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他是谁》为何成为黑马?

2023年03月21日21:54:14 娱乐 3334

文艺评论丨《他是谁》为何成为黑马? - 天天要闻

年初的《狂飙》成为爆款后,似乎有了一段沉寂期。但“剧荒”在3月中被一扫而光,张译主演的《他是谁》和冯小刚执导的《回响》双峰齐出,都是刑侦悬疑剧,却各有千秋。由优酷、央视同播的《他是谁》宣发并不占优,却是匹黑马,热度好评不断。

《狂飙》之下反观《他是谁》,就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张译的精彩演绎保证了收视率;“烧脑”剧情,反转设计,快节奏宽视角都是两剧“吸睛”之举;回到历史,扫黑除恶,为民除害也让它们摆脱之前《回廊亭》《通天塔》等悬疑剧的“悬浮”和牵强,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责任。虽不属于同一个类型,但《狂飙》的出圈让我们可以更清楚破译《他是谁》的“成功密码”——对比一根筋的安欣,《他是谁》中卫国平是“圆形人物”,有缺陷,更有成长,破案轴,可生活有血肉,这是刑侦剧的主演保证;对标《狂飙》基于真实大案,实地取景,历经廿年正邪搏斗,《他是谁》突破刑侦剧取材局限,以多起真实案件为原型,在纪实与虚构之间找到平衡,给观众带来“现实主义”震撼;《狂飙》带有浓郁的南方地域风格和生活气息,甚至有丝“港片”风韵,而《他是谁》最强烈的风格化来自逼真的时代感,由此提供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怀旧的同时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家国之安稳,不复当年。

文艺评论丨《他是谁》为何成为黑马? - 天天要闻

刑侦剧的主角保证:“圆形”张译,成长演绎

“张译张译,又见张译”,张译都快成刑警专业户了,有他的剧,确实是一种托底。从早期《我的团长我的团》,到《重生》《重生之门》《狂飙》,用率真隐忍、不服输的强个性以及自己多年军旅生涯的经历,他完成了对主角塑造。《狂飙》中的安欣与《他是谁》中的卫国平,都很轴,就像政委提醒卫队的台词:“缺点也是你的最大的优点,执着。但它是双刃剑,要是不加控制,就是偏执”。两部剧中的男主都是拼命三郎,几乎不近女色,都身负师友的牺牲下自责的“主角性压抑”,让其喘不过气。

但细品之下,《他是谁》的卫国平是“圆形人物”。福斯特曾在其《小说面面观》中对比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前者属于性格决定,由简单的意念或特性创造出来,容易辨认也印象深刻;而后者更复杂,更多变,往往在不协调下显得更真实。卫队就是这么个更真实的人物形象。他工作上一丝不苟,对下属严慈并济,平时却嘻嘻哈哈,聚拢人心。面对聂小雨,偶尔也会撒个娇,面冷心热,那几声“站住”(喜欢说不出口时的暗号)可爱地让人心疼。他性格其实开朗而幽默,在澡堂时候特别放松,段子不断,但心魔太深,不能也不敢发泄,玩命折腾自己,是救赎,也是忏悔。他办事有章有法,办案又不拘一格,突破常规,甚至会触犯些条例,抓捕薛家健的时候,建议“撤出校区,守株待兔”,也会为了寻找证据,没带证件就硬闯现场。

这种“圆形”刻画打破了“执拗刑警”的原型刻板,也见证了张译在《他是谁》中一步步痛苦成长淬炼的历程。卫国平曾经是青涩保卫科“双雄”,在上世纪80年代中转成刑警后甚至连保护现场都不懂,亲见兄弟被残忍割喉牺牲之后,3000个日夜不断积累办案经验,从新手到队长,绰号 “卫无期”,专攻大案。他主动挑战自己弱项,泡档案细节,追技术发展(dna),即使失眠也在所不惜;他犯错,也带偏整个队伍,在预审薛家健时候,鲁莽冲动,心急坏事。但可贵的是他承认工作不足和性格缺陷,在刑侦骨干业务会上,勇于剖析自己,否定自我,反省刑警办案时候的“主观恶意”。 “圆形”设计和成长路径都给了张译很大的演绎空间,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

文艺评论丨《他是谁》为何成为黑马? - 天天要闻

刑侦剧的改编突破: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平衡

《他是谁》在虚构剧情安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案中案,案后案的设计。一拖n,一个主线故事即88年“割喉性侵”连环案做连接线,串联多个小案件,一直延续到1996年,从而组成一幅完整的剧情架构。多条案件线并行,抽丝剥茧的断案,翻案,并案,疑案变新案,视听效果十分奏效,强情节、多重反转和快节奏呈现,给观众带来硬核的刑侦破案爽感。“快到不敢开小差”,很多影迷直呼。

而这些关键案件,编导团队是下了巨大心血的,不回避,不编造,不煽情,不枉论,用现实主义之魂铸就了剧本和剧情的真实可信,细节动人且主题稳健。《他是谁》中的主要案件都是有案可查,按图索骥的,是国内不多以真实案件为基础进行文艺创作的。就像《狂飙》中的原型很多以“四川刘汉涉黑案件”为基准,《他是谁》创造性地糅合了1996年刁爱青案又称南京“1.19”碎尸案,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以及1982年香港雨夜屠夫案。诸多如环卫工人拾到抛尸黑袋,做公交到异地犯罪再跨城回乡躲藏,受害大学生喜欢听死亡金属等扎实细节都是从当年大案要案中找到灵感。

