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近10万人次“香约”京西

北京日报记者 张骜

打造“家门口的月季大会”和“永不落幕的月季盛会”,在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开幕前,主办地门头沟提出了这样的愿景。自5月10日开幕至昨天大会闭幕,主展场京西月季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走进妙峰山高山玫瑰园,了解这里千年的玫瑰种植史。大会闭幕后,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将延期至5月18日。

连日来,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前往位于门头沟区的京西月季洲赏花,共赴“玫瑰之约”。北京日报特约摄影 庞铮铮

京西月季洲人气依旧

6天时间转瞬即逝,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的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于昨天落下帷幕。沿石担路一路向西,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带依旧盛放。“花开北京 香约永定”的标语随处可见。位于龙泉镇三家店村、面积约23公顷的主展场——京西月季洲里,人气持续高涨。

“在报纸上看到了‘月季’少女的照片,于是约了朋友一起来打卡合影。”来自天津的游客卓女士一行在“月季”少女文化墙前拍照留念。而不远处的河岸市集舞台上,动听的音乐依旧悠扬。

5个展厅内,“约定”“多彩纳波湾”“琉璃”等千余种国内外月季艳丽而端庄,迎接着源源不断的参观者。月季洲的七大室外展园、萌宠乐园、无动力亲子活动场内,人群川流不息,观光小火车绕着月季洲一圈又一圈。

就在大会结束前一天,门头沟区发布了公告,原定于5月15日与大会一起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将延期至5月18日。

“市民朋友们仍可持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门票,前往京西月季洲室内月季展厅、室外展园及花young生活节参观游玩。”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余宾说。

世界“重识”中国月季

几天来,余宾忙得“脚不沾地”,几乎“长”在了京西月季洲。巡场、接受采访、联络对接,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回想几天来盯会的经历,他笑称:“累并快乐着。”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以“妙峰山玫瑰”为代表的中国月季有了更高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

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和玫瑰是同科同属的近亲。在英文中,玫瑰和月季拥有同一个名字——rose,它代表了蔷薇属所有的植物。只有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和漫长的历史,赋予了它们多姿多彩的故事和名字:蔷薇、月季、玫瑰……

早在一千年前的宋辽时代,妙峰山就有了专门的种植基地。七百多年前的元代,妙峰山的优质玫瑰品种,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异域,并在众多玫瑰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玫瑰的代表品种,也成为风行全国的高端产品。

5月13日,大会举办期间,来自保加利亚等国的约120位月季专家来到海拔1200米的妙峰山“高山玫瑰园”,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这里进行。

“不断观察,不断讨论,不断发问,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刻。”第九届月季大会主席高俊平说。

尽管每年6月才是高山玫瑰盛开之时,可当专家们看到了用高山玫瑰制作的玫瑰酱、玫瑰露和精油时,纷纷伸出了大拇指。他们没想到,美丽的妙峰山玫瑰,早已是山上涧沟村的支柱产业。就在这场学术会议开办的同时,村民李小兰正在自家的作坊里,准备各类用具。等候玫瑰盛放后,制作玫瑰酱、玫瑰饼和护肤品。

以花为媒找到发展新路

当大会落幕,花香的余韵将持续惠及京西大地,助力北京“花园城市”建设。2024年,本市开始推动首钢园、园博园和永定河“两园一河”联动发展。而本次大会的主展场京西月季洲,恰是“两园一河”规划中首个完成的项目。

记者从运营方京西山水公司了解到,5月15日至18日,京西月季洲正常售票。19日至6月2日,免费开园。

“永不落幕的月季盛会”留下的不仅仅是京西月季洲,5月10日至31日期间,门头沟区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市民持京西月季洲门票核销凭证可享受谷山村、八奇洞、南石洋大峡谷、琉璃星谷及爨柏景区五大景区门票半价优惠;以6-8折优惠入住82家精品“门头沟小院”;还将举办“精品演出惠民消费季”,每周末上演儿童剧、曲艺、综艺、戏剧等文艺演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上岸、檀谷、河滩三大商圈联动推出“花开北京 惠动商圈”优惠促销活动,打造“寻味春日 共赴花约”消费地图。

多年来,门头沟区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文化、生态、文旅、民俗有机融合,创建了“门头沟小院”“诗画乡村”“京西福地门头沟”等多个品牌。同时,打造了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等品牌,让京西群山中优美的生态、丰富的文化,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未来,门头沟区将以妙峰山玫瑰小镇、京西月季洲等项目为依托,率先建设以市花月季为特色的花园城市示范区。统筹生态修复、乡村振兴、韧性城市建设,将月季产业发展与灾后重建、山区转型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以花兴产、以产促治、以治惠民”的绿色发展路径,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