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请君》的最后一集中,陆炎为救于登登剖丹而死,忠仆阿鑫也一同消失。一年后的青泉寨重回正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于登登受顾北西启发,决定千里寻夫,走遍四海九州,找不到陆炎誓不罢休。
《请君》给了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不论生死,只谈深情,将浪漫唯美演绎到了极致。
在短短不到20分钟的剧情里,于登登从青泉寨寻到莺都,再寻到南阳城,虽然剧中没有明说陆炎的结局究竟如何,可是有两处细节却暗示了他真正的结局。
第一处,二爹为于登登送行时说了四个字:灯火阑珊。这是吕二从他的师父那里求来的指示,细细咀嚼,几乎可以肯定,陆炎没有死。
为什么?我们给“灯火阑珊”来个完型填空,这是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词中,有过程,有结果,有时间,还有方位与指向。纵然天机不可泄露,也可窥得几分玄妙。可惜于登登是个大老粗啊,她没有参透,所以只能带着彭大海走四方,游九州。
你们看,众里寻他千百度,不就是于登登正在做的事情么?这是过程。最后怎么着?寻遍大江南北,猛然回头,陆炎却在灯火零落的地方。这是结果,还有方位。时间呢,词牌名后面就跟着呢:元夕,也就是元宵节的晚上。
我们总结一下,二爹的师父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于登登寻夫多次未果,但会在某一年的正月十五夜里,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无意中与陆炎重逢。
这么看来,她踏遍千山万水,真的不如守在青泉寨里,等陆炎出现,如果他还在意她。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于登登与陆炎无数次的擦肩,也许连一次回眸都碰不到。
第二处细节,是莺都城里偶遇的那位说书先生。当路灯夫妇的绝美爱恋被编成话本子流传于民间,事实的真伪暂且不论,故事的细节实在令人生疑。
说书的讲于登登初入莺都城,说他们一行“刚入这莺都城内,便发现怪事连连哪,先是那一众灵族无故失踪,再是于老寨主啊,不知去向。”如果这说书先生真如于登登所言是个灵族,那么“一众灵族无故失踪”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他们族内的大劫,然而“于老寨主不知去向”这个事,从一开始,就只有于登登一行和陆炎等人知道,若非必需,是不会对旁人说起的。
说书的又讲于登登“但更让她感到焦躁的是,她身后依然跟着那位甩不掉的炎将军,其实于登登那是多虑了,炎将军跟着他,纯粹是为了之前的剖丹之误。”这句话也很有意思,圣女剖丹救陆炎这事,灵尽皆知,但是于登登焦躁的心态和甩不掉炎将军这个描述,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吧。
再看于登登与大海的反应。
大海:这说书的倒挺清楚,不会是姑爷醒了之后,自己告诉他的吧?
于登登:他是灵族,知道自然不稀奇。
看,连大海这么神经大条的人都觉得这事儿诡异,说书的知道太多了,但于登登显然比大海更迟钝,或者说,她根本不愿相信有这种可能性,就像顾北西说的那样“你不敢有希望,因为你怕再次破灭”,登登只是淡淡地以“他是灵族”回应。
在最后的几秒镜头里,于登登错认了无数背影,却仍然在坚持不懈中自我感动着,这段跨越三千年的爱情,终究没有修成正果,但是陆炎的转身与回眸,则让《请君》的反转充满了无限可能。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一个结论:陆炎没有死,不但没有死,还活蹦乱跳地随时准备复出。至于为什么没有出现,大胆猜测一下,也许大概可能,是为《请君2》做准备吧,没点神秘感,怎么吊足观众的胃口?
声明: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一经发现,必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