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国宝兔首和鼠首在法国拍出2.7亿的天价。
新闻一出,大众哗然。很多网友好奇:“兔首和鼠首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如此值钱?”
为此,收藏家马未都还特意录了视频为大家答疑解惑。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居然对国宝一无所知!这次中国国宝兽首拍卖会就像是一把重锤敲响了国民心中的警钟。
之后,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很多节目,为大家普及国宝的知识。
其中有一档叫做《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在豆瓣和年轻人聚集的b站拿到了高分。这档节目到底有何吸引力?为什么能在众多国宝节目中脱颖而出?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这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标志性开篇语。一句简单的话就让人们轻易记住了这部纪录片,太上头了。
它每集只用5分钟就能为观众讲解一件国宝,呈现一种化整为零的小体积形式,迎合短视频的潮流,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所以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一直都不错。尤其是第三季,在豆瓣创下9.4的高分,收视率也提高了24%,成功躲过续集必死的命运。
那么,《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成功又有什么秘诀?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除了形式活泼灵动、内容精巧有趣之外,动态的文物表现和沉浸式体验是第三季最大的亮点。这种表现手法会让观众更有参与感。
除此之外,导演还为国宝注入了不同的灵魂。纪录片在逗趣、深沉和感性的氛围中把历史讲得透透的,让年轻的朋友们也能瞬间爱上这些流传千年的“老家伙”们。
开篇的《洛神赋图》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想必看过电视剧《重生之门》的观众对《洛神图》都不会陌生。它是剧中最后一件文物,人们为了得到它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这幅画的价值。
但没有美术基础的柴叔,实在看不出它美在哪里。
在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档节目后,柴叔终于明白,原来画里蕴藏着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它虽不像董永和七仙女那样人尽皆知,却更让人感到惋惜。
《洛神赋图》描绘的是曹植对洛神克制的爱。因为人神殊途,曹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人离去。风神、水神都为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哀叹,他们收了风雨默默为这对有情人祝福。
了解故事后,再看《洛神赋图》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此时的《洛神赋图》不再是一幅静静的画,它仿佛有了生命动了起来,让人悲伤的情景跃然纸上,曹植的不敢和洛神的不舍都敲打着人们的心。
《如果国宝会说话》仅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能通俗易懂地把《洛神赋图》介绍给观众。这档节目把小众题材做成了大众节目,央视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如果说《洛神赋图》像是一部爱情电影,观众站在旁观者角度来欣赏。那么,在《兰亭集序》中观众就成了主角。
《兰亭集序》的5分钟里,制作团队采用8K技术呈现文物的艺术细节,根据大数据的算法临摹出王羲之真迹,以动画的形式还原书写场景。
观众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自写自吟,仿佛握着王羲之的笔即兴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每个普通观众都能过一把大师瘾,这样独一无二的体验谁能拒绝?
为了完美呈现《兰亭集序》这5分钟的特效,制作团队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这用心程度令人佩服。
也只有这样的严谨的工作态度,这部纪录片才能够封神。
除了用心,《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制作团队还很时尚逗趣。
为了匹配大唐盛世的开放和热情,节目组给唐代仕女俑配上了电子风的背景音乐,再加上跳脱的解说词。这俨然是一场DJ的现场表演,而非国宝纪录片。
在这五分钟里,一个可爱、活泼又爱美的女孩形象凸显了出来。
解说词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这不正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吗?
这样的理念就算是现代人也很难做到。
很多女孩为了别人一句你好漂亮吃尽苦头,更有甚者因为心仪男生喜欢瘦子就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
“想胖就胖”!几个字就表达出当时女孩们自信、独立自主的心理。
除此之外,唐代的女孩们也可以和男人一样骑马射箭、恣意大笑。
自由、洒脱、不用在意别人眼光,只为自己而活,唐朝人真的做到了。自信的唐代仕女俑圆圆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格外漂亮,好像她不是一个雕塑,而是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的人。
唐朝不仅有可爱的少女,还有格外接地气的十二生肖守护神。
守护神每人值守一年,它们都是兽首人身,穿着宽大的袍子尤为庄严。可不要以为它们只会默默守护着人类,必要的时候它们也会出手教训残害生灵的人。
传说未神会亲自上门警告那些爱吃羊的人,这画面感觉有些恐怖还有些可爱。
这样接地气的守护神谁能不爱,你的守护神又是谁呢?
和十二生肖守护所有的人不同,水晶缀十字铁刀只守护它的主人。
当一把沉睡1400年的水晶缀十字铁刀苏醒,它第一件事就是质问唐官:“为什么不把我和主人一起安葬?”
一句话便道尽它对主人的爱。
而后,它又穿越时空和唐刀进行了一番对话。
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两个朝代的不同:汉代的水晶缀十字铁刀威严保守,唐刀更具融合性,年轻的唐刀一再强调唐朝胸怀世界,格局瞬间打开。
最后,水晶缀十字铁刀似乎被说动了,陷入犹豫:它是该固守陈旧观念还是该与时俱进?
这一集导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这把刀的形象更加生动再搭配沧桑的声音,一个老者瞬间出现在观众脑海中。
它的固执和坚持还有教训人的口气,不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倔老头”吗?
其实,导演徐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明:“每个国宝都代表了一段历史,展现了它所在朝代的最强工艺,我们挑选的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藏品,用通俗易懂的话展现给大家。”
柴叔认为,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展现了古代的最强工艺,还让现代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这么看来,穿越时空这档事极有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
黄河铁牛就是体现了古人智慧的作品,它并不是用于展览的摆件而是在经济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宝贝。
它稳稳固守在浮桥两端,为当时的通商立下汗马功劳,也为了经济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黄河铁牛巧妙运用了牛顿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抗住了黄河的冲击。它的设计美观、实用,上乘的质量完全超乎了现代人的想象。
距今已500年的黄河铁牛,依然可以继续镇守河岸。
像黄河铁牛这样大型实用的国宝还是不多见的,大部分的国宝都是小器物,很好地展示了古人精致的生活。
古人就连酒都喝得极其优雅,不管是酒杯还是酒壶都十分精致,连李白都忍不住要来凑凑热闹。
李白、岑夫子、丹丘生用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来行酒令,连孔子都来劝酒,这酒你能不喝?
结语: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为大家展示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国宝,也向观众生动展现古代“开放”“包容”“盛大”的时代气象。
节目并没有说出国宝的市价,但是在节目的描述里观众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文物背后的意义。
其实它们的诞生都不是为了卖出高价,而是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乐趣。
由于历史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意义,所以它们成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微不足道,在外国人的眼中它们只是很值钱的东西,但是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它们是时代的烙印,也是时代的证明。
在即将播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4季中,还会有宋、元、明、清的国宝会和大家见面,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看到兽首们的那段历史呢?
-END-
【文 | 小学学霸 】
【责编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