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2023年06月28日21:13:12 娱乐 1055


01

韩胜利是陕西农村穷人家的小儿子,2002年,他考上了西安石油大学通讯工程专业。

一张录取通知书,让他的父母在村里人面前挣足了脸面。可一年六七千块的学费,让这一户庄稼人为难。

卖牛、卖粮食,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完,也凑不够一年的学费。

韩胜利说,要不我不上了,我出去打工挣钱。

父亲不忍,七零八凑,他借够了孩子首年的费用,背起铺盖卷,和儿子一同来到西安,预备一边在工地上打工赚钱,一边看顾孩子的生活。

这是2007年的纪录片《父亲》的开始。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02

片中的父亲,有一个红色的小本。

本子上记录着他借钱的明细,某某某,30元,某某某,100元。韩胜利每个月都要来父亲这里拿生活费,而每一次,父亲都会掏出这个小本,给他念,又借了谁的钱,有多少。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本子上还有父亲写给儿子的寄语。比如: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

父亲爱写,每年的对联也都是他亲自编写。而对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一是智慧,二是勤劳。

到了2006年,也就是韩胜利即将毕业的年份,他开始在对联中体现求财的渴望,并且在横批中写道,感谢上帝。

在这部片子中,父亲与儿子的状态截然相反。

父亲是乐观的,充满干劲的,儿子是空洞的,麻木的。

父亲的充实感,来自于他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在他的心目中,供养出一个大学生,这是工友和老乡们所不能比的。

在他看来,一纸大学文凭有着丰富的意味。他仿佛看到了优渥的工作和体面的生活,在向他的儿子招手。于是他写道:“我六十岁前后 ,要和你妈到北京去。那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而韩胜利呢?

他只在默默咀嚼着父亲在耳边的那些话,他记着父亲算下的那笔账,“胜利我儿,你每天大概在二三十元的付出。”

每年七千块的学费,每个月200元的生活费,总数加起来除以365天,韩胜利每天一睁开眼,就又多欠了二三十块钱。

他内向,听话,甚至木讷。他被困在了父亲的小本里,对花出去的每一块钱,都充满了负罪感。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为此,他在校园里捡瓶子。当同学们在广场上打球,他就默默蹲在边上,等待着逐渐被喝完的空瓶。一个塑料瓶一毛,一个啤酒瓶两毛,他把积攒下来的瓶子兑换成钱,再充进饭卡里,很偶尔的,打饭时吃一点点荤腥。

他的馍是父亲从老家带回来的,他的衣服是同学给的,他的饭是捡废品充来的。即便是复习的资料,父亲也嘱咐说,少买一点。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有人说,他为什么不去勤工俭学?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

韩胜利说,我的课业,其实比较繁重。而且父亲说了,要先好好学习。

他学的是通讯工程,但他的父亲一再教导说,不要去上网,上网上了瘾就完了。

对于父亲的话,韩胜利全盘接受。况且,他也不可能拥有一台电脑,即便去网吧的钱,他也是没有的。

他的室友有电脑,有手机,有当时兴起的mp3,但是他拥有的,只是宿舍标配的那台固定电话。

他什么都没有。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没有社交,没有笑容,没有希望,没有尊严。

他为什么显得那么麻木?

因为麻木是他抵御外界压力的,唯一的方式。

他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那种“寒门贵子”,也没有我们认为他理应具备的那种优异的成绩。

即便是英语四级,他也还差二十多分没过线。

资质平庸,身份卑微,性格内向,眼神空洞。

到了毕业季,他在招聘会上转了两个小时,竟然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不用怀疑,自卑到骨子里的人,迈出那一步,就是这么艰难。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毕了业,他找到了一份去青海装宽带的工作,每月工资600元。

他回到老家,父亲说,你这上了几年大学花了这么多钱,竟然还没有我在外面干活挣钱多。

母亲心疼儿子说,你缺钱了,就管家里要。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对韩胜利来说,工作了还向父母伸手,这是万万不能的。

然而他在青海的工作条件,又太过艰苦。

父亲认为的那种,办公桌上有电脑,办公室里有空调的工作条件,韩胜利还是没有。他只有一张窄窄的单人床,和一种熬不出头的绝望。

他说:“我算了算,从小到大上学的花费,大概是十万。而照我目前的工资水平,要十五到二十年才能还完。”

故事到此结束,据导演说,几年之后韩胜利又在西安找了一份工作。

后来呢?他过得如何?结婚了吗?

导演说,不拍了,太残酷。


03

韩胜利的故事不是个例,韩胜利的父亲,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类似这样与父辈重叠的人生悲剧,恐怕也不是偶然。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片子最后,韩胜利对父亲当初对他专业的选择,颇有微词。

为什么选个通讯工程?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个专业出来之后只能做户外的工作?

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当初他选择了其它热门的专业,他的境况会有根本的不同吗?

大学扩招带来的弊端,在韩胜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是拥有了一个读大学的机会,他看似和他的同伴们走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可只要我们结合当下,不难得出否定的结论。

人和人,不可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人生注定不公平。

韩胜利体会到的大学生活,和他的同学体会到的大学生活,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这很残酷。故事到了2023年,唯一的不同是,这种残酷愈发刺眼了。

出身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父母圈定局限,子女终其一生都在尝试破圈。

即便成功,也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到40岁才想明白别人十几岁就懂得的事,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听过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也听过上升的通道已经关闭。

我们深知,留给韩胜利们的机会已然不多。那么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勿惋惜,勿嘲笑,勿憎恶,唯求理解。”

斯宾诺莎的名句告诫我们,至少还要保有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

这是能为同类所留下的,最后一点善意。




作者其他文章:

16年前的这部“冷门”纪录片,为什么突然被“扒”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三体》里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员的修罗场 - 天天要闻

《三体》里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员的修罗场

2023年1月15日,经过12年的等待,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终于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给了观众。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原著在亚洲市场的反响并不热烈,影视化的过程也充满了曲折,包括版权易主、动画版的失败等。
《我的阿勒泰》之一个可怜悲催命运的在新疆的广东人-高晓亮 - 天天要闻

《我的阿勒泰》之一个可怜悲催命运的在新疆的广东人-高晓亮

近期看了《我的阿勒泰》这部剧,剧中对高晓亮这个人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跟李文秀有着相同命运和遭遇,同样怀揣着理想,李文秀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通过写作成为作家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高晓亮也有纯粹的目的就是“搞钱”,不管过程是否违背道德底线,甚
陈奕迅中暑晕倒致下巴缝30多针,重庆演唱会延期至明年,此前因声带不适致杭州演出延期 - 天天要闻

陈奕迅中暑晕倒致下巴缝30多针,重庆演唱会延期至明年,此前因声带不适致杭州演出延期

6月11日,陈奕迅方发布演唱会重庆站延期公告。公告称,陈奕迅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破裂伤口深至见骨,一共缝了30多针。全文如下:我们很遗憾地宣布原定2024年6月14-16日、21-23日的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六场重庆站演唱会需延期举行。原因是Eason (陈奕迅先生)昨天下午于室外打网球时不幸中暑休克晕...
医院孙二娘卖萌撒娇,我眼泪直掉:娘在一切都好! - 天天要闻

医院孙二娘卖萌撒娇,我眼泪直掉:娘在一切都好!

五一、六一端午节,转眼就过,日子快的像千里马像闪电!可我的记忆却迟迟的在五月徘徊。不是因为五月的鲜花,而是因为在五月里,我看到了一个在医院撒娇卖萌的孙二娘。医院乍遇孙二娘:五一刚过,我就陪着母亲住进了濮阳市中医院的结石泌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