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平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今天是万海案开庭的第一天,我也活不下去了。因为我是万海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
我是被这几句台词吸引过来的。
这是6月24日晚,央视八套开播的扫黑反腐大剧《以法之名》中的台词。
这部剧可说是2025年央视一部重磅大剧。
导演之一的傅东育,正是《破冰行动》《冰雨火》等爆款刑侦剧导演。
演员方面,则有张译、李光洁、蒋欣、王劲松、丁勇岱、任重、施京民、冯嘉怡等多位实力派坐镇。
就这阵容,说一句内娱半数实力派汇集,也不为过。
阵容不错,那么收视如何?
才开播几天,这部剧就连续多天拿下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一,
网播方面,这部剧也是稳居全网热度总榜第一,
剧集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这部剧究竟讲的啥?又为何开播就能拿下这么好的成绩?
一口气追完6集,七七心中已有答案。
1、开局两大重案,三大悬疑,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开局就是高能,被告人当庭翻供,大闹法庭,检察官凿冰自溺,让人不由得感慨,这剧尺度有点大!
案件一:
万海涉黑案
剧集一开始,就是东平市法院公开审理的万海涉黑案。
根据检方资料,万海集团在东平市盘踞十几年来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们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劣迹斑斑,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万海就是万海集团的董事长。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记者闻讯纷纷赶来报道。
法庭上,庭审正式开始,东平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谢鸿飞当众宣读公诉书,一一列举了万海的所有罪状。
突然,被告人之一,万海集团前法务总监张文菁站起来,大声喊道:“万海无罪!我们不是黑社会,全都是诬陷,我们都是被冤枉的!”
一口咬定万海被人栽赃陷害。
万海的亲友们也站起来,齐声喊冤。
另一边,被害者家属和他们据理力争,双方展开激烈争吵,现场乱作一团。
场面顿时失控,法官只能暂时结束庭审。
万海涉黑案,本来是板上钉钉的铁案,却因这次开庭的突发事件,变得疑点重重,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
案件二:
检察官乔振兴溺亡案
深夜,一辆车停在冰冻的永清河边。
车上人拿起一瓶白酒,一口气喝了下去 。
随后,像是下定某种决心,下车拿着铁镐走到河中间,在冰面上凿了一个洞。
大半夜的,难道是要钓鱼吗?接下来的一幕,让人目瞪口呆。
他竟然径直跳入了冰冷刺骨的冰窟之中。
一天后,也就是万海涉黑案开庭的第二天,永清河下游的一个冰瀑布下发现一具尸体。
这个人就东平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乔振兴,负责万海涉黑案的前检察官。
前一天还在工作,第二天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由于事情发生太过突然,乔振兴的同事和朋友都很震惊,他的家人更是悲痛欲绝。
最让观众关心的还是他的死因,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之前的万海涉黑案开庭事故,已经引起了上级部门的不满,东平检查院已被批评,正在深刻反省和检讨。
检察官乔振兴溺亡这一突发事件,对东平市公安检察系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万海涉黑,前检察官溺亡,这一切是巧合吗?
这两大案件的出现,也同时引出了三大谜团:
谜团一:张文菁为什么要当庭翻供,扰乱法庭?
一般来讲,作为公诉案件,能开庭审理,案件的证据资料都是经过严格审查,这种当庭翻供,而且大闹庭审现场的,非常罕见。
更何况,万海涉黑案, 经过了公安检察人员两年半的调查取证,所有的涉案人员,都已经签署认罪书,此次开庭,本来重点是开庭宣判,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 。
因为案件备受关注,很多媒体在现场,张文菁当庭翻供,大闹法庭,不仅是现场震动,更是在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争议。
那么,张文菁为什么要当庭翻供,扰乱法庭?
如果张文菁真是冤枉的,为什么之前公安和检察机关办案取证时,不提出来?
为什么要到开庭的最后一刻,才突然当庭翻供?
是因为现场翻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包括引起更高一级司法机构的注意?
更令人生疑的是,张文菁奋力为其翻供的万海董事长万海,却指认张文菁是万海集团一系列涉黑事件的主谋。
这不是很奇怪吗,当事人都愿意认罪,一个前辩护律师为何还要为其翻供?
面对省里下来的指导组,张文菁再三要求东平检察院人员回避,甚至要求代理检察长李人骏也回避 。
这又是为什么?
谜团二:万海到底是不是黑社会?
张文菁的当庭翻供,就引出来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万海集团到底是不是黑社会?
如果是,为什么张文菁要当庭翻供,万海的亲友们,也一致否认万海是黑社会,甚至不惜大闹法庭 。
还有省检察院收到的匿名信,为什么又说万海不是黑社会?
如果不是,万海为什么会被公诉方诉讼为涉黑集团,而且经过两年的调查举证,有着诸多的证词跟证据。
最关键的是,核心嫌疑人万海集团前董事长万海已经认罪。
万海究竟是不是黑社会?这其中疑点重重,看起来并没那么简单。
谜团三:乔振兴的真实死因
乔振兴的死因究竟是什么?自杀还是他杀?
自杀,如后续的剧情透露,是因为受贿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畏罪自杀。
他杀,乔振兴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真相,而这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被灭口。
如果是他杀,背后的黑手又是谁?
