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端妃,唯一一个看透皇上却依旧深爱他的人,被负的最深

宫里的女人就像是花朵,开败了一茬,又会有新的一茬续上来,所以尽管《甄嬛传》里的雍正,不是一个纵情声色荒淫无道的皇上,但是六宫妃黛却也是来了一批又一批。这些女子们或许为了家族荣耀,比如眉庄、安陵容、瓜尔佳文鸳等,或许不得已被选入宫或被送入宫,比如甄嬛采萍等。

对于她们来说,皇上首先是君,然后才是她们的枕边人,所以她们不会把太多的个人感情寄托在皇上身上,这类人包括安陵容、敬妃、欣贵人、被伤之后的眉庄、甄嬛等等一大部分人,有一小部分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比如华妃自始至终都是恋爱脑,所以说后宫女人虽多,但是能自始至终爱皇上的不多,而在看透了皇上的凉薄自私多疑寡幸,却依旧爱他至深的女人,就只有端妃了。

甄嬛刚入宫的头几年,也是一头扎进了爱情的陷阱里面不可自拔的,她爱上了皇上之后,就选择卸下自己一直以来赖以安稳度日的隐身衣,把自己暴露在六宫的是非漩涡之中,这时候的甄嬛是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因为爱情,甄嬛这个号称女中诸葛的人,也不能免俗,成为了一个在爱情里面患得患失的小女子,为了这份爱情,甄嬛陷入了后宫里此起彼伏的尔虞我诈。甄嬛与皇上那一段意顺言和亲密无间的时光,看起来也的确是很甜的。

皇上对她的宠爱和情谊,甄嬛也都报以了最赤诚的回应,此时的甄嬛,以皇上的喜为喜,以皇上的忧为忧,她对皇上的忠贞痴情之处,也很让人动容。很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平定敦亲王与年羹尧的时候,甄嬛住在蓬莱洲,看到驶来的船只,甄嬛悄悄地握紧了手中的匕首,假如来者是叛军,就说明皇上失败了,那么她绝不独活,当下就选择挥刀自裁,以全自己与皇上的情谊。

这样的感情,谁又能说不真挚深沉呢?但是就是这么个浓烈的爱法,到了最后却成了你死我活的怨偶,这源自于甄嬛得知自己是纯元的替身之后,可见甄嬛的爱是很挑剔的,她卓越的才情和容貌,造就了她骨子里的骄傲,不能为人替身,哪怕当替身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她对皇上的爱从此断绝,很是干脆。

而眉庄对皇上的爱,比甄嬛断的更干脆,在假孕风波之后,眉庄第一次感受到皇上的凉薄和寡幸,但是就这么一次,眉庄就断绝了以往对皇上所有的希冀和好感,至于爱,那根本就没有了,从此后眉庄都对皇上冷若冰霜拒之千里。可见眉庄的爱是高冷的。

从此后眉庄就成了另外一个敬妃,敬妃也是早早看透了皇上,选择远离他远离争风吃醋的是是非非,做一个安分端庄沉稳得体,让皇上挑不出错误,但是也亲近不了的妃嫔。欣常在也是与敬妃和眉庄是一样的存在,皇上宠不宠自己她不在意,而自己也不会在皇上身上费心思,做到相敬如宾就可以了。

而一直恋爱脑的华妃,在得知自己一直深爱得皇上把自己算计的敲骨吸髓后,以头触柱而死,她选择了用这一种悲壮惨烈的方式,控诉皇上的无情和自己的绝望,也就跟皇上表明了自己要与他以往的情爱相决绝的意思了。也就是说华妃对皇上的爱在此刻也戛然而止了。

那么,此刻还有谁在一心一意爱着皇上呢?只有那个被皇上害得不下于华妃的端妃了。端妃不像华妃这么糊里糊涂的被皇上算计到死才明白,她是一个睿智通透的人,早早就看穿一切了。她早就看透了皇上的无情与狠毒,她知道自己是让皇上算计的被华妃灌下红花汤,这在华妃深夜去她宫里折辱她,她与华妃之间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她几次暗示华妃那碗堕胎药,是另有其人,自己是背锅的,如果华妃稍微通透一点点,从端妃的口气之中,就可以听出弦外之音,尤其是那句“如果我真的十恶不赦,皇上也不会留我至今!”。如果华妃心细,没被爱情蒙蔽双眼,就会预感到自己的小产与皇上有关。

在华妃死后,甄嬛说起皇上给华妃死后的尊荣,说皇上给华妃封了“敦肃”皇贵妃,端妃只是讽刺一笑,她说:“温厚为敦,她何曾温厚过?皇上不过是怕别人说他刻薄罢了,这都是给活人看的。”从这一句话可见端妃早已经看透了皇上的凉薄,但是即便这样,端妃对皇上的爱始终没变。别人都在意皇上给予自己多少的关注和雨露,只有端妃会注意到天气干燥,皇上的嘴角起了皮,让他茶水里兑一点菊花。

最后皇宫都是甄嬛的天下了,慑于甄嬛的权势,所有妃嫔对于即将龙驭宾天的皇上都是不管不问,对于甄嬛种种的僭越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惟有端妃真心关注皇上的感受与健康,细细交代甄嬛关于孙答应的事情,要缓缓再告诉皇上,在皇上死后,也只有端妃痛哭的再次病倒,这就是端妃对皇上的爱,不管你做了什么事,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不管你有多么的阴暗薄情狠毒,我都依旧深爱你,这一点就算是皇上的亲额娘都做不到!端妃就这么一直默默的不争不抢的深爱着皇上,她爱的最深,也被辜负的最狠,但她却始终对皇上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满,皇上并不缺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