弟的母亲冯氏。冯氏有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其中,陈尧叟、陈尧咨兄弟状元及第,陈尧佐进士及第,最终三个儿子仕途皆达青云之巅,权倾朝野,桃李满天下。然而,这些成就离不...
【母亲节特辑】母爱是无言的诗行(外一首)‖周艳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母爱是无言的诗行(外一首)‖周艳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MOTHER'S DAY母爱是无言的诗行(外一首)周 艳母爱是无言的诗行,句句写满岁月的柔肠。晨曦里她悄悄点亮光,夜色中她最后守望的方向。她不言不语,却总在身旁,用沉默编织温暖的网。一声啼哭,她心随颤动,一个笑容,她甘愿奔忙。春去秋来,青丝染霜,只为孩子走过四季安康。哪怕风雨交加的夜晚,她...
【母亲节特辑】酸菜香飘思母亲‖张小军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酸菜香飘思母亲‖张小军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酸菜香飘思母亲张小军金黄发亮,酸爽中带着清香,抓起来挂着黏液。在我的老家四川剑阁,有这样一种土特产——炸酸菜。做炸酸菜的常用原料是芥菜叶。芥菜,十字花科植物,柄脆、叶大、簇生,8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等到11月菜叶层层叠叠地遮住了地块,就可用来做炸酸菜了。做炸酸菜共五道工序,每...
【母亲节特辑】黄昏的异想(外一首)——写在2025年母亲节‖蒋德均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黄昏的异想(外一首)——写在2025年母亲节‖蒋德均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黄昏的异想(外一首)——写在2025年母亲节蒋德均不用拐杖母亲始终坚持用生命最后的坚强叩击尘世的路面黄昏正把她所剩的岁月慢慢地取走像她曾经选送最好的公粮饲养城市的心脏而影子像一条无形的绳子牵着她蹒跚在黄昏里一阵风落叶在她脚下翻滚、叹息或者突然停下像某一位世外高人留下的关于世界的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