另外,关于乔振兴溺亡案,还有一个疑点。
为什么平山开发区分局,要抢着侦办乔振兴溺亡案,即使是市公安局长许局说这不合规矩,已经明确拒绝,分局副局长孙兴还一再坚持。
甚至连政法委书记也为这事亲自打电话来。看样子,事情的原因远不止孙平所言,为了一个立功表现机会那么简单。
那这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由于案情种种疑点,引起了省检察院的重视。
也因此引出了本剧主人公——省检察院指派的指导组,协助东平市检察院调查这两起案件。
随着检查指导小组的到来,后面的剧情也更加令人期待。
3、演员阵容:张译、李光洁、蒋欣、王劲松、刘佳、冯嘉怡,娱乐圈半数实力派都在这里了!
《以法之名》汇聚了张译、李光洁、蒋欣、王劲松、刘佳、冯嘉怡,郝平等多位实力派演员,堪称剧王级别配置。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位。
第一位,张译。
作为实至名归的影帝,张译这些年带给我们很多好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鸡毛飞上天》《悬崖之上》,几乎每一部,都是经典好剧。
在《以法之名》中,张译饰演男一号洪亮,是省检察院第十一部检察官,专门负责内部人员相关案件。
在剧中,他饰演的洪亮严肃认真,一身正义;但也因为十一部检察官的身份,得罪了不少自己人。
第二位,李光洁。
《风吹半夏》赵垒,《县委大院》曹立新,《小巷人家》林武峰,李光洁凭借这一个个极具辨识度的角色,早已成功晋升内娱叔圈顶流。
在《以法之名》中,李光洁饰演代理检察长李人俊。与洪亮、乔振兴三人是大学同学。
李光洁外形瘦削英俊,又自带一股清冷气质,演起领导来,简直不要太贴切。
犹记得上一次他演领导出圈,还是在《县委大院》里。
第三位,蒋欣。
蒋欣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了。从《甄嬛传》华妃,到《欢乐颂》,再到《小巷人家》,41岁的蒋欣,早已是内地实力派女演员的代表之一。
在《以法之名》中,蒋欣饰演市检察官郑雅萍,一开局就跟张译饰演的十一部检察官洪亮杠上了。
光看看她怼张译这句台词,就知道是个不好惹的主。
“你们要办多少个自己人,才能完成一年的kpi?”
第四位,杨烁。
凭借《欢乐颂》小包总,《大江大河》雷东宝出圈的杨烁,
他在剧中饰演万海集团创始人万海。一开始就坐在了被告席上,案子被定性为“黑社会案”。
年纪轻轻头发就已经泛白,再加上疲惫的神态,凝重又无奈的眼神,人物的故事感呼之欲出。
尤其跟律师那场对手戏,恶狠狠地盯着对方眼睛:“把我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等对方重复完了,直接喊:“管教!”不再理眼前令人生厌的律师,直接要回去。
这场戏,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也曾是个脾气火爆不好惹的主,无奈现在软肋被人拿捏,只能任人宰割。
第五位,董晴。
就是《大唐女巡按》乞丐小佛爷,《心居》葛玥。
《心居》
在《以法之名》中,董晴饰演万海集团前法务总监张文菁,原本是帮万海打辩护。
谁知打着打着万海忽然不让她辩护了,还让她走得远远的。
出于正义感,张文菁决定继续帮万海辩护,谁知有一天她自己居然被带走了,而且还成了万海黑社会集团的主谋。
董晴把人物的正义感,不屈服,演绎得非常到位。
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省里派指导组来重新调查。
董晴开口就让市检察院的人全部出去,才愿意开口。
面对眼前这帮人,眼睛里的厌恶和不信任,藏都藏不住。
这个角色人物性格鲜明,再加上董晴扎实的台词功底,惊人的爆发力,估计这部剧播完,董晴又要大火一把。
3、两大亮点,让这部剧成为本年度又一部剧王级别!
整体看下来,这部《以法之名》能成为这个暑期档前夕又一部爆款剧集,而且有越来越爆的趋势,主要基于以下两大原因。
第一个,是剧情硬核。
作为一部涉案剧,这部剧剧情不悬浮,不避重就轻,直击核心,真实硬核,案情真实,尺度够大。
比如开局第一个案件“万海黑社会案”,涉及人物众多,尺度更是令人咋舌。
办案过程也十分真实,真实呈现了政法系统的分工、职责、流程等,专业度十足。
司法人员的办案过程,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等也都有细节的展现。
第二个,人物群像真实立体。
剧集重点展现了司法从业人员的工作中,认真严谨严格的一面,但又不止于此。
剧集还展现了执法人员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洪亮和妻子,拖着行李箱,为孩子找学校的场景,很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李人骏和洪亮吃饭时,洪亮把酒倒在地上,李人骏一边紧张得赶紧用纸巾擦干净,一边说:“我这一会儿又得家庭暴力了。”
这些都让剧中的角色不再单一化,符号化,通过展现生活中的一面,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真实,也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真实炸裂的剧情,张译、李光洁、蒋欣、王劲松、刘佳、冯嘉怡等多位实力派坐镇,这部《以法之名》,从开播到现在,收视率一直在高歌猛进,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后续剧情能保持水准,或许国剧领域又要多一部类似《狂飙》一样的大爆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