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协:行业对违法失德零容忍,演员要把德艺双馨作为奋斗目标

针对近期文艺领域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8月25日,中国剧协在京召开“加强戏剧界行风建设 弘扬德艺双馨精神”座谈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认为,一些从艺者在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为商业资本所环绕,身边没有人示范引领,不知法律底线、从业规范,更不知崇德尚艺,行业对此必须零容忍,并应当补足法律法规、艺德人品教育上的薄弱环节,“文艺工作者应当引以为戒,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以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价值作为是否实现个人价值的判断标准。我们应该修身养性成为这样的人——我们的眼睛里有美、有尊严、有智慧、有思想,作品里有灵气,能够让观众一次次在我们的演出里受到艺术的影响、感染,这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中国剧协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在互联网社交环境中,文艺工作者不仅要通过艺术作品为社会和人民提供精神食粮,更要通过人格魅力、思想品性引领社会风尚,做出精神榜样。作为一家传统戏曲院团的掌舵人,她不仅要求自己坚守从艺初心,不断提高艺术涵养,“更要自觉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加强艺术人才培养,促进艺术生产建设,淬炼一支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将崇德尚艺的风气和氛围贯穿全院,共建共享清朗向上的艺术环境。”

“文艺事业是面向大众的事业,文艺工作者不仅在专业技能上需要做到令人信服,在德行上也要一丝不苟。”歌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王丽达在座谈会上也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把德艺双馨作为一生奋斗的追求目标,人品与艺品齐升,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对艺术永远保持一颗纯粹之心和敬畏之心。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知名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直都非常注意演员品德的培养。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谈到当下文艺圈出现的一些违法失德现象和对“饭圈”的整理时表示,北京人艺一直注重演员的个人品德,对于演员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管理规定,要求演员放下明星的光环,对外不能称自己是表演艺术家,在招收新人时更是将个人品德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他在表演上是不是符合北京人艺的风格,更要看个人品德,德艺双馨,德要放在前面。”在他看来,“作为演员要靠作品寓教于乐,如果你的个人德行有问题,怎么去演引导、教育别人的作品?”

北京人艺演员王斑身边有不少粉丝。他说,自己的影迷是从2004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归途如虹》开始聚拢起来的,“他们喜欢看荧屏上我饰演的军人和英雄形象,喜欢我饰演的角色传递出的正能量,又因为喜欢我的影视剧,慢慢开始喜欢我演的话剧,并逐渐开始喜欢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在王斑看来,演员不能缺少观众的支持和热爱,但又不能迷失在这种热爱中,“我们是演员,靠的不是流量追捧而是观众的一张张票在舞台上坚守。我们受的教育是文艺为人民服务,心中有了这个方向,就不会迷失。”他认为,每个观众都有自己喜爱的演员,只是一旦有利益参与其中,味道就会变,只有找到“饭圈”乱象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社会都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青少年的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推动‘饭圈’良性发展。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春梅

编辑 牛春梅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