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中国的电影市场怎么说呢?烂片众多,但好在也还有些拿得出手的精品,尤其是已经在上映一个月内拿到了136亿多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从上映之初到如今,当的上是一骑绝尘,火遍大江南北,以至于连外国人都对其啧啧称奇。然而,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当这部优秀国漫正在大杀四方时,香港这里却传出了质疑声,甚至还有人建议应该将其下架,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01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市场,真是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大戏。
烂片扎堆得跟菜市场大甩卖似的,但就在这堆“烂白菜”里愣是冒出一棵参天大树——《哪吒之魔童闹海》。
您猜怎么着?这动画片硬生生在上映一个月里卷走了136个亿票房,把同期上映的真人电影按在地上摩擦,连外国影评人都惊得直拍大腿。
可就在这风头正劲的节骨眼上,香港那边突然炸开了锅:有人给这部神作打出了0.5分的史诗级差评,还有人嚷嚷着要下架这部片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这《哪吒2》在香港的登场,活脱脱就是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原本应该同步上映的大片,愣是因为香港发行商的观望态度给耽误了。
等到2月22日才姗姗来迟的放映场次,可把当地院线给急坏了。
首映礼当天,四家发行商搞的阵仗那叫一个气派,红毯铺得比维多利亚港还长,这架势都快赶上金像奖颁奖典礼了。
为啥这么隆重?您看看香港本土电影这几年的惨状就明白了——去年最卖座的港片《毒舌律师》,首日票房还不到《哪吒2》的三分之一。
02
这动画片在香港的首日表现堪称魔幻:600万港元票房直接把本土电影掀翻在地,单日票房冠军的宝座还没坐热乎,第二天就创下了130万港元的续航神话。
更绝的是,当日其他所有在映电影的票房加起来,还不够《哪吒2》的零头。
这波操作直接把香港观众整不会了:咱港片啥时候被动画片欺负成这样了?
可就在这票房神话背后,评分网站上的腥风血雨才叫精彩。
打开香港专业电影网站HKmovie,4.2分的平均分看着还行,可您往评论区一翻,好家伙!满屏的0.5分差评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
有资深影迷痛心疾首:“这剧情跟打游戏通关似的,打完一个BOSS又来一个,当我们三岁小孩呢?”
更有人直接放狠话:“看到一半就想离场,这种片子不下架留着过年?”
要说这些差评背后的心态,那可真值得玩味。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佬们,现在拍出来的片子十有八九都是“情怀收割机”。
反观内地电影市场,虽然烂片也不少,但架不住人家基数大啊,时不时就能冒出个《哪吒2》这样的现象级作品。
这就好比看着邻居家孩子考上了清华,自家娃还在复读,心里能是滋味吗?
03
不过咱们也不能光顾着看热闹。
平心而论,《哪吒2》确实把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拔高到了新层次。从海底龙宫的水纹特效到哪吒变身时的粒子效果,每一帧都在烧钱。
可要说这就是“国漫之光”,恐怕还是差了口气。
有观众吐槽得在理:“太乙真人整得跟猪八戒他兄弟似的,申公豹倒成了励志青年,这改编是不是有点太放飞自我了?”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
首映那天,影院里坐着位满头白发的老影迷,看着银幕上翻江倒海的哪吒直摇头:“我们当年做《大闹天宫》,全凭手绘也能出神作。现在年轻人就会搞电脑特效,故事内核反倒丢了。”
这话虽然刺耳,倒也说中了当下国漫的软肋——技术跑得太快,灵魂没跟上。
要说这电影引发的讨论,可比剧情本身精彩多了。
茶餐厅里随处可见两派人马吵得面红耳赤:一派是带着孩子的家长,觉得这电影既有教育意义又够炫酷;另一派是文青影迷,捧着咖啡大谈“后现代解构主义”。
更绝的是有自媒体博主跑到影院门口搞街访,结果拍到个中年大叔对着镜头怒吼:“我们香港电影还没死透呢!”
这画面第二天就成了表情包,在社交平台疯传。
04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想,何尝不是文化话语权的较量?
当年港片风靡亚洲的时候,谁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被内地动画片抢了风头。
现在香港年轻人聊电影,开口闭口都是内地票房排行榜,这场景搁二十年前根本没法想象。
有影评人说得犀利:“《哪吒2》在香港的遭遇,活脱脱就是文化自信的试金石。”
不过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差评。
确实有不少观众是真心觉得剧情套路化,这锅制作方得背。
就像网友说的:“每次都是主角闯祸、成长、逆袭的三件套,编剧能不能来点新花样?”
这话倒让我想起上世纪上海美影厂的经典之作,那些没有3D特效却流传至今的动画,靠的不就是扎实的剧本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吗?
眼看着这场口水战越演越烈,院线经理们倒是乐开了花。
《哪吒2》的排片量不降反升,周末黄金场次一票难求。
有黄牛把电影票炒到三倍价格,还美其名曰“情怀收藏票”。
更魔幻的是,网上突然冒出批“代骂服务”,专门帮人在评论区刷差评,这操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05
说到底,这场风波折射出的何止是电影质量的争论。
当香港观众打出0.5分的时候,他们反抗的或许不只是某个电影角色,更是某种文化冲击带来的焦虑感。
而内地观众的热捧,又何尝不是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饥渴?
就像有位网友的神评论:“我们不是非要捧杀《哪吒2》,实在是被烂片憋得太久了!”
站在影厅出口观察观众反应特别有意思。
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模仿着哪吒的招式,年轻人忙着在朋友圈发九宫格剧照,老人家则三三两两讨论着“现在的动画片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这场景突然让人想起电影里那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但至少在今天,这座大山正在被新一代创作人的努力慢慢撬动。
文章的素材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