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2023年12月04日11:47:12 娱乐 1513

这两年被内地观众抛弃的香港电影人,似乎有点飘。

以为是内地观众和电影环境的问题导致港片衰落。完全忘记了是内地观众给港片续了一波命,甚至没有内地观众港片早就没了。

可内地观众没想到,梁朝伟拍了《尚气》,跑去韩国捧女团。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周润发在釜山电影节力捧韩国电影,阴阳怪气中国电影。

陈可辛更是言之凿凿,说要放弃内地市场,自己要拍国际视野的大片,首部大片就是《酱园弄》。

有趣的是这些人很快就被现实教训了一把。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尚气》票房扑街,梁朝伟又老老实实回到了内地市场拍戏,可惜《风再起时》《无名》两部大片票房都不如预期,周润发卖情怀炒冷饭的《别叫我赌神》票房更是惨不忍睹,陈可辛是直接打脸,《酱园弄》回到了内地备案,变成了一部国产片。

现在这种例子又要加上吴宇森了。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12月1号吴宇森导演的好莱坞动作片《静夜厮杀》北美首映。

上周末北美市场堪称群雄混战,音乐电影《碧昂丝:文艺复兴》一马当先,北美首日票房破1150万美元,还有日本电影《哥斯拉1.0》首日票房轰下了472万美元,创造了今年非英语电影在北美的最佳首映纪录,甚至比本土市场表现还要好。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作为同日上映的《静夜厮杀》则完全被忽视。

电影首日票房仅100万美元,截止12月3号电影首周末3天票房才300万美元,也就是2100万人民币左右。

而根据网络报道这次《静夜厮杀》制作加宣发成本在6000万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超4亿。按照目前的走势电影北美最终票房破千万美元是不可能的,亏损已经无可避免。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这次《静夜厮杀》就是香港导演们心心念念的大尺度,北美定位都是R级。

因此《静夜厮杀》直接放弃了在中国内地的上映,对于电影来说这简直是最大败笔,吴宇森虽然已经不是巅峰状态,但在华语地区还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哪怕是差评如潮的《追捕》内地票房都冲破了1亿,这部《静夜厮杀》又是吴宇森时隔多年的复出之作。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搞搞噱头没准在内地市场能够取得破亿的票房,也能极大缓解电影的成本压力。

可惜吴宇森完全高估了自己在北美观众的号召力。

电影主打一个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还加入了一个电影高概念,就是全片没有对白,当然电影有正常的背景音,所谓的全片没有对白其实是男主失去了听力和说话能力,电影以男主的视角展开,自然是没有对白了,撇开这位概念噱头。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静夜厮杀》纯粹就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式的R级动作片产品。

暴力元素拉满,各项限制级画面满天飞,吴宇森给电影带来的就是所谓的港片风格,什么慢镜头啊,练习格斗啊,端着机枪出来扫射啊等等,如果内地观众看了这片,还以为是上个世纪90年代港片呢?都2024年了,吴宇森还痴迷于如此老套的拍摄方式。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整部电影也没有所谓的剧情可言,简单一句话就是聋哑人父亲给儿子报仇。

这种剧情竟然还疯狂注水,加入了大量毫无意义的亲子戏,简直是莫名其妙,R级观众走进电影院难道是为了看温情文戏的吗?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国产片混不下去,重回好莱坞首战就扑街了,77岁吴宇森仿佛被时代抛弃了。

吴宇森无疑是港片标志性的大导演,也曾经是在好莱坞发展最为顺利的香港导演。

英雄本色》带着三个失意老男人翻身,之后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义胆群英》《纵横四海》等等部部都是超级经典,随着好莱坞攻占香港电影市场,香港电影人也开始陆陆续续前往好莱坞发展。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吴宇森的《断箭》《变脸》都获得了成功。

更是跻身一线好莱坞大导演行列带来了《碟中谍2》,2002年就能让米高梅电影公司花了1.5亿美元拍《风语者》,可见好莱坞当时对吴宇森的信任程度。

可惜《风语者》票房惨败,差点了电影公司破产。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不过吴宇森跟没事人一样回到了飞速发展的内地市场。

还获得了超级大导演的地位,《赤壁》《太平轮》《追捕》部部都是集结多国明星的大制作,但我们可以发现,也许是吴宇森在好莱坞习惯了国际大制作,每一部电影都喜欢启用中日韩等多个国家的演员,不仅仅拉高了电影成本,对于中国内地观众而言,不见的是加分项。

成本超4亿,票房仅2100万,吴宇森新片放弃中国市场是最大败笔 - 天天要闻

这导致《太平轮》《追捕》都亏得不轻。尤其是上下两部《太平轮》票房才2.5亿不到,可电影成本就花了4亿。

这让吴宇森在内地市场走下了神坛,2017年《追捕》之后,吴宇森已经6年没有新片了。

直到这部《静夜厮杀》,让人唏嘘不已的这位77岁导演复出好莱坞首战就扑街了。

恐怕影迷以后很难看到这位大导演的新作了。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683亿!美国“鞋王”斯凯奇卖身背后:一场逆袭与挣扎的故事 - 天天要闻

683亿!美国“鞋王”斯凯奇卖身背后:一场逆袭与挣扎的故事

还记着老牌运动品牌斯凯奇吗?昔日“鞋业大王”,如今竟靠“卖身”求生。2025年5月5日,斯凯奇宣布接受巴西投资巨头3G资本的收购要约,交易金额高达9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3亿元)。这次交易,成为全球鞋类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也是斯凯奇成立33年来最戏剧性的转折。从“美国第二运动品牌”到被资本吞并,斯凯...
《亲爱的仇敌》:罗曼在饭局的表现,才是成年闺蜜间的真实关系 - 天天要闻

《亲爱的仇敌》:罗曼在饭局的表现,才是成年闺蜜间的真实关系

由陈妍希和高叶合作主演的都市情感剧《亲爱的仇敌》上线后热度不错,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两位女演员的合作会觉得很意外。陈妍希是大家公认的一位清纯的女演员,早些年的时候她凭借青春校园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直接以校园女神的身份出圈,她塑造的沈佳宜也成为了无数少男心目中的白月光。相比较之下,高叶却是完...
香港AI,大消息! - 天天要闻

香港AI,大消息!

【导读】港科大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引领AI创新,数码港低空经济展览AI元素满满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5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冯诺依曼研究院(Von Neumann Institute,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仪式上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相信人工智能蕴藏巨大的潜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I+’策略,将AI融入各行各业。”近...
小S二女儿全面接管大S资源,拍照复刻姨妈动作和眼神! - 天天要闻

小S二女儿全面接管大S资源,拍照复刻姨妈动作和眼神!

近日,小S的二女儿各种活动和拍摄杂志频繁,借着大S的热度,频繁上热搜。小编好奇:什么时候小S二女儿资源这么好了?有报道称:小S二女儿已接管大S资源,连上美丽佳人,都在模仿姨妈动作和眼神,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算不算蹭热度?小S二女儿一直挺崇拜姨
长相完美听障女孩宸玥回应整容,称上了热搜反被骂:很多人说我长得可怕 - 天天要闻

长相完美听障女孩宸玥回应整容,称上了热搜反被骂:很多人说我长得可怕

近日,西安美术学院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来自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宸玥,因举牌画面“美得不真实,像AI”而走红。5月9日,据四川观察报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宸玥说“其实这些对我没什么好处,反而会挨骂。”宸玥称与自己相关的话题登上热搜第一后,很多评论说她“长得很可怕”“长得太夸张了”“要是在街上见到我都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