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乘风而起,你以为的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今年国庆档虽然上映的电影不少,但能和电影《长津湖》一较高下的毫无疑问只有《我和我的父辈》了,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乘风》 了,不少网友感叹,今年的国庆档竟然出现了“吴京”大战“吴京”的戏码,万万没想到,吴京最大的对手竟然是自己。《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的拼盘方式,中国电影梦之队再集结,用四个单元来呈现了从过去到未来的“父辈”故事。

《乘风》这一篇章的故事,以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为主线,描述了抗日战争中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冀中骑兵团,为保卫民众撤离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影片中的冀中骑兵团,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其番号为晋察冀军区骑兵独立第二团。因为长期在冀中作战,所以通常被称作冀中骑兵团。《乘风》正是用电影的方式,把这支英勇铁骑队伍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在电影中,吴京饰演的马仁兴为了掩护大部队和老乡撤离,直接以吴磊饰演的儿子马乘风为诱饵。在日军以为围堵到了冀中骑兵团主力的时候,马仁兴带领部队和老乡安全撤离。但他的儿子马乘风却最终壮烈牺牲。

之后,马仁兴率冀中骑兵团主力从后方试图袭击日军炮兵阵地,没想到日军迅速架设起了机枪阵地。为了营救战友、击溃敌军,冀中骑兵团勇猛冲锋、死伤惨重,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这个故事单元中,马乘风冲锋并壮烈牺牲的场景无疑是全片最令人动容的场景之一。吴京将马乘风的冲锋和牺牲,与孕妇的分娩和成功产子做蒙太奇的链接,寓意着所有革命先烈无怨无悔的牺牲,都是为了下一代能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全篇最后,抗战取得胜利,马乘风愕然发现产妇在分娩后将儿子取名为乘风,以一个母题“call back”的方式,象征了生命的传承。我们生活的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战争是残酷的

历史上的冀中骑兵团,根据吕正操上将在他的回忆录里描述,骑兵团战斗在冀中平原,穿插于平汉铁路线之间,使用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打击侵略的日军,共作战50余次,其中比较成功的突出的战力夜袭安平县城。冀中骑兵团为国捐躯,在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在1942年为期60多天的“反扫荡”战斗当中,冀中骑兵团硬是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在日军封锁线上撕开一道血的缺口,完成了牵制敌人、掩护冀中区机关和群众突围的任务。冀中骑兵团在大“扫荡”中受到了重创,政委汪乃荣、总支书记高尚勇、政治处主任杨经国在几次遭遇战后全部牺牲。1200人的骑兵团,只剩下不足400人。《乘风》中吴京饰演的马仁兴率领骑兵团冲击日军机枪和炮兵阵地,就是将几次遭遇战的战况进行了合并。骑兵团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钢铁长城!

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反映出来的更加残酷,《乘风》正是希望让观众通过这个篇章,了解战争的残酷,了解我们父辈在当年斗争中的艰辛,以及他们毫不动摇的信念。在我们国歌里咏唱的“最危险的时候”正是警惕我们居安思危。中国电影人用一部部作品,纪念抗战的先辈,他们的斗争换来我们今天的安稳。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得之不易,要传承父辈的志向,为建设中国而努力,为下一代营造更美好的明天——正如上一代为我们作出的奉献。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远离了战争,但吾辈更应自强。作为我国的名校→清华的历史上有一条“铁”的规定: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清华大学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