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2022年11月03日11:49:20 娱乐 1227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2007年,中国国宝兔首和鼠首在法国拍出2.7亿的天价。


新闻一出,大众哗然。很多网友好奇:“兔首和鼠首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如此值钱?”


为此,收藏家马未都还特意录了视频为大家答疑解惑。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居然对国宝一无所知!这次中国国宝兽首拍卖会就像是一把重锤敲响了国民心中的警钟。


之后,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很多节目,为大家普及国宝的知识。


其中有一档叫做《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在豆瓣和年轻人聚集的b站拿到了高分。这档节目到底有何吸引力?为什么能在众多国宝节目中脱颖而出?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这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标志性开篇语。一句简单的话就让人们轻易记住了这部纪录片,太上头了。


它每集只用5分钟就能为观众讲解一件国宝,呈现一种化整为零的小体积形式,迎合短视频的潮流,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所以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一直都不错。尤其是第三季,在豆瓣创下9.4的高分,收视率也提高了24%,成功躲过续集必死的命运。


那么,《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成功又有什么秘诀?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除了形式活泼灵动、内容精巧有趣之外,动态的文物表现和沉浸式体验是第三季最大的亮点。这种表现手法会让观众更有参与感。


除此之外,导演还为国宝注入了不同的灵魂。纪录片在逗趣、深沉和感性的氛围中把历史讲得透透的,让年轻的朋友们也能瞬间爱上这些流传千年的“老家伙”们。


开篇的《洛神赋图》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想必看过电视剧《重生之门》的观众对《洛神图》都不会陌生。它是剧中最后一件文物,人们为了得到它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这幅画的价值。


但没有美术基础的柴叔,实在看不出它美在哪里。


在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档节目后,柴叔终于明白,原来画里蕴藏着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它虽不像董永和七仙女那样人尽皆知,却更让人感到惋惜。


《洛神赋图》描绘的是曹植对洛神克制的爱。因为人神殊途,曹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人离去。风神、水神都为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哀叹,他们收了风雨默默为这对有情人祝福。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了解故事后,再看《洛神赋图》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此时的《洛神赋图》不再是一幅静静的画,它仿佛有了生命动了起来,让人悲伤的情景跃然纸上,曹植的不敢和洛神的不舍都敲打着人们的心。


《如果国宝会说话》仅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能通俗易懂地把《洛神赋图》介绍给观众。这档节目把小众题材做成了大众节目,央视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如果说《洛神赋图》像是一部爱情电影,观众站在旁观者角度来欣赏。那么,在《兰亭集序》中观众就成了主角。


《兰亭集序》的5分钟里,制作团队采用8K技术呈现文物的艺术细节,根据大数据的算法临摹出王羲之真迹,以动画的形式还原书写场景。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观众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自写自吟,仿佛握着王羲之的笔即兴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每个普通观众都能过一把大师瘾,这样独一无二的体验谁能拒绝?


为了完美呈现《兰亭集序》这5分钟的特效,制作团队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这用心程度令人佩服。


也只有这样的严谨的工作态度,这部纪录片才能够封神。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除了用心,《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制作团队还很时尚逗趣。


为了匹配大唐盛世的开放和热情,节目组给唐代仕女俑配上了电子风的背景音乐,再加上跳脱的解说词。这俨然是一场DJ的现场表演,而非国宝纪录片。


在这五分钟里,一个可爱、活泼又爱美的女孩形象凸显了出来。


解说词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这不正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吗?


这样的理念就算是现代人也很难做到。


很多女孩为了别人一句你好漂亮吃尽苦头,更有甚者因为心仪男生喜欢瘦子就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


“想胖就胖”!几个字就表达出当时女孩们自信、独立自主的心理。


除此之外,唐代的女孩们也可以和男人一样骑马射箭、恣意大笑。


自由、洒脱、不用在意别人眼光,只为自己而活,唐朝人真的做到了。自信的唐代仕女俑圆圆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格外漂亮,好像她不是一个雕塑,而是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的人。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唐朝不仅有可爱的少女,还有格外接地气的十二生肖守护神。

守护神每人值守一年,它们都是兽首人身,穿着宽大的袍子尤为庄严。可不要以为它们只会默默守护着人类,必要的时候它们也会出手教训残害生灵的人。


传说未神会亲自上门警告那些爱吃羊的人,这画面感觉有些恐怖还有些可爱。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这样接地气的守护神谁能不爱,你的守护神又是谁呢?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和十二生肖守护所有的人不同,水晶缀十字铁刀只守护它的主人。


当一把沉睡1400年的水晶缀十字铁刀苏醒,它第一件事就是质问唐官:“为什么不把我和主人一起安葬?”


