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路都走不稳还开演唱会捞金,全网恶评如潮,她却扬言回馈粉丝

文丨冒泡

78岁的人能做什么?遛弯、喝茶、带孙子?

汪明荃偏偏不走寻常路,她硬是顶着满头白发、颤巍巍的步伐,站上了上海演唱会的舞台。

消息一出,全网炸锅,质疑声铺天盖地:“走路都费劲,还敢开演唱会?票价1580元,摆明了割韭菜!”

面对骂声,她只回了一句:“这是为了回馈粉丝。”

但这场演唱会背后,真的只是一场“捞金闹剧”吗?

开唱争议

汪明荃最近开唱,立马引发了网友的一场激烈讨论。

粉丝们有的感慨,觉得她真是“精神不老”的典范,这么多年还能坚持站在舞台,实属难得。

然而更多的是另一种声音,觉得她已经是奶奶级别的人物了,就不要再折腾了。

当票价一公开,舆论更是炸开锅:最低680元,最高1580元,这价格跟当红歌手开演唱会差不多。

网友甚至直接喊话,说她这完全就是“圈钱”,摆明了想“割最后一波韭菜”。

但熟悉她情况的都知道,这场演唱会真不是她来凑热闹的。

为了让现场效果更好,她投钱改造了舞台,请来了最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用心到让人意想不到。

她在唱歌时不想任何细节出问题,还专门找沪剧老艺术家辅导自己的发音,生怕自己掌握不好方言会影响观众体验。

经典老歌也下了功夫重编,比如那首《万水千山总是情》,她融入江南丝竹,把歌曲的韵味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尤其是这次演出,她全程选择真唱,现在那些年轻歌手,依赖假唱和修音还大行其道。

汪明荃能做到如此实在,倒显得这些小年轻黯然失色。

这样一份用心和诚意,至少让人没有理由完全否定她的努力。

毅力撑满全场

汪明荃开演唱会,无疑成了不少人议论的热点,78岁的她挑战舞台,单是这一份勇气就够让不少明星自愧不如。

能顶住岁月这把杀猪刀的考验,对她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毕竟到这个年龄,普通人连上下楼梯都得慢慢来,可她偏偏要整上一场演唱会,还不止唱两首完事那种。

早有人拿她身体条件说事,翻出了她早些年摔跤的视频,打趣她“这身体状况还能爬上舞台?”。

甚至有网友说她得靠轮椅才能出场,这种冷嘲热讽看着都让人不是滋味,可汪明荃没和谁争,干脆撸起袖子开始准备。

可天不遂人愿,开演唱会前一周偏偏在东京遭遇失声,嗓子突然出了问题,医生看了建议她取消演出。

这个最后关头的意外,换别人可能就认了,直接回家休息一趟,可她不认输。

据说在酒店靠蒸汽眼罩中药茶,一个字一个字练嗓子,连酒店的工作人员看了都觉得她是真拼了命。

终于到了演唱会,她穿着华丽的刺绣长裙、高跟鞋就出场了,腰板和气场都没垮。

开场表现还挺稳,只不过到了后半场确实年龄的劣势藏不住了,体力拉了后腿,需要一旁的人扶着才能继续唱。

观众看了到处吐槽,说她唱得频频抢拍,气息也是不上不下,但这些也正说明她是真唱在放声,那些假唱的歌手怎么会出现这种瑕疵。

汪明荃硬是靠着那股子劲撑完了2.5小时,一些小问题归小问题,放大镜下每一秒都是真实,这份拼劲还是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情怀与价格的争议

“回馈粉丝”和“天价票价”这对看着矛盾的词汇,最近直接成了汪明荃演唱会的舆论焦点。

毕竟,一个上海站票价最高1580元的演唱会,硬生生被拉出来和黄绮珊那三分之一价位作比较,这价格差距一目了然,争议也就愈发不可避免。

铁杆粉们,想着几十年喜欢汪明荃,这情怀买单哪怕票价贵也值,就想现场感受她的光辉。

可普通人没这情怀,78岁的歌手开演唱会,当得起这个价吗?

可说起来,汪明荃差这点钱吗?

看看她在香港,那几千万、上亿的房产,还有干儿子谢霆锋,人家豪不豪?

真是冲着赚钱,她随便多接几个代言、录个综艺,茶余饭后钱就来了,

何必非多此一举办演唱会,还要扛上那些票房压力。

明显她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标,更多还是“情怀杀”。

舞台是“续命良药”

汪明荃一生的经历似乎就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1985年,她的甲状腺癌被诊断,工作被迫中断治疗,不少人以为这原本光鲜的生活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可她选择了硬抗过来。

然而2002年第二次生死关口又来了,这次的乳腺癌让她再一次跌入人生低谷。

这两次疾病甚至让医生直接劝她别再唱了。

可汪明荃是一点都不打算妥协的人,她像对抗病魔一样对抗医生的预言,靠韧劲闯过身体的险关又重登舞台。

对她来说站在舞台上一直唱歌不仅是工作,更像是生命的一个“小燃料”。

当她开口唱歌的时候,那种深藏心底的幸福感似乎就是自己力量的一部分。

她演唱会上的那些安排也能看出她对舞台的那份执着,比如用沪语跟观众交流,几句家乡话拉近了台下和台上的距离。

还有跟观众聊起自己小时候的点滴故事,瞬间将演唱的严肃气氛直接变成了一场热泪盈眶的倾诉。

这种种细微都不像是为了赚票钱而做的事,更像是她发自内心地和这片舞台以及台下的人产生一种连接。

年龄不是艺术枷锁

汪明荃开演唱会的消息一出,确实让不少人刮目相看,毕竟人们习惯了觉得高龄就该选择隐退,却忽略了每个人的内心可能根本不愿意这样。

她78岁却依然活跃在舞台,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偏见的反击。

尽管唱功已经无法和年轻时对比,但她声音里的情感、舞台上的契合感却是岁月给她的特别礼物。

能有勇气再次站上舞台,实在佩服她的不服老,也希望她以后能继续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年龄从来不是该从舞台退后的理由,倒是健康和开心才真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