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最新发声

【导读】中美谈判超预期,人民币资产长期吸引力有望提升

见习记者 纪瑶

日前,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重要进展,将对中国宏观经济、股票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市场资金趋势会否出现变化?

近期,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接受媒体采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超出预期,财政政策年内有望进一步发力拉动内需。

对于中国股票策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相比其他市场,中国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4月下旬开始,被动基金重新流入中国股市。

邢自强认为,中美关税谈判进程超预期,预计二季度及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将优于团队此前的预期。

不过,鉴于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关税争端要达成持久性解决方案仍存在挑战。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容忽视,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中国已逐步夯实应对外部冲击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主要体现在国内政策刺激拥有加码空间、社会民生具有承压能力、产业链集群优势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取代,以及在下一阶段的科技革命中,中国具有巨大的科创潜力。

邢自强认为,中国仍需进一步发挥财政力量提振内需。

今年两会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消费品补贴、加大基建投资、扶持科技领域等,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适时推出补充性财政政策,例如,下半年再推出万亿元级别的额外财政支持政策,以进一步拉动内需和消费。

王滢分析,从4月下旬开始,被动基金重新流入中国股市。随着市场情绪趋于稳定,叠加投资者对宏观和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理性分析,境外投资者逐渐达成共识——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和相对吸引力受影响程度,相比其他市场要小得多。

王滢认为,当下关税降低对中国股市构成利好,中国上市公司的可投资性继续改善。背后逻辑是中国政府重申优先发展宏观经济,强调民营企业营商支持政策,对全球投资者了解决策方向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触底反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可投资性提升。

王滢看好科技和互联网大盘股。作为中国股市具有代表性的板块,它们的市值和流动性巨大,为全球投资人参与中国股市提供了便利。这些公司在历史表现、管理团队质量和运营等方面都能媲美全球高质量公司群体,其中有些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此外,中国新消费板块也有望获得更多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