一句话便道尽它对主人的爱。


而后,它又穿越时空和唐刀进行了一番对话。


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两个朝代的不同:汉代的水晶缀十字铁刀威严保守,唐刀更具融合性,年轻的唐刀一再强调唐朝胸怀世界,格局瞬间打开。


最后,水晶缀十字铁刀似乎被说动了,陷入犹豫:它是该固守陈旧观念还是该与时俱进?


这一集导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这把刀的形象更加生动再搭配沧桑的声音,一个老者瞬间出现在观众脑海中。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它的固执和坚持还有教训人的口气,不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倔老头”吗?


其实,导演徐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明:“每个国宝都代表了一段历史,展现了它所在朝代的最强工艺,我们挑选的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藏品,用通俗易懂的话展现给大家。”


柴叔认为,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展现了古代的最强工艺,还让现代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这么看来,穿越时空这档事极有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


黄河铁牛就是体现了古人智慧的作品,它并不是用于展览的摆件而是在经济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宝贝。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它稳稳固守在浮桥两端,为当时的通商立下汗马功劳,也为了经济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黄河铁牛巧妙运用了牛顿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抗住了黄河的冲击。它的设计美观、实用,上乘的质量完全超乎了现代人的想象。


距今已500年的黄河铁牛,依然可以继续镇守河岸。


像黄河铁牛这样大型实用的国宝还是不多见的,大部分的国宝都是小器物,很好地展示了古人精致的生活。


古人就连酒都喝得极其优雅,不管是酒杯还是酒壶都十分精致,连李白都忍不住要来凑凑热闹。


李白、岑夫子、丹丘生用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来行酒令,连孔子都来劝酒,这酒你能不喝?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结语: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为大家展示了从魏晋南北朝隋唐的25件国宝,也向观众生动展现古代“开放”“包容”“盛大”的时代气象。


豆瓣9.4分,三季收视屡创新高,“央妈”打造的这片堪称封神之作 - 天天要闻


节目并没有说出国宝的市价,但是在节目的描述里观众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文物背后的意义。


其实它们的诞生都不是为了卖出高价,而是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乐趣。


由于历史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意义,所以它们成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微不足道,在外国人的眼中它们只是很值钱的东西,但是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它们是时代的烙印,也是时代的证明。


在即将播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4季中,还会有宋、元、明、清的国宝会和大家见面,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看到兽首们的那段历史呢?


-END-

【文 | 小学学霸 】

【责编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被传“移民英国”后,孙俪全家罕见露面,精神状态出乎网友意料 - 天天要闻

被传“移民英国”后,孙俪全家罕见露面,精神状态出乎网友意料

文:婧编辑:八卦发电站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娱乐圈的明星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很大的舆论风波。这不前一段时间孙俪被传全家移民到了英国,但是随着这件事的真相大白,大家才知
杨老爷子才去世第二天,杨议就不装了? - 天天要闻

杨老爷子才去世第二天,杨议就不装了?

2025年7月9日,94岁的杨少华先生与世长辞。按说都活到90多岁的年纪,怎么也算得上喜丧,但是他的儿子却被网友骂上了风口浪尖,网友认为如果他的儿子不瞎折腾,老爷子会活得更久。
大快人心!抖音这群未成年网红,终于要凉了 - 天天要闻

大快人心!抖音这群未成年网红,终于要凉了

大家好,我是小雷。 今天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临近暑假,抖音又重拳整治了一批“网红儿童账号”。简单来说,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出镜直播、16-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需家长书面同意....
怀旧90年代港星:华语影后-舒淇,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92) - 天天要闻

怀旧90年代港星:华语影后-舒淇,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92)

经典永流传,提到90年代港星,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舒淇的名字?[微风]世人只知舒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背后暗藏的“辛酸史”。家境贫寒、被迫辍学,走上养家之路的她,也就此走上了“歧路”。当“艳星”之名成为她的标签,得到人气的同时
京彩纷呈,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 - 天天要闻

京彩纷呈,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

近期,“智启京彩·E路消谣”2025年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动各相关单位、各区及属地重点网站,共推出70余项辟谣宣传作品及活动,总曝光量超6亿次,在首都网络空间形成共抵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的强大声势。凝聚辟谣联动合力充分发挥辟谣联动机制作用,协同职能部门专业力量,调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