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2025年05月12日15:32:12 娱乐 1954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的到来,并不只是抢走观众这么简单,而是改变了娱乐的心理和消费结构:为什么要在屏幕前坐两个小时,20秒刷个短视频,哈哈一乐,不行吗?



电影“五一”档的成绩已经出炉。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日)票房7.5亿元,同比去年下滑了51%。


横向对比近年数据,除了2022年之外,仅比2016年6.6亿稍微强一点。而那一年,“五一”假期只有3天。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近9年五一档票房(图/ 《2025年五一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


50%的降幅,比股票波动都猛了。而且不只是“五一”档,此前的清明档跌幅更加惨烈。今年的清明档票房3天3.78亿元,而去年则有8.55亿。


这样的表现,堪称溃败。


犹记得春节时的电影大爆款《哪吒2》,一时让人多少意气风发。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五一”档还在靠它撑着,在贵州,《哪吒2》居然依然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


电影,大概真的到了危机时刻。



01


“五一”档不行,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电影不太能打。


把几部电影一字排开:《水饺皇后》《雷霆特攻队*》《猎金·游戏》《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大风杀》《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人生开门红》《幽灵公主》(重映)《九龙城寨之围城》(重映)。


出圈的几乎没有,热度在互联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哪怕最终的三位冠军《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也是反响平平。


《水饺皇后》豆瓣评分6.7,被网民称为“湾仔码头宣传片”;《猎金·游戏》评分6.4,被戏称“戏里戏外都是割韭菜”;至于《幽灵公主》,都是上世纪的宫崎骏老片了,还能挤进前三,本身也有点尴尬。


当然这些片也不能说差,至少都是及格分。另一部《大风杀》口碑甚至不错——虽然票房“扑街”,仅3000多万。


但也能看出真正能撑起大盘的并不多,没什么真正意义上有号召力的大片。 主演《水饺皇后》的马丽曾向观众许诺,“如果票房突破5亿,我包饺子给大家吃。”这个预期倒是蛮现实的。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水饺皇后》宣传片(图/豆瓣


而这已经不是“五一”档的问题了,把之后即将上映的电影再扫一遍,感觉类似,几乎没有什么眼前一亮的作品。


这是当下电影行业非常迫切的问题,不谈爆款,哪怕是合格质量商业片的稳定产出,目前都比较困难。在一个难得的假期,“五一”档居然没法给出一个去电影院的理由。



02


在“五一”档还要讨论《哪吒2》,实在是让人有点五味杂陈。


之前在《哪吒2》爆火时,曾有人士站出来,说《哪吒2》赚得够多,要给别的影片让路。这引发了一片群嘲。


这句话确实很反市场,但不得不说,又很懂中国电影 据统计,2024年一年只看1次电影的观众高达57%。


这说明大多数观众,一年只会去一次电影院,这次在高分贝的宣发下捧场,就不会有下一次了。


所以在《哪吒2》一次次破纪录的时候,估计很多电影人的心在一截截变凉:自己的作品,估计是没戏了。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哪吒2》(图/豆瓣


这当然不是说《哪吒2》有什么错,《哪吒2》是凭本事挣到了票房。但当全部的注意力围绕一部电影,人们被一种破天荒的喜悦所笼罩,或许也忘了一件事:电影院是要开一整年的。


《哪吒2》走到今天,与其说是电影,倒不如说成了文化现象。电影质量当然上乘,但一种举国叙事的助推也不可忽视。


这种路径能不能复制,下一部有没有、什么时候有,都不可预测。 指望某一个爆款去拉动大盘,相信很多人都心里没底。


《哪吒2》足够火,但这种热度暂时没法带动行业整体,却让其他电影的问题展现了出来:预期不稳定,过于依赖档期,定位更像季节消费品为非影视作品等等。这在清明档就开始隐约有迹象,终于在“五一”档全面暴露。



03


中国电影现在面临的更大问题,其实是生存危机——人民群众真的需电影吗?


不看电影,或许真的没有什么影响了。今年的“五一”假期,依然消费强劲 。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人们依然愿意花钱,只不过不想花钱看电影罢了。


人们的影视娱乐也没那么萧条。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已经达到了504.4亿元的规模,接近2024年电影票房的两倍。


当然,微短剧格调不高,要说这个是影视艺术总觉得有点丢人。但是,现在的电影又好多少呢?有多少可以说达到艺术的层次,非得存在不可?


如今,电影变成相当尴尬的存在: 上限不高、下限不低,往上无法满足硬核的电影受众,往下又没法让下沉市场过瘾,那么,还有多少存在价值呢?


这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中国电影独有。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4年全球电影总票房达278.5亿美元,较去年的294.2亿下降了5.3%,其中第一大市场北美下降3%左右。


今年也同样惨淡,已经过了5个月,北美市场累计票房为24.6亿美元,还不到去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87.2 亿美元)。同时在今年第一季度,洛杉矶片场拍摄下跌22%,平均5年跌了33%。对了,接下来还有个特朗普关税的影响需要考虑。


另一大市场日本也差不多。2024年日本总票房逾2069亿日元,同比前年的2215亿日元下跌6.5%,相比于2019年2612亿日元的高点,大致只有79%。


当然,这些相比于中国电影票房的下降幅度(2024年比2023年下降22.7%),多少没有那么刺激。本土电影,可能还有些大盘下降叠加自身努力的结果。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图/图虫创意


但无论如何,一个可能的结局开始浮现—— 电影会不会和戏曲一样,走向“遗产”的命运?


