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2020年11月19日21:44:04 娱乐 1069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 倘若真实的人与我们心目中纯粹的少数民族想象相背离,我们会否定这个人,还是否定我们自己的想象本身? ”

>>>

假如回到五天前,你或许会在提到康巴汉子的时候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群山沟谷之中,一人一骑高头大马奔腾而来,所到之处,神采奕奕、笑声爽朗。

但在五天之后,康巴汉子突然有了一位新的形象代言人:丁真。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这个皮肤粗糙黝黑的少年缓缓走向镜头,短短的十秒就将他送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他既没有高头大马,也没有飘逸的长发,有的只是闪亮的眼神和腼腆的微笑。

在“康巴汉子有多帅”的讨论声中,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了丁真身上淳朴的野性美。正如他的名字“丁真”在藏语中的意思,这位甜野男孩一时间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纯净的高原珍珠。然而短短几天,这个名字却一直和“营销”、“翻车”的标签一起卷入争论的旋涡中。

  彑

-1-

解构“丁真式帅气”:想象中的民族氛围感

 夂                 小

康巴汉子丁真的爆红虽然偶然,但却不能说是个意外。

在短视频的流量池当中,少数民族内容生产者和内容元素并在不少数。从特征鲜明的外貌和服饰,到民族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许多人透过屏幕获取对陌生少数民族群体的些许认知,由此形成他们对于少数民族神秘又模糊的想象。

正如提到藏族康巴汉子时,肉眼可见的高原景象和藏袍藏装的背后更蕴含着我们对于纯净高原和虔诚信仰的想象。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以这份想象为铺垫,当丁真这个带有鲜明高原特征的帅小伙走进屏幕时,他泛红的脸颊、黝黑的皮肤、独特的耳饰甚至破旧的衣袍,这些藏族特色的视觉元素都在为他带来的视觉冲击做加分。升格的拍摄手法又使得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带来的神秘氛围感层层堆砌,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丁真一个人身上。

或许是他纯真腼腆的气质和粗犷的外形产生化学反应,屏幕这端的我们在新鲜感和氛围感的冲击下,将他捉摸不透、难以形容的气质概括为帅气。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但丁真的走红与其说是因为帅气,不如说是因为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氛围想象的无意识。

我们看着丁真的时候,他亮晶晶的眼神并不仅仅意味着漂亮的眼睛,而是仿佛带着高原雪山的纯净,甚至有网友评价“好像看了他一眼整个人就变干净了”。屏幕中的丁真不仅是一个藏族男孩,更是那片最接近太阳的土地纯洁无污染的象征,也是那个具有虔诚信仰的民族回归本真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这种想象同时也能够解释丁真引发的争议。自从丁真名声大噪,一些声称与他有关的人纷纷出来爆料,用开直播骗礼物、造谣等方式消磨着观众对想象中的丁真及其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好感。

而丁真旧照的流出更是颠覆了许多人的想象。当脱去破旧的藏袍,这位二十岁的藏族小伙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或许想象不到具体的模样,但绝没有想到会是“非主流”和竖着中指的。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因此导致的对丁真“翻车”的质疑,也是在对我们自身想象中的藏族文化气质的质疑,可惜的是我们从来也没有从头了解过丁真究竟是什么样的,也并不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

  彑

-2-

越界式互动:怎样才算纯粹的少年?

 夂                 小

当现实背离想象,一些人选择站到对立面进行鄙夷和指责,而有一部分选择去深入挖掘和了解。

在丁真走红之后,发掘了他的摄影师就第一时间安排这位不通汉语的少年进行了一场直播。这位摄影师要求慕名而来的粉丝送礼物,并声称刷到前三十名能够获得丁真的联系方式,他把丁真这个不通汉语的藏族小伙当作直播间的摇钱树,而“失语”的丁真在摄影师的衬托下显得楚楚可怜。

