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不见电影,但他们和我们一样,值得平等享受每一帧光影。”3月1日,前门保利国际影城,“心目影院”第1300期公益观影活动现场,这句话让数十位视障人士与志愿者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志愿者搀扶视障老人过马路 陆子玺 摄
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心目影院”迎来了第1300期观影活动。当天,志愿者要讲给视障人士“听”的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得益于这个公益助盲活动,视障人士也能“看”到时下最新、人气最旺的影片。
“阿姨,您来啦!”活动开始前,志愿者陈女士熟络地与一位视障老人拉起了家常。究竟这是第多少次参加助盲志愿服务活动,她已经记不清了。她不止一次提到,服务视障朋友要用心。无论是搀扶他们过马路、带他们坐电梯,还是引领他们找座位坐下,“用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影院灯光熄灭,电影音乐响起,只剩一盏小台灯还发出光亮。志愿者郭若天的讲述填补了“缺失”的画面:“哪吒的黑眼圈特别重,而敖丙却是非常帅气……”郭若天是央视的一位主持人,为了讲好这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她提前写下了万字讲稿,反复练习如何将打斗场面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她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电影结束,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她的眼眶湿润了。

郑晓洁是“心目影院”的创始人。20年前,她开始为视障人士搭建能“听见电影”的平台。到今年3月,“心目影院”已举办1300期活动,累计服务视障人士超10万人次。
观影结束,志愿者们带着视障人士在前门大街来了场“city walk”。几位视障人士仔细抚摸着街边的铜像,感受着中轴线的脉动。
活动散场时,一位志愿者俯下身,为一位视障老人描述着夕阳是如何将云彩染成金黄。这寻常的一幕,绘成了“心目影院”20年故事的缩影:用声音填补残缺,用尊重消弭隔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