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的到来,并不只是抢走观众这么简单,而是改变了娱乐的心理和消费结构:为什么要在屏幕前坐两个小时,20秒刷个短视频,哈哈一乐,不行吗?


电影被抛弃,这或许很难想象,但灭绝从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仔细想想,这其实是我们今天必须要面对的情景:所有的精英叙事都在溃败。


在影视娱乐行业,电影就是那个“精英”。虽然无法言明,但人们心里其实有个排序:在影视门类中,电影是那个最高级的存在——被认为最能展现复杂命题,最能寄予哲学思考,最能反映时代精神。


电影是个大众娱乐,但在影像领域,它才最接近一门艺术。 仔细想想就知道,大学里有电影学,却没有“电视剧学”,更不敢想象有“微短剧学”。


电影的导演,可以成为大师,但很难想象电视剧编导能获此名号;甚至影评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体,至于其他的根本不可能自成体系。


而当电影遇到困境,舆论会长吁短叹、焦虑不已;对于其他消失的行业,又何曾皱一皱眉头。


但这就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的现实,这门经典化的影视艺术,真的遇到了困境。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又到了至暗时刻? - 天天要闻

图/图虫创意


这也没必要太过大惊小怪,在今天这个世界根本不算什么。想想多少年视为理所当然的全球化云云,不也在崩解? 电影也不过是大历史的一个表征罢了。


当一些人看着那些无脑的微短剧连连摇头叹息,这种叹息既无力也乏味。我们终归是要面临一场充满动荡的价值重塑,那些本不会进入精英视野的事物,会用无可置疑的力量——流量、营收——证明自己。


至于电影如何自救,这真的无法预料,就交给时间吧,看它是淘洗出适者,还是抹平这一切。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李小萌谈朱大爷离世细节:从3米高棚子上摔下断了4根肋骨,逃过了地震,却没逃过意外 - 天天要闻

李小萌谈朱大爷离世细节:从3米高棚子上摔下断了4根肋骨,逃过了地震,却没逃过意外

5月12日,央视前主持人李小萌来到北川县,见到朱大爷的亲人和老伴。此前,有网友向李小萌询问朱大爷近况,李小萌回复:2011年朱大爷已离世。李小萌介绍,朱大爷从3米高棚子上摔下,摔断了4根肋骨住进ICU,只有10多天就离世了,“逃过了地震,却没逃过意外。”李小萌回忆此前与朱大爷的见面称,汶川一别后,时隔两年自己才在...
恶评唇腭裂女大学生,请收起刻薄的 “容貌审判”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恶评唇腭裂女大学生,请收起刻薄的 “容貌审判” |新京报快评

▲5月10日,湖南一先天性唇腭裂女大学生哭诉称遭受网络恶评攻击。图/IC photo据红星新闻报道,5月10日,湖南一先天性唇腭裂女大学生哭诉称遭受网络恶评攻击。她在视频中称,“希望停止对他人外貌的攻击,来彰显你身为正常人的优越感。”“我们除了鼻子与正常人不同,其他与正常人无异,我理解人们的认知不一样,但是那都不...
玩转“狮城山海”,杨旭文的“反差萌”人生 - 天天要闻

玩转“狮城山海”,杨旭文的“反差萌”人生

在颜值即正义的娱乐圈,有位身高188cm的江苏小伙,既能演绎憨厚老实的郭靖,又能化身冷峻飒爽的卢凌风,当前更在热播剧《狮城山海》中成功挑战“西装暴徒”刘振东。他,就是被观众戏称为“剧抛脸”的杨旭文。
来吧!遵义这场青春大赛等你来开嗓~ - 天天要闻

来吧!遵义这场青春大赛等你来开嗓~

2025年遵义市大学生歌唱大赛听见遵义嘿!各位校园里的“隐形歌神”“楼道麦霸”“寝室天王天后”们属于你们的舞台来啦!“听见遵义・2025 年遵义市大学生歌唱大赛” 正式启动报名这个夏天,用歌声解锁滚烫青春舞台已就绪,就等你开口!一、报名时间2025年5月9日-15日二、报名方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比赛专属小程序一键报名...
电影《地上的云朵》热映口碑持续发酵 与观众共话“土地与家的温度” - 天天要闻

电影《地上的云朵》热映口碑持续发酵 与观众共话“土地与家的温度”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出品的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自5月7日全国公映以来,凭借其新疆棉农生活的真实呈现、细腻的镜头语言与跨越文化的情感共鸣,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影片以新疆阿瓦提县两户棉农家庭的劳作与生活为切口,不仅展现了棉花产业的真实图景,更通过四季流转中的家庭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