被踩中母性关怀命门的姐姐粉和妈妈粉们在评论里情真意切地呼喊着,让丁真远离那位居心叵测的摄影师,让他好好学习、找一份工作但是不要进娱乐圈。更有有心人将上述意见翻译成藏语,在评论里进行轮播。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类似饭圈的那套情感寄托和参与式互动在丁真身上迅速上演。这些热心的陌生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丁真和他的家庭。但是我们跨越社交的边界走进他的私人领域之后,了解到的只会是一个越来越活生生的普通人。当他褪去身上神秘感和氛围感的滤镜,那些乘兴而来的人铩羽而归,嘴里还吐槽着他的没文化和土气。

倘若真实的人与我们心目中的纯粹的少数民族想象相背离,我们会否定真实的人,还是否定我们自己的想象本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能一概而论,但被否定的情形正发生在丁真身上。

随着对他的深入了解,围绕着丁真的营销说和恶意揣测的言论甚嚣尘上。许多人无法接受这个原本认为纯洁无暇的草原珍珠同样接受过网络文化的洗礼,也无法接受那张意味不明的“竖中指”照。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可是,竖中指在藏族的文化当中并不一定具备不好的意味,只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一不留神就淹没在了对丁真一股脑的否定声中。

且不说我们借助网络突破互动的边界,但却呼喊着别让网络玷污纯净的少年,言行存在矛盾。当丁真的形象被推送到无数个大小屏幕,当他的过往种种无一不暴露在公众面前时,这种了解一个“失语”少年的方式是否太过简单粗暴。

一个淳朴自然的丁真落入社交网络空间的讨论,看似是他带来了一种新鲜的审美和陌生的文化,但实则是我们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地闯入了他的生活,并试图带去来自外界的影响。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对于藏族小伙丁真而言,和摄影师断交、回到学校学习、绝不踏入娱乐圈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关于人生的选择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自己做决定,丁真亦然。

  彑

-3-

有尊严的社会参与:平和地取下想象的滤镜

 夂                 小

当我们抛开丁真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来指点他的生活,这种交互的本质依旧是一种“虚空”的交互,因为物理的边界能够轻易跨越,但心理的边界会始终存在。而这种边界感并不仅仅意味着疏离,更在强调着尊重和包容。

尊重一个少数民族少年的生活不仅有草原赛马的纯真乐趣,也能有互联网和物质的辐射影响,在接受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带给我们视觉审美和心灵触动的同时,也包容他是一个没有接受足够教育、家庭也不富裕的普通小伙子吧。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13岁的丁真在家里干活

因为对丁真的尊重和包容并不单纯意味着对他个人的尊重和包容,更关系到少数民族的群体认同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群体认同。

为什么我们会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一种无意识的认同和想象呢?一方面因为未知的陌生感,还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本身是一种珍贵的认同资源,以少数民族鲜明的文化符号为基础,能够形成公共生活的凝聚力,从而使我们通往更有尊严的公共生活。

所以丁真的“被翻车”其实是我们中的一些人接近少数民族文化方式的翻车,是“傲慢的旁观”的翻车。或许我们不能通过屏幕了解到藏族文化的全部,但我们可以面带微笑地接受已知的局部并提出对它现有价值的思考。

丁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偏远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缩影,与其关注这位少年现在到底帅不帅、过去到底帅不帅以及他是不是资本运营下的电子宠物,不如以他为切入点更多地关注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和青少年生存现状。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当家中年长的孩子因为帮扶生计上不了学,那么就算他真的带有“竖中指”的戾气,也不单纯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在布满灯光的公共生活中,曝光某一事件的意义不在于曝光本身,而是使之成为公共关心的问题。对于丁真而言,他现在或许明白了灯光下公众视线的重量,而每一个越过边界入侵他私人领域的人也应该反思越线的代价。

丁真的小马在飞驰过后尚且能留下拼搏的痕迹。倘若成千上万的网络观光客只是抱着旁观的态度侵入丁真的私人领域,那么丁真只会成为流量池中被掀起又被淹没的小小浪花,去留无痕。而在这之后,我们依旧不能够走近康巴,走近陌生的少数民族文化。

是我们亲自在想象的空间里为少数民族蒙上氛围感的滤镜,那么当这层滤镜去掉之后,请不要让出圈的丁真承受全部代价。

丁真的爆红,不过是一场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想象的狂欢 - 天天要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