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2025年07月07日23:12:11 娱乐 1108

文/景然

《以法之名》大幕将落,海东市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被层层撕裂,大队长姜红军落网,副局长孙飞被铐,东平政法机构成员挨个被审,一场惊心动魄的市级“狼人杀”行至了终局。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而这部剧也从开播之初被抹黑到如今收视爆了3,豆瓣评分7.7持续增长中,可以说是真正口碑热度双飞。

小景觉得这部剧能够成功绝不仅在于跌宕的情节与演员精湛的演技,更在于它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腐败溃烂的人性病灶“恐惧与贪婪”。

这是两种深植于每个人心底的弱点,而这部剧就是将其展开,让大众看到了这两处弱点到底如何在权力的催化下蔓延、交织,最终腐蚀了整片森林。


看着剧中海东省部级干部江旭东,在自家房间内沉思犹疑,最终不得不面对那个“怂到家”女婿盘问和审视时,这部剧的反讽艺术将达到巅峰。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开篇被人们认为最怂的角色最勇敢,反过来那些衣冠楚楚带着雷霆之气的各色人物却是最怂。

江老爷子这个曾经政法系统的守护者,最终沦为庞大黑恶势力的终极“保护伞”,其堕落轨迹就是源于儿子江远酒驾撞人要判刑的恐惧。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当软肋被黑暗之手死死攥住,人性的防线在恐惧的洪流中轰然崩塌,一个省部级高官,其精神脊梁在恐惧的侵蚀下竟如此脆弱不堪。

这与开篇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责任而唯唯诺诺的洪亮相比,会更加的让人在顿悟之后感到战栗,谁才是真正的“怂人”?

可以说江远的堕落勾勒出了资源占有者贪婪的狰狞,这位海外归来的精英,凭借父亲的人脉,将法律玩弄于股掌之间,以“新能源电池厂”的华丽外衣,包裹着赤裸裸的矿产掠夺。

他代表着一场人性在垄断资源诱惑下的彻底异化,可是这垄断的背后依靠的却是父辈对亲人被威胁的恐惧。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老将默许陈胜龙顶罪,从此被禹天成操控,当保护子女的本能压倒对法律的敬畏,权力便彻底沦为了恐惧的奴隶,可以说到这里便能看到这部剧有别于其他剧对人性的挖掘堪称入骨三分。


剧中万海律师张文婧在法庭上的嘶吼如惊雷炸响,而万海也对东平的法制发出了灵魂的叹息,一声惊雷呐喊,一声无力叹息,无情地揭示了腐败的生态系统本质。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贪婪与恐惧,是这套系统最有效的润滑剂与黏合剂。

其实本剧开篇就展现了黑恶对普通人所做之事,乔振兴之死,万海被整个污蔑连律师都被连带伤害,在经历这一切之后张文婧怂了,乔振兴妻子怂了,万海怂了……所以案子就这样被一手遮天了。

看到这里大众万分憋屈,觉得这只是普通人才会遇到的悲剧,然而经过抽丝剥茧会发现并非如此,那些有点权力有大权力甚至于黑暗势力的内部也都被恐惧的力量牢牢掌握。

污蔑万海的王彧是被威胁的,黑手套陈胜龙也是被迫了,甚至于制造这一切的禹天成也有着无力和受胁迫。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反过来再看权力集团,小刑警秦峰是被胁迫的,大队长江红军也是被胁迫的,一环扣一环到了李人俊,到了兰书记,再到省部高官江旭东,原来每个人都是怯懦的,因为怯弱所以会越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可以说制造恐惧和贪婪是很简单的操控术,然而这就是直击人性软肋的操控术,这套操控术就是能使司法系统不再是正义的殿堂,而沦为恐惧传播的链条,当恐惧使人“怂”了,贪婪便驱动着系统性共谋的齿轮疯狂运转。

剧中触目惊心的情节,污蔑整个企业,谋害检察官,殡仪馆“误烧”关键尸体、看守所提前释放嫌疑人后令其人间蒸发、公检法系统协同湮灭证据……

每个环节都是人性中贪婪与恐惧在制度空隙中被成倍放大的结果。


《以法之名》之所以更深刻与真实,就在于它戳破了“执法者天然免疫人性弱点”的浪漫幻想。

它通过洪亮这个角色,展现了惊人的社会共情力。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张译塑造的这个角色,一开始面对上级极度的谦卑低就,各种害怕背锅担责的中年检察官形象,让人觉得很油滑,可是细想想这不就是行行业业中无数普通中年人的生存状态缩影么?

同样这样一个怂人到最后成为了割除执法系统腐肉的锋利刀子就是编剧借洪亮的蜕变告诉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日常因为生活怂不算什么因为责任感也不算什么,只要能守住底线在大是大非上抗的住并且敢于和恶人作斗争才是真正勇敢者。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对一些执法者抛去理想化的想象,他们和我们都一样,一样有家庭、有软肋、有恐惧,在威胁面前,他们的反应与常人无异。

就像很多观众对洪亮早期“怂”的厌恶,恰恰反衬出多数普通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普遍漠视,所以当洪亮最后亲手将老丈人一家绳之以法时,其震撼力才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克服了普通人会有的恐惧与亲情羁绊。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可以说剧中正义的实现,无不伴随着正方惨烈的献祭,比如乔振兴的牺牲。

