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最近刷到一部剧预告片,直接给我看精神了——《心诉》!
王阳演检察官,孙千演刑辩律师,这俩从师徒变对手的设定,光是想想就已经有“法庭火花四溅”的画面了!
更绝的是滕华涛居然来监制,咱就是说《心术》《蜗居》的老粉一整个DNA动起来了!
先说选角有多绝——王阳一戴眼镜,我就想叫他“徐检”!
预告里他穿着检察制服翻卷宗的样子,眼神冷得能冻住人,活脱脱一个“法理推土机”。
结果孙千饰演的罗迅一出场就搞事情:“老师,这次我可要和您当庭对簿了。”
小姑娘眼里带刀,嘴角还挂着三分笑,这师徒俩在法庭上“互怼”的名场面,简直是“法学系学生期末考现场”既视感!
别的剧搞悬疑靠反转,这剧搞暴击靠“真实”!未成年人弑亲、网红被网暴致死、医院天价药纠纷……每个案件都像从热搜里抠出来的一样扎心。
该剧采用小单元剧形式直接切开六个社会脓疮:网络暴力受害者举着“人言可畏”的血书跳楼、医疗纠纷中患方家属崩溃砸窗、被校园霸凌的少年举起美工刀……最揪心的是“未成年人弑亲案”,
检察官坚持“法律面前无特殊”,律师却拿出凶手长期被虐待的病历:“他是施害者,也是千疮百孔的受害者。”
剧中没有非黑即白的审判,每个案件都像多棱镜,折射出法理与情理的撕扯。
当镜头扫过被告席上掩面痛哭的少年,弹幕里“到底谁该被审判”的讨论刷屏,这不正是剧集的力量?
为了还原刑诉流程,剧组甚至请来了真实检察官当顾问,于是我们看到罗迅在看守所隔着玻璃取证时,哈气在玻璃上凝成白雾;徐如林在暴雨夜勘查现场,皮鞋陷进泥里的细节。
这些烟火气,让法治剧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照进现实的法治课。
《心诉》它像一面镜子,让观众看见法律不是万能的解药,却是穿透迷雾的光。
当徐如林在结案陈词中说:“我们判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时,我忽然明白——这部剧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输赢,而是如何在法理的框架里,守住人心的温度。
或许这才是滕华涛想通过镜头告诉我们的:法律的终极意义,不是惩罚,而是让每个灵魂都能在阳光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