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市一表演现场,两名演员进行高空杂技绸吊表演时,女演员坠落,不幸身亡。
今天,潮新闻记者从浙江部分演出剧团了解到:剧团都通过安全会议、晨会等,再次强调了表演安全。
杂技表演有哪些安全保护?高空杂技演出有哪些“规矩”?潮新闻记者今天采访了杭州杂技总团、长兴龙之梦大马戏等专业队伍。
龙之梦大马戏空中飞人表演时,舞台上撑起大型防护网 图源:龙之梦大马戏
高空惊奇背后拽在手里的绳
在杭杂剧场排练室,练习杂技基本功的演员正在两米的高台上做单手倒立,一根保险绳拴在他的腰上,绳子的另一头被安全员紧紧抓着,根据演员的动作拉紧、放松,再拉紧、放松……
杭州杂技总团排练室正在训练的演员 记者 徐婷 摄
不同于地面表演的杂技项目,这类表演对安全的要求更高。杭州杂技总团演艺有限公司杂技队长王金虎表示,在训练时,距离地面2米以上的节目,必须要用保护措施。
早些年,杂技演出用到的保险绳是棉绳;如今,已经换成了更轻便也更结实的攀岩安全绳。
目前,杭州杂技总团的杂技节目中,《大跳板》四节要用到两根保险绳,分别系在距离地面最高、次高两位演员身上。同时,在高空表演的演员附近,有六七人随着旋律在地面舞动,王金虎介绍,这些地面演员其实是在保护高空表演者,为了节目美观,增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
作为曾荣获摩纳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k奖”、 蒙特卡罗马戏节特别奖的经典节目《头顶圈》的两位演员,虽然已经默契配合了十余年,但在平时训练时,依然会带着保险绳。
杭州杂技总团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剑兰表示,每次演出都需要适应不同的场地。在别的剧场演出时,专业人员会先期检查场地,如果高空表演时系安全绳的吊杆承重没有达到要求,表演团队就会通过增加滑轨钢丝绳的方式,增加安全保障。“我们每次都自己会做安装检查。老一辈传下来的表演安全经验是:该检查检查,该提醒提醒,该换就换。”
在杭州杂技总团,有一个安全组,每周他们都会爬到18米高的舞台上方,逐一检查滑轨、保险绳等设备。
龙之梦大马戏高空安全员演出前检查 图源:龙之梦大马戏
“演出前,我们会做好相应的体能训练、节目排练。”太湖龙之梦乐园演艺负责人杨明珠告诉潮新闻记者,在龙之梦大马戏配备了近30名专职安全员,“演出前我们会对接安全员、演出设备组,确认设备使用正常,同时检查医药箱是否在准确位置,急救物资是否齐全”。
“我们没有在户外表演过高空类节目,只在剧场内演出,因为户外往往达不到安装安全装置的条件。”余剑兰表示,如果场地不够安全,则根据现场情况替换成风险相对较小的备用节目。
安全表演背后“细心”“专心”很重要
“这是前几天才换的钢丝绳。”在舞台旁,王金虎指着威亚机器上紧绷的绳索说道。
这根绳索直径约5毫米,它穿过舞台上方的轨道,控制着绸带的移动和升降,也配合着绸吊节目演员的动作,确保演员的表演安全。
从训练到演出,从场地布置到事后复盘,安全问题一直是各大杂技演艺团队的重中之重。
余剑兰介绍道,演出中,所有类型的节目都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并非高空类演出才需要。
在演出前,对道具、安全设施的排查必不可少。据悉,在全国巡演的杭产魔术谍战剧《明家大小姐》有着三四辆大卡车的设备,每次演出前,都要一一检查。
“桌子不平也会影响演员表演。”
杂技给观众带来惊险刺激感觉的同时,如何“应急”也很重要。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都是训练的要点。王金虎说:“我们会叮嘱他们,一定要抓牢手中的器材等等,这样有个缓冲。”
每次演出都带着备用钢丝绳,空中绸吊类节目会在演员手上绑死结,跟斗节目地上铺着15-40厘米厚的海绵起跳毯……诸多杂技演出团队都会想方设法兼顾表演的艺术性和安全性。
余剑兰表示,大约每隔3个月剧院内的安全防护类绳子就需要全部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成本近5000元。如果某段时间使用频繁,检查时发现磨损、折痕等,更换频率则会更高。
除了设备上保障,组合类表演中演员的配合也很关键。
龙之梦大马戏表演精灵腰部或者手上都绑有防护安全带 图源:龙之梦大马戏
长兴龙之梦大马戏《魔境之旅》是大型实景式专业马戏表演,演出节目中包含数个高空杂技项目,还有不少外籍演员参演,如何保证节目流畅?杨明珠坦言,各部门都需要配合默契。
“我们会注意每个节目环节间的衔接,为外籍演员配备专业的演出设备、安全设备、保护装置和一对一的安全员。”
为了让高空表演的演员更专注,龙之梦的高空节目在候场时都保持安静,便于演员集中精力,“我们对全体杂技演员和高空杂技演员每场演出前,都会进行酒精测试等安全管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