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吴冠中关于艺术创作的文字过程中,对于他的大多数观点我基本都是赞同的,只有少部分例外。这大抵是为什么自己看到他的画后必然会喜欢,因为我们关于现代艺术的许多理念与思考是相近的,既然如此则必然会喜欢。
在吴冠中关于个人的感受与风格一文中,吴冠中用了一个例子来介绍他对于个人感受与精确的透视原则之间的把握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我常喜欢画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的城市房屋或参差错落的稠密山村,美就美在鳞次栉比和参差错落。有时碰上时间富裕,呵!这次我要严格准确地画个精确,但结果反而不如凭感觉表现出来的效果更显得丰富而多变化,因为后者某些部位是强调了参差,重复了层次,如用摄影和透视法来比较检查,那是远远出格的了。
吴冠中《鳞次栉比的城市》未知
实际上,吴冠中所觉察到的感受与精确之间的取舍问题,几乎每一个画画的人都会遇到。假若你完全按照透视的原则及其技术去画的话,无论是风景还是背景,都具有一种机械感。那种机械感来自于画面的过于精确甚至说是整洁。
宫崎骏《千与千寻》动画背景
尤其是当我们使用软件来画画时,因为有太多的透视工具可以来规范我们绘制的精确性,因而每每当自己得到结果时,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画的,而是一种工具背后的结果。这种感觉与吴冠中的感觉是一致的。
对此,在精确与感性中,吴冠中选择了自己的感性,哪怕为此放弃一定的精确性都在所不惜。
新海诚《你的名字》背景
从另一个角度,就拿如今日本最为有名的两个动画导演宫崎骏与新海诚的动画背景来说,新海诚动画的背景完全制作于PHOTOSHOP以及相应的三维软件,而宫崎骏动画的背景都是水彩手绘的。从他们作品所达到的效果来看,新海诚动画的背景让我们沉溺于现实东京的画面,而宫崎骏动画的背景则更像是浪漫主义里边的场景,更具有那种温暖的绘画性。说实话,我喜欢后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