所以,在虚构和纪实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是《他是谁》成功的另一要素。真实案件不仅提供了线索和细节,还给剧组还原刑侦工作提供了绝佳机会。上世纪90年代的刑侦手段都是依靠排查,没有dna这样先进的生物手段,也缺乏监控这样的社会维稳工具,大规模拉网式地排查就会牵出其他案件,频走弯路却意外收获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是为什么整部剧采用一拖n的叙事结构,这是纪实所要求,也是虚构的最佳表现形式。整个剧组都懂法律、懂刑侦。预审科的审问策略设计非常好,没有让张译的“主角光环”遮掩其他人,群戏更精彩,在薛家健一案中,女警官顾开岩的预审能力,小汤的灵光一闪,政委吴克的严谨都充分让整个刑侦队伍闪闪发光。《他是谁》尊重法律,甚至还引入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无罪推定”和“犯罪嫌疑人”的普及。强调“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就像没有纪实,就谈不上虚构一样。

文艺评论丨《他是谁》为何成为黑马? - 天天要闻

刑侦剧的时代呼唤:逼真时代感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相比很多浮夸、悬浮的刑侦剧,《他是谁》的服化道用心考究、还原时代,让观众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到整个警察制度、刑侦过程的复原和再现,比如当年出警用的桑塔纳,小跨斗,经典的绿警服,甚至刑侦现场警察们戴的老式的棉纱口罩,细到崔健的摇滚音乐,走访调查中游戏厅中的拳皇游戏,录像厅中弥漫的港片和海报,以及旧澡堂大池子上一块块斑驳的杂色瓷砖,绝对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对标《狂飙》中在广东的江门、佛山等实地取景,融入当地土著日常的肠粉、猪脚饭等元素,《他是谁》虚化了地域,但强调了时代。和许多改编剧集一样,《他是谁》的故事发生地在“江东省宁江市”,这个虚拟的城市很多取景其实来自湖南株洲徐家桥步行街,斑驳老街下嘈杂市场,人来人往经过数十年的老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沉浸式体验感一下子就拉满了。此外,剧情里的户外犯罪或破案环节很多安排在昏黑暗沉的雨雪天,不仅仅是符合罪犯的动机和行为,因为恶劣环境会冲洗掉一切痕迹,大大增加刑侦难度,客观上也为整部电视剧增添了肃杀紧张的气氛,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猜测终极犯罪“他是谁”的悬疑中。

《他是谁》是否能高开高走,善始善终,这也许本身就是该剧给我们最大的悬念。但至少从目前来说,它主角塑造的圆形和成长,群戏的相互配合和展现,在真实案件的改编上大胆创新和融合,以及时代感、氛围感的营造上都可圈可点。而且刑侦+扫黑的主题设计也是一种有益尝试,希望这些创新能给刑侦剧带来更多的突破和成功。

作者:马纶鹏(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突发讣告!知名演员、导演郭少雄今日凌晨去世 - 天天要闻

突发讣告!知名演员、导演郭少雄今日凌晨去世

5月3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发布讣告郭少雄导演因病于2025年5月3日凌晨离世享年82岁郭少雄从事表、导演工作长达数十年,是中国广电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郭少雄导演从影之前曾是一位活跃于话剧界的优秀演员,他所主演的话剧《珊瑚岛上...
突发讣告:知名导演、演员去世 - 天天要闻

突发讣告:知名导演、演员去世

5月3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发布讣告,郭少雄导演因病于2025年5月3日凌晨离世,享年82岁。郭少雄从事表、导演工作长达数十年,是中国广电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
爱奇艺悬疑宇宙再添力作 《第六个嫌疑人》纪录片质感破局犯罪叙事 - 天天要闻

爱奇艺悬疑宇宙再添力作 《第六个嫌疑人》纪录片质感破局犯罪叙事

关注悬疑剧的观众,最近会发现爱奇艺电影频道又悄悄上新了一部新作,那就是电影《第六个嫌疑人》。单看60秒的预告片,就不禁令人震撼,堪称佳作。悬疑品质标杆,深耕类型化与人性深度近年来,爱奇艺凭借 “迷雾剧场” 系列作品,如《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漂白》《我是刑警》等,在悬疑网剧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功...
敦煌突遇大风沙尘,万人演唱会临时取消!歌手周深紧急发文 - 天天要闻

敦煌突遇大风沙尘,万人演唱会临时取消!歌手周深紧急发文

近日,甘肃敦煌突遇沙尘天气。5月3日晚,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官微发布消息,因大风沙尘天气,原定于今晚8:30的万人星空演唱会临时取消。同时,官方还发布闭园通知: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大风沙尘天气还将持续,景区能见度低。为保证您的游览安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暂停开放。据了解,“五一”期间,景区会举办“万人星空演唱会”...
导演、演员郭少雄,凌晨因病离世 - 天天要闻

导演、演员郭少雄,凌晨因病离世

中国广电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3日发布讣告:郭少雄导演因病于2025年5月3日凌晨离世,享年82岁。郭少雄从事表、导演工作数十年,是中国广电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GTA6》跳票令粉丝失望透顶:感觉被耍了 - 天天要闻

《GTA6》跳票令粉丝失望透顶:感觉被耍了

R星公布了《GTA6》的发售日:2026年5月26日。由于Take Two不止一次重申《GTA6》将在2025年秋季发售,这次的跳票让社交媒体上的很多玩家感到被耍了。即便是官宣跳票的消息,R星也没有发布新的预告片甚至是一张新的截图,只是一个文字声明。因此Reddit上GTA6子版块这下彻底炸开了锅。一名用户MyNameIsToFuOG怒骂R星:“Fu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