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又暖心,毕业典礼频频刷屏

2024年06月26日16:40:13 娱乐 1531

毕业季话题这几年愈发“出圈”了,专属青春的仪式感,创意十足的告别,既走心又暖心。今年,多所高校毕业典礼上演令人难忘的一幕,再度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青春洋溢、热血沸腾的校园。青岛大学把毕业典礼开成了演唱会,学生翻唱的《精忠报国》《青花瓷》被赞“神级现场”。因跳蒙古舞走红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毕业典礼上再次跳起《奔腾》祝福毕业生。还有多所高校学位服上新,中国人民大学定制学位绶带和徽章一并赠予毕业生,山东大学设计专属“海阔天高”云肩,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

呼应时代主题、传承大学精神,高校毕业典礼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与教育功能。对学生来说,这场典礼意义非凡,从学校空间过渡到社会空间,由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身份,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在踏入社会之前,“最后一堂课”给予的激励不同凡响。透过流量看本质,与过去相比,频频刷屏的毕业典礼,呈现何种变化?又传递出什么样的心态?

走心又暖心,毕业典礼频频刷屏 - 天天要闻

从仪式到品牌

典礼承载着集体价值。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对典礼、仪式的重视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关于教育的毕业典礼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从隋唐到明清,地方会为通过解试(乡试)的举子设立鹿鸣宴庆贺,宾贡宴饮之外,还有演奏环节,以及彰显文化品位的“敬老”“尊贤”的文化功能。宋代的琼林宴,皇帝在酒宴上会给新科进士赐花。清代,国子监祭酒和司业会为新科进士举办“簪花”仪式,分别向状元、榜眼、探花进酒并簪金花。“簪花”作为荣誉的象征,与当今毕业典礼上的“拨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现在,毕业的仪式感基本没有丢,基本上每一所高校都会在毕业季主动作为,提前规划设计,准备毕业典礼。但不乏一些高校的毕业典礼走过场,说教意味过浓,主要以讲话与作报告为主,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作用甚微,学生的评价不高。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毕业典礼缺位公众视野,并未激起什么水花。

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不再是完全封闭的象牙塔,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涌入多元的传播渠道,校园文化不仅在校内传播,还实现了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传播形式更为丰富,从传统的文字,到现在如日中天的短视频,大学与公众的连接更为紧密。越是有个性、有共鸣、有深度的文化内容,越容易被传播、被认同。那些毕业典礼名场面的背后正是公众对大学精神的认可,对校园文化价值的关注。

“七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还没有校级毕业典礼,只有学院层面会举办。”已经工作多年的陈慧慧告诉记者,“近年来毕业典礼的变化显著”,这几年她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母校毕业典礼出圈的视频,不仅有激动人心的致辞,还准备了特别的快闪节目,让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表演,屡屡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高校毕业典礼已然成为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借力互联网传播,每年都会吸纳大量的观众群体参与这种仪式传播,不同身份的他们能够在对典礼的共同关注中,超越时空障碍、获得共鸣,构建文化认同。

从形式到内涵,当下毕业典礼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色彩,人文关怀浓郁。提高文化品位,塑造特色品牌,正体现出高校对毕业典礼的重视,将仪式回归到教育功能与文化功能本位,为青年学子留下独家回忆,向社会输出大学的精神和价值观。

三个“高光赛道”

大学从来不是孤立的,开放包容的理念应体现在各个方面,毕业典礼开启了一扇特别的窗。总结近几年高校出圈的毕业典礼,有三个高光赛道。

大学校长的致辞作为重头戏,打动学生,鼓舞人心。去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风雨中脱稿致辞,希望毕业生始终怀揣家国情怀,“风雨路上,我们需要勇气、胆识和脚踏实地。大胆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来吧,无所谓!”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让在场的毕业生激动不已,还激励了无数网友。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传播加持下,高校校长毕业致辞,不仅是生动的“最后一课”,也是一堂面向社会的公开课,讲话内容反映时代的声音,彰显人格的力量。自信、理想、担当、创新等成为近几年校长毕业讲话的关键词。这些内容的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一方天地,而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