当乔振兴的遗孀周梅被工作岗位辞退,女儿被退学一家人无助而冷清的对着遗像吃饭时,会让人从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憋屈。

这无声的诉说着坚持正义所要支付的沉重人性代价,而且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社会的清明不能仅仅依赖乔振兴式的孤勇者,它更需要每个公民都拥有直面人性弱点的勇气。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因此《以法之名》这部片子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它撕开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俗恶”。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不多管闲事,有小便宜必占,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底线会因势利导一降再降,可以说这部剧人性弱点的显微镜,不仅仅针对剧中人,更是对准了每一个观众的灵魂。

从乔振兴、洪亮、李人俊三个主角来说,同为校友而且从家世来看都算是普通人出身。

乔振兴普通人取了普通人家的女子,洪亮农民家庭“高攀”到了省部领导女儿,李人俊也算是攀到了市最高领导家的亲戚,他们每一个都是普通人同样自身也算非常严谨,可是最后却分道扬镳。

乔振兴骨气硬朗却有死无生,李人俊为了政绩为了妻子不断的掩饰错误一点点走向深渊,洪亮窝囊一辈子最后大义灭亲家散妻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所以你看这就是面对人性弱点的代价,或许不管怎么选你都可能会付出可怕的代价,那么面对这一切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会不会怂呢?

当然剧并未止步于对人性阴暗的揭示,它更提供了摆脱困境的钥匙。

最高检影视中心历时三年、采访百位检察官的扎实筹备过程,本身就在昭示,对抗系统性腐败,需要更坚韧的系统性制度建设和专业精神,而洪亮的选择也是罗曼罗兰那句话的最好体现: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这部剧从怂人入手,揭示了恐惧的能量,可是从剧也能看出来越恐惧越会被伤害,越恐惧也会再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走到悬崖。

因此真正的正义,就是在认清人性阴暗后依然选择相信并帮助完善社会制度,是在怯懦的阴影中依然选择勇敢强行,是永远不向恶行低头的内在力量。

当禹天成、江旭东之流熟练地将法律扭曲为权谋工具时,洪亮在法庭上的陈词,成为了刺破黑暗深渊的光束。

《以法之名》最深的意义就是告诉了大众,正义之所以步履维艰,是因为执行者与被审判者,共享着同样脆弱的人性。

张文菁从孤勇的抗争者到不敢高语的弱者,周梅从家庭美满到丈夫离世大哥被打全家离职,秦峰的无声,姜红军的转恶,无不印证着:在恐惧与贪婪的绞杀下,正义从来不是爽剧式的凯旋,而是背负着人性原罪蹒跚向前的勇者。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贪腐的根源,往往并非始于权力本身,而是深植于未被审视与克服的人性弱点。

所以这部剧不但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狠狠抽着用巴掌抽着剧中人,更是给观剧人也到了一巴掌的警醒。

直到大结局这部剧图穷匕见才发现,主角不仅仅大义灭亲还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所有的一切与所有人都有关,不要认为贪腐只是上面的错误,孕育人性弱点的土壤不变谁上去都是一样的问题,如果大家看个剧张嘴就污蔑演员,没有耐心看就开口狂黑,这跟剧中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

以小见大,当作为家长的你们整天教育孩子贪小便宜,不爱担责任,自私自利时就根本无法诞生如乔振兴这样的人,偶像都是自己选的,所以这是对所有人的警示,只有所有人都不惧、无畏、守规矩并敢于直面罪恶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加清朗与正义。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法治社会与正义彰显,其标志或许不在于彻底根除人性阴暗,而在于当每个怂人发现自己“不干净”时,依然保有在制度框架内完成自我救赎的勇气。

法律最磅礴而深沉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允许并支撑着平凡的我们,通过其庄严的尺度,超越自身与生俱来的局限,攀爬那名为“公正”的峻岭。

当《以法之名》的终章落下,它留给观众的叩问远未结束:当恐惧的藤蔓悄然爬上你我心头,当贪婪的私念在暗角蠢动,我们是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还是做那个直面怯懦、于平凡中坚守的破局者?

位于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战场,才是这场人性与腐败之役的终极疆域。

《以法之名》大结局图穷匕见,洪亮大义灭亲,连观众一块收拾了 - 天天要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66岁倪萍再回应整容传闻:就是老了,从没想过去整容;此前曾一年多瘦40斤,被质疑垫下巴 - 天天要闻

66岁倪萍再回应整容传闻:就是老了,从没想过去整容;此前曾一年多瘦40斤,被质疑垫下巴

近日,著名主持人倪萍在接受李小萌采访时谈整容传闻。倪萍表示,就是老了。也没想过去整容,从年轻时就知道除了面对衰老之外,还有一种精神,“你的精神可以使你内心接受衰老或者不衰老”。这不是倪萍首次回应整容传闻。此前,倪萍分享一年多瘦了40斤的消息
一路走好!短短三天,6位明星名人传死讯,最年轻者仅21岁 - 天天要闻

一路走好!短短三天,6位明星名人传死讯,最年轻者仅21岁

短短3天时间,娱乐圈就发布了6次讣告。他们有人演了一辈子反派,临终却落得凄凉下场。有人不炒作不营销,拍了一部公益电影后,停下演艺工作,专心做起了临终关怀的志愿者。还有人用一生陪伴了80、90后的观众长大……还有的年少轻狂,仅21岁就离开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