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遥远的树
一首《鸿雁于飞》在上海演唱会《山歌响起的地方》响起,让我重新认了刀郎……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当穿插着苏州说唱,上海民歌、昆曲的一首歌,最后用《诗经》中《鸿雁》的吟诵来收尾,我被惊到了,这是演唱吗?明明是听了穿过远古的对白与交响!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我更能体会他深情地吟唱里所表达的忧伤:
我曾写过生命和玫瑰,在跳动着荆棘的坎坷,我曾唱过悲歌,在失落大地流淌的红色……
再配上这国乐与西洋乐的混响,也是太震撼了。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我不追星,但从《2002年第一场雪》开始,我对刀郎的通俗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词曲到演唱。在他的歌里,能感受到凄凉悲伤,也能得到力量。我就这样听着他的老歌,寒来暑往十几年。
但从他的《牧羊人》开始,我又就感受到了不一样:
风似手在轻轻滑过,
满沟与壑的额,
忐忑是情怀融融展不扯眉间的锁。
……树叶如黄昏……
我见到雨蒙蒙淅沥沥颤巍巍,
遮不住岁月的叹息……
在这悲愤的歌词里,我品出了元曲的韵味,之后又在《罗刹海市》《花妖》里,感受到唐诗宋词的妖娆。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我曾想,是不是孤独与苦难,让他历练了才学与品行,促使了他将现代音乐的词曲与远古的诗词融合,共济一堂!这精彩完美地在上海《民歌唱响的地方》呈现!
一个被排挤沉寂了十几年的歌手,在巡演期间(还参加了成都人大议事)创作演唱这样的歌曲,在现世中有谁能做到?!况且,还把中国远古的诗词融入现代流行乐的创作中,还能有谁做到!?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我因此更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中老年人,也有许多年轻人喜欢刀郎,喜欢刀郎创作的音乐,我在《鸿雁于飞》中找到了答案:既能在淡泊中释怀,又能在吟唱悲鸣中昂首;世间被压榨、禁锢、束缚的,不只是远古的爱情与平民……
一个民族的觉醒与复苏靠什么?文化!它包括文学、音乐与艺术创作。而刀郎则勇敢地先行一步,唱着独属自己的不一样的歌,带着我们民族血脉里流传的底色!
在我的认知里,他才是纯粹的音乐人,音乐诗人,一个有担当、挤身于平民百姓之中的歌者……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由此,我忽然想起一九年入驻头条时,我给他的评价:
一一以我的欣赏水平,我不喜欢造作,不喜欢压抑。……
我喜欢刀郎的平淡一一娓娓地倾诉自己给他人……
我喜欢刀郎的不屑一一我行我素,不管别人的偏见……
我喜欢刀郎的襟怀心怀坦白一一爱就爱了,恨就恨了,不隐藏……
我喜欢刀郎为大众真诚创作演绎作品,一丝不苟,不哗众取宠……
我喜欢在刀郎的歌声里,追寻我曾拥有和失去的一切…………
《鸿雁于飞》,四绝唱也是悲鸣……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文/遥远的树原创/转载声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谢您的阅读点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