学生代表发言,以小见大,让“离别告白”与众不同。大学之大,不在校园和高楼,而在知识的探索与共享。毕业典礼的主角是学生,从这里起航,他们开启人生下一个阶段,学生代表发言既是总结,也是展望。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学2024届毕业生王优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在校九年的收获与突破,“是学校钢铁报国的精神,激发我钢筋铁骨的担当!”这一画面在短视频平台广为流传,收获了数十万点赞。

“花式整活”为毕业典礼增添了更多人文关怀。2019年,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以快闪表演爆火,学生精彩翻唱,贡献了《起风了》《下山》《我的祖国》等多个名场面,打响了文化品牌。六年来,青岛每一次毕业典礼直播都有百万网友翘首以盼。今年的《精忠报国》《青花瓷》再度登顶热搜,被网友誉为“最好的招生简章”。中国地质大学的“派大星”博士,自信走上拨穗仪式的讲台领取证书,人们为他一路求学、人生不设限的励志故事纷纷鼓掌。

“双向奔赴”的主动作为

高校毕业典礼屡屡刷屏的背后,离不开学校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折射出当下高校与青年学子的情感交融与心灵契合。为了实现毕业典礼传递价值观念、强化集体认同的期待,各大高校深入挖掘这一校园活动的教育内涵、文化意蕴,杜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富有青春气息。

除了常规的致辞、拨穗、表演,为了打造一场别出心裁的毕业典礼,高校也花了不少心思。今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收到了学校赠送的新版学位服。新版学位服设计工作经过三年的打磨与完善,一针一线绣上校徽、校训及每一位毕业生的姓名、学号,向每一位北师大的毕业学子送出独一无二的毕业回忆。山东大学则设计了专属的“海阔天高”云肩,以春燕报喜、鱼跃龙门为主体,祝愿毕业生一举夺魁、鹏程万里。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学院的毕业典礼现场都会为学生送上特别的祝福,今年学院为每位毕业生精心准备了文创伞、团扇等富有学院特色的毕业礼物。以庄重典雅、温情有爱的毕业仪式为毕业生上好‘最后一课’。”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4.1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毕业典礼是一生中难忘的经历,是值得铭记的时刻。”学生深度参与,个性的表达让毕业典礼惊喜不断。有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掏出酒杯和香槟,与为其拨穗的老师干杯的;有与校长“比心”,带上玩具小熊参加拨穗的;还有为校长送上自制的簪花学士帽的……年轻人在毕业典礼上“整活”,正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乐观又自信。既不失规范性和仪式感,又容得下个性与趣味,能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情绪体验与情感升华,毕业典礼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正在彰显。(大众新闻客户端 朱子钰)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明星和相扑力士难得的真爱,当年宫泽理惠官宣嫁相扑轰动全日本 - 天天要闻

明星和相扑力士难得的真爱,当年宫泽理惠官宣嫁相扑轰动全日本

听说当年宫泽理惠官宣嫁相扑轰动全日本,俩人都订婚了,他俩算是明星和相扑力士难得的真情真爱了。她妈妈太强势后来分手。其实贵乃花在日本地位挺高,配得上宫泽理惠,退役后减重从政人也没长得那么丑,其实贵乃花还在役的时候都能看出来并不丑,看着面相很好
2024上半年热映的5部喜剧烂片,一部比一部烂,一部没看太幸运! - 天天要闻

2024上半年热映的5部喜剧烂片,一部比一部烂,一部没看太幸运!

第五部《来都来了》评分:4.5主演:廖凡 / 佟丽娅 / 乔杉影片点评:我都不好意思说这片子虎头蛇尾,因为头没虎到哪里去,尾倒是草率极了,凑时长也不能把什么都混为一谈、放在同一个拼盘。“来都来了”、孩子还小”、“大过年的”、“都不容易”……这些emmm短视频即视感,还放在了过年档,首先看到包贝尔就想弃剧了,熊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