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2025年03月12日20:13:07 娱乐 1292

一、韩男集体失声的魔幻现实

当金赛纶的死亡真相掀起轩然大波,韩国男性网民的反应堪称魔幻现实主义。NAVER调查显示,70%的韩国男性认为"金秀贤没有做错",甚至在青瓦台请愿网站出现"要求金秀贤复出"的联名信。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这种集体失明的背后,是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与娱乐圈权力结构的双重绞杀。

数据背后的残酷真相

- 男性网民:"恋爱是两厢情愿,金赛纶自己也有责任"

- 女性网民:"15岁少女懂什么?这是典型的职场PUA"

- 专家观点:"韩国男性的共情能力停留在高中水平"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这种认知断层,在韩综《非首脑会谈》的辩论中暴露无遗。当日本嘉宾指出"年龄差12岁的恋爱本质是剥削",韩国代表竟反驳:"金秀贤在帮她实现演员梦想!"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二、父权制下的认知扭曲

韩国男性对金秀贤的盲目支持,本质是父权制下的认知扭曲。这种扭曲体现在三个维度:

1. 职场权力的合理化

当金赛纶被要求偿还7亿韩元债务时,韩国男性集体沉默。他们选择性忽视:

- 经纪公司的"吸血鬼合同"

- 金赛纶无偿工作的事实

- 娱乐圈"前辈剥削后辈"的潜规则

就像某男性网友评论:"公司培养她花了钱,还钱不是天经地义?"这种将职场剥削合理化的思维,在韩国社会根深蒂固。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2. 恋爱关系的物化思维

在韩国男性眼中,恋爱是"等价交换"的生意。当金秀贤提供资源,金赛纶就该"感恩戴德"。这种思维在韩剧中俯拾皆是:

- 《顶楼》中朱丹泰用钱控制女性

- 《财阀家的小儿子》男主用权力征服女主

- 《黑暗荣耀》文东恩用美貌复仇

这种叙事潜移默化地塑造了"男性资源=女性服从"的认知。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3. 性别暴力的模糊化

韩国男性对金秀贤的宽容,反衬出对女性受害者的严苛。当李胜利事件曝光时,男性网民要求"严惩所有参与者";

但面对金赛纶的遭遇,他们却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种双重标准,在韩国司法系统中同样存在:

- 男性性侵犯平均刑期3.2年

- 女性诬告者平均刑期2.8年

- 职场性骚扰胜诉率不足15%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三、娱乐圈的"男性保护罩"

韩国男性对金秀贤的力挺,离不开娱乐圈的"男性保护罩"。这种保护机制体现在:

1. 资本的共谋

金秀贤背后的CJ ENM娱乐集团,市值超13万亿韩元。当事件发酵时,集团立即启动危机公关:

- 买断门户网站热搜关键词

- 操控粉丝后援会集体洗白

- 威胁媒体删除不利报道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这种资本力量,让真相难以浮出水面。

2. 媒体的失语

韩国三大电视台在事件报道中集体"失明"。MBC将事件定性为"私人恩怨",KBS用"双方各执一词"模糊焦点,SBS甚至删除了金赛纶遗作的关键片段。

这种媒体默契,源自韩国娱乐圈"财阀-媒体-艺人"的铁三角关系。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3. 法律的庇护

韩国《性暴力特别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存在漏洞:

- 16岁以下性行为需监护人同意

- 但"恋爱关系"可成为免责理由

- 取证困难导致90%案件不了了之

这种法律缺陷,让金秀贤们有机可乘。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四、金赛纶的悲剧根源

金赛纶的死亡,是韩国社会多重压迫的结果:

1. 未成年艺人的生存困境

- 13岁出道需签订"卖身契"

- 公司抽取90%以上收入

- 被迫接受"外貌改造"

这种剥削在偶像团体中尤为严重,IVE成员安宥真曾曝光练习生时期每天只吃一顿饭。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2. 女性艺人的职场天花板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女性导演仅占7.3%,编剧占19.2%。这种性别失衡导致女性角色长期被物化:

- 82%的女艺人被要求减肥

- 65%遭遇过职场性骚扰

- 40岁以上女演员无戏可拍

3. 舆论暴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赛纶去世前,韩国男性网民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攻击:

- "蹭金秀贤热度的绿茶婊"

- "酒驾毁人前途的**"

- "自杀就是炒作"

70%韩男力挺金秀贤:他们为何集体选择性失明? - 天天要闻

这种网络暴力,最终压垮了这个25岁的女孩。

金赛纶的悲剧,是韩国社会的集体之殇。那些为金秀贤辩护的韩国男性,或许从未意识到:他们的每一次沉默,都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正如作家孔枝泳所说:"如果男人不成为女性的同盟,那么他们就是压迫的共犯。"在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旁观者,而是并肩作战的盟友。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