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故事,似乎“男女主角最终会排除万难走到一起”在读者心中早已达成共识,尽管结局是雷同的,但作者可以在他们的经历上做文章,但谁能想到金庸居然会在结局上做文章。
金庸固然也写过不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桥段,比如杨过和小龙女,赵敏与周芷若,但《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和王语嫣却没能走到一起,而且从书中的设定来看,可以说是段誉抛弃了王语嫣,这是为何?
(段誉、木婉清、钟灵剧照)
读《天龙八部》时总觉得段誉这小子恋爱脑,追求一个女子不该卑微成他那样子,但他后来放弃这段感情的举动却更让人不解,他曾经对王语嫣付出的一切难道都是假的?细品原著,其实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一、分道扬镳的二人
关于段誉和王语嫣的分道扬镳,你可能会感到诧异,毕竟大部分人接触《天龙八部》是通过港版电视剧,在那版电视剧中,段誉和王语嫣的确是走到了一起,镜头给到发了疯的慕容复时就全剧终了,不过这只是旧版中的结局。
在新世纪修订版中,段誉的确是与王语嫣分道扬镳了。
其实说来可笑,当年王语嫣之所以会转投段誉的怀抱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爱段誉,而是因为她一心爱慕的慕容复选择抛弃她,哪怕她以跳井来威胁慕容复,慕容复也不为所动,彻底心寒的她这才在枯井中才巴结上了段誉,段誉也可以说是毫无尊严,面对一个一直把自己当备胎的女子,就这么接受了。
(王语嫣剧照)
可新修版的结局却不是如此,新修版末尾加上了一段王语嫣要寻找不老长春谷之方的剧情,可世上哪会有这种东西?她自然是无法如愿以偿了,就因为这事,她气冲冲地离开了段誉。
不过从表面来看是王语嫣离开了段誉,但从书中呈现的剧情来看,其实是段誉抛弃了她,因为面对王语嫣的离去,段誉没有做出任何挽留之举,毕竟他作为一国之君,若他不放行,王语嫣别说逃出大理国门,只怕是连皇宫都出不去,所以这里自然是段誉看开了。
可他为何会如此轻易就放弃好不容易才收获的爱情?
二、段誉心中的真爱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段誉爱的从来就不王语嫣。
段誉之所以会爱上王语嫣,不过是因为当年他在琅嬛福地的奇遇,在那里,他邂逅了那尊美到不可方物的神仙姐姐的玉像,那玉像好似姑射仙子一般,于是段誉称其为“神仙姐姐”。
而你看段誉初遇王语嫣时,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原著道:“‘神仙姊姊,我……我想得你好苦!弟子段誉拜见师父。’眼前这少女的相貌,便跟无量山石洞中的玉像全然无异。那王夫人已和玉像颇为相似了,毕竟年纪不同,容貌也不及玉像美艳。但眼前这少女除了服饰相异之外,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没一处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复活。他在梦魂之中,已不知几千几百遍地思念那玉像,此刻眼前亲见,真不知身在何处,是人间还是天上?”
(段誉、神仙姐姐玉像剧照)
王语嫣不过是那玉像的替身而已,段誉爱的从来就不是王语嫣这个人,那玉像是没有脾气性格的,但王语嫣显然不是,除了一副与玉像一样的皮囊,王语嫣身上没有任何一点配得上“神仙姐姐”这几个字的地方。
而且金庸在新修版的后记中也提到王语嫣不过是段誉的心魔:“段誉对王语嫣终于要摆脱‘心魔’等情节,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象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
所以从这里来看,金庸是从没打算过让王语嫣和段誉走到一起,只是他在旧版中留下了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二人之间的关系,而新修版中则是直接挑明了。
三、段誉眼中的慕容复
不过说来奇怪,既然段誉爱的人从来都不是王语嫣,他又为何会对王语嫣展开疯狂的追求呢?以至于几次为王语嫣身陷刀山火海之中,仅仅只是为了一副好的皮囊?
(慕容复及其家臣剧照)
答案或许并非如此,段誉也是个俗人,难免有俗人应该有的各种情绪,比如“嫉妒”,而他嫉妒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王语嫣身旁的表哥慕容复。
其实初读原著时,慕容复一登场就展现了如同主角一般的人设,他意气风发,又容貌英俊,还有一身强大的武功,根本看不出半点日后要黑化堕落的意思,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至少段誉眼中的他就是如此。
你且看慕容复登场时,段誉有何感慨?
原著道:“段誉顺着她目光看去,但见那人二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面目俊美,潇洒闲雅。段誉一见之下,身上冷了半截,眼圈一红,险些便要流下泪来,心道:‘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龙凤,果然名不虚传。王姑娘对他如此倾慕,也真难怪。唉,我一生一世,命中是注定要受苦受难了。’”
说到底,段誉之所以会对王语嫣如此执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嫉妒慕容复,从表面来看,那慕容复的确是要比他优秀得多,身边又有王语嫣这般的美人相伴,段誉自然是不服气的。
(慕容复剧照)
而到了后期慕容复疯了之后,你看段誉又是什么态度,原著道:“段誉知慕容复神志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又见王语嫣和阿碧随着慕容复,显得无聊落拓,怜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两人和慕容复同去大理,妥为安顿,却见阿碧与王语嫣瞧着慕容复的眼色中柔情无限,而慕容复也是一副志得意满之态,心中登时一凛:‘各有各的缘法,慕容兄与语嫣、阿碧如此,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他们去了大理,心中未必高兴,我又何必多事?’”
这也能证明先前的观点,从结局来看,段誉已然胜过慕容复,至于王语嫣,那女子本就无脑,也不爱自己,她爱走就走吧,段誉也懒得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