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2025年03月02日21:52:07 娱乐 1834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热播剧《难哄》自播出以来口碑褒贬不一。原著书粉总体来说对于该剧并不是特别买账,但是对于人迷以及一些路人,他们觉得这部故事看点十足,至少作为下饭而言,它是合格的。对于颜控来说,白敬亭章若楠主演的这部作品是一部是颜值的盛宴。

01 标杆男神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白敬亭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打趣道:“导演在这部戏里拍了我的很多人生镜头,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这么帅过!”确实,单论颜值而言,桑延在本剧中可谓是迷倒众生,无论是穿着校服的少年感还是成为霸总的那种霸道、冷酷感,白男神足以凭借自己的气质掌控大多数女观众的眼球。背对女主角,小桑跑步之前颠两步的那种感觉,既帅又有点学生哥萌萌的亲近感,而为了和女主在电梯里偶遇,桑总单手撑开电梯门,舍我其谁的霸气,甚至让人想到了《小时代》当中的宫总裁。

在这部戏里男主角简直就是男生们的服装穿搭参考标杆。他帅气到极致的脸庞又有一丝禁欲的色彩,仿佛除了女主角,其他的女生都入不了他的世界。如此完美,又如此专情的男人,至少在外形上,能够让85%的女生都难以拒绝。这一张脸庞就是本剧的一张有力的名片。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02 回忆感满满的女神

章若楠在这部剧里可谓是演出了很多男孩子的初恋白月光的感觉,她大多数时候是以温柔的卷发示人,一脸的柔情,一脸的善意,让人仿佛梦回中学时代,又仿佛体验到了刚进入社会的那种初出茅庐的少女青涩感。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在校园戏的展现时,女主角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若有所思,微风轻轻吹动她的卷发,阳光柔柔的洒在五官上,此时人物的眼神里流露出的青涩与纯真恰似一抹最温柔的阳光特别戳人,很多男观众在弹幕上不惜赞美之词,表示简直是回忆杀。还有一场戏,凡凡和男主角桑延重逢之后,女主的低头浅笑让人感觉时隔多年她还是那样的单纯,还是那样的美好,还是如此的亲民。这一抹羞涩,更加衬托出了人物颜值的过人。

03 形似而神不似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可是虽然人物的外形已经被创作团队打造到了极致,但是在具体的剧情表现上,以及人物内在的表演中,《难哄》依然给人一种美中不足之处,尤其对于很多原著粉来说,虽然男女主的外形仿佛完全还原了小说,像从书中走出来的。

可是这些观众直言不讳犀利的表示男主将高冷演成了面瘫,女主将纯真善良演成了圣母。再加上本剧过多的出现一些敏感猎奇的内容,也让一些观众为其贴上了恶趣味的标签,着实令人遗憾失望。

如果没有白敬亭和章若楠的颜值,《难哄》算不算失败? - 天天要闻

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之中,真正“难哄”的可能不是爱情本身。对于摄制组而言,难哄的是这些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如果你为了充分尊重书迷,可能就会错过很多路人和剧迷,如果你要过于的考虑路人和剧迷的感受,把一本小说改编的作品流量化可能会让书迷不满。白敬亭和章若楠作为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或许认真吃透了剧本,尽量将剧本中的精神还原到了荧幕之中,可是他们未必吃透了原著小说。

在故事的后期,温以凡越来越丧失了坚韧清醒的独当一面的女性味道,在她美丽的脸庞上,让人感觉到更多的是做作与脆弱。而男主角的外冷也越发的显得内心也不够热情,取而代之的是傲娇,他的默默守护,有时候反而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自我保护式的逃避。一言之,两个真人版的男女主角形似而神不似。抛开颜值,《难哄》难言成功,综合评分:6.8分。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