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曾经在西北地区生活工作了长达十年之久,在那里,他不仅结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还为他的人生做好了铺垫,一首柬埔寨歌曲,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1963年的春天,李双江成为了奇台县的一名战士。当时那个骑兵团是属于作战部队,并不是属于文工团体。
李双江是在1959年考入的中央音乐学院,而且还是声乐系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实打实的高材生,当时他所报的那个声乐系是需要5年毕业的。李双江在1963年就已经被分配到那个地方工作了,所以他大学其实没读完,也就是没有毕业。
当时,他作为音乐系的高材生,直接加入了作战部队,这种情况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后来有人采访他的校友:当时声乐系招生的人数非常少,毕业了之后,要么直接分配到正规的声乐岗位,要么就在学校里面当老师,一般都是这两种选择。
李双江的个人资料里说,他是被分到了新疆的那个文工团工作,但实际情况是他来到了作战部队,当时等于就是基层下放了。如果按当年的情况,确实需要先在基层锻炼,然后才去文工团工作,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李双江在基层待的时间比一般人要长得多,而且他是靠那一首柬埔寨歌曲才获得了机会回到正轨,开启了人生转折。
虽然来到了艰苦环境,但是李双江并没有心灰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他本身音乐底子就非常好,很快就成为了鹤立鸡群的一名优秀的歌手,也激发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军人情怀。
小时候他就对战士们非常仰慕,希望也能成为一名战士,现在他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战士生活场景。
刚进入军营的时候,李双江经过短暂的适应,凭借卓越的音乐才能又是高材生,他的名号很快就在军区里面传开了。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且西北地区本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地方,在这里他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大舞台。
在这10年里面,李双江一直在前线做一些歌唱、文艺汇演等类型的工作。他唱歌很卖力,每次都是用高音,最后还把嗓子给唱坏了。
不得不说李双江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在这10年里,他不仅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收获了他的第一段爱情,也就是他的第一段婚姻。
李双江与丁英上面第一位是丁英
他的第一任妻子丁英,当时是文工团的一个舞蹈演员,比李双江要大两岁,两人结婚两年之后就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浩,小名叫小浩浩。
后来因为两人长期分居,又发生了一些矛盾,所以两人就离婚了,大概是在1981年结束的。在感情上,虽然有这么一段经历,但是李双江是一个事业型的人,他对感情的事儿其实并不是十分在意。
真正能改变他命运的是西哈努克亲王的那一次在西北的访问,也就是在1970年的冬天,西哈努克和他的夫人一起来到了西北地区进行访问。
李双江在那场演唱会上唱了3首歌,其中有一首是柬埔寨的,当时是西哈努克亲自写的,勾起了西哈努克浓浓的回忆之情,他很欣赏李双江,觉得李双江唱得非常好,毕竟这首歌是西哈努克自己在西北流亡的时候所创作的一首饱含真情实感的歌曲,而李双江运用他那迷人的嗓音把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所以西哈努克对李双江的表现是十分赞赏的,这一次演出也为李双江博得了一次很重要的机会,2年之后,他就被重新调回了北京工作。
2007年他又开了一场专场研讨会,还收到了西哈努克亲王的一份礼物,这也是他人生的一种辉煌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