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2021年05月08日19:30:19 娱乐 1181


《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 天天要闻

徐令宜被元娘设计,不得已娶了自己的小姨子---庶女罗十一娘为继妻。

十分憋屈。

可是最终,徐令宜爱上了十一娘。

他有那么多女人,先后两个正室,五个姨娘。

环肥燕瘦,风情各异。

他只爱上了十一娘。

是因为十一娘很漂亮吗?

十一娘的确漂亮。

但徐令宜前有嫡妻元娘,明媚而又飒爽;后有贵妾文氏张扬而又艳丽;有佟姨娘和秋罗温柔婉约;后有乔莲房优雅而有才情。

十一娘并不是天姿国色独一份儿。

是因为十一娘为人善良,女红了得吗?

在那个年代,要求女人三从四德,善良和女红,对女性而言算是基本要求。

漂亮、善良,有一技之长,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决定项。

那到底小庶女罗十一娘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能让现实而又理智,腹黑而又坚韧的永平侯徐令宜爱上呢?


《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 天天要闻

1、心思纯正,为人善良而磊落

在原著中,十一娘把大姐元娘留给谆哥的所有财产直接托付给大哥罗振兴。

元娘的陪嫁经过多年经营,账面上已经有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大的数目交出去,十一娘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全然一副不打算沾染分毫的样子。

面对徐令宜和太夫人的惊讶,十一娘坦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姐的陪嫁是以后要留给谆哥的。我既不懂生意,也不会看账本,内宅妇人频繁见外头管事也多有不便,怕折损了大姐的陪嫁,倒不如交给大哥来的放心。

十一娘知道大家对她心存疑虑,从大姐的陪房罗永贵,到陶妈妈、甚至徐令宜和其他徐家众人,甚至自己的大哥罗振兴,也是如此。

所有人都认为,财帛动人心,大概十一娘也不能免俗。

可是在十一娘看来,再多的财富不如内心的踏实,不是自己的东西,贪图了,既失了人心,也违背自己的本心,更可能会导致无数的麻烦。

而谆哥是自己的亲外甥,无论如何,都要遵守承诺帮大姐照顾好孩子,维护孩子的利益。

十一娘心里一片清明。

面对财帛能守得住本心,面对大姐的托付能信守承诺。

这份善良和磊落也让丈夫徐令宜、和太夫人对她刮目相看。


《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 天天要闻

2、保持自我有原则底线

十一娘嫁进来不久,文家三爷就通过文姨娘递话,想要给新夫人问安。

十一娘知道,这不是见一面问个安那么简单,这是想要通过自己借用徐家的名头,在外面做生意。

十一娘在问过了徐令宜的意思之后,便斩钉截铁地回了文姨娘。

即便文姨娘三番五次用生意,钱财来诱惑,十一娘也不为所动。

十一娘知道,大姐元娘的陪嫁短短数年间从三四万两经营到十数万两,多半是靠着和文家合作得来。

甚至她也知道,大姐元娘或许只是借出了永平侯府的名号,根本没有真金白银的去合作,就有如此巨额的收获。

要说十一娘完全不心动,那大概是假话。

因为十一娘其实很缺钱。

罗家大夫人对庶子女向来面甜心苦,十一娘的嫁妆花团锦簇,但是并没有真金白银。

刚嫁入徐家的她,手上仅有五十两,后来把钱给了因和有孕的五夫人属相犯冲避出府去的冬青之后,就身无分文。

连恭贺姐姐五娘开铺子的随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大嫂知道她的情况,主动给解了围。

可即便如此,十一娘也知道,有的事不能做。

一则、一旦见了文三爷,靠着文家做起了生意,自己在文姨娘面前腰杆就挺不直了,靠人吃饭手软,以后管理妾室,大概就没办法做到公平公允,理直气壮。

二则、十一娘只是想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只想平静地过日子,而不是想要发大财。

安身立命的场所,安静平和的小日子,徐令宜和太夫人已经给她了,若她贪图更多,违背徐令宜的意思私底下和文家做生意,那么作为对她有绝对处置权力的丈夫、婆母,直接可以让她眼前的安定美好生活化为泡影。

不值得。

十一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要什么。

所以十一娘能保持自我,做出对的选择。

这样的十一娘,让徐令宜很满意。


《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 天天要闻

3、把丈夫当成伙伴而非爱人

我始终觉得十一娘最终得到徐令宜的爱,是无欲则刚。

十一娘嫁给徐令宜,无奈有之,认命有之,庆幸有之,唯独没有妄想过得到徐令宜的心。

在她魂穿之前,见识过人性的各种阴暗面。

在她魂穿之后,亲身体验了孤独无依,心酸卑微的庶女生活。

她知道,无论何时,男人的爱靠不住。

万事,只能靠自己。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奢望男人的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徐令宜从一开始给予她的尊重和体面,还有安稳的生活,已经让她感激不尽。

她只想不负所托抚养谆哥平安长大,她只想安定淡然地过好生活,吃饱穿暖不用被人拿捏算计,不用担心被突如其来的横祸夺去生命……

所以,她把徐府当做职场,把太夫人和徐令宜当成上司去尊重,当做伙伴去相处,去揣摩他们的心思和需要,按需满足。

想要以此在徐令宜和太夫人心目中占据一点信任,稳固自己的位置。

所以,十一娘没有按照一般女人对待男人的方式对待徐令宜,比如关心,关注,嘘寒问暖。

而是从徐令宜的身份出发去考虑,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一个作为外戚的永平侯,他面对的是什么,想要做什么,会需要什么,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毕竟,在职场上,你如果想要讨得上司的欢心,势必要先了解上司需要什么,然后去满足他的需求,你才能达到目的。

首先,徐令宜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骨子里满满的大男子主义必然期望自己的妻子能够是温柔和善谦恭顺从的。

所以,十一娘事事尊重徐令宜的决定,善待孩子们,善待妾室,孝顺老妇人,和妯娌和谐共处。

家里各种决定也会问过徐令宜的意思,既有汇报工作的意思,也有请求指点服从之意。

这都让大男子主义的徐令宜很受用,这个老婆,温和乖顺,也没有背着他做小动作,满足了他的掌控欲。

其次,作为永平侯府的掌舵人,作为外戚,徐令宜既要保住永平侯府众人的性命,又要让皇上信任,还要提防政敌的暗算,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他需要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示弱,又要低调,更需隐忍,出风头是万万不能,时不时还要卖个惨。

徐令宜什么都没有解释过,但是十一娘看懂了这些艰难。

温和从容的理解和支持了徐令宜退却爵位,辞去职位居家修养,甚至抱回身份低贱的孩子亲自抚养的决定。

徐令宜惊讶不已,这个小妻子,居然支持他放弃他人梦寐以求的权势,一脸羡慕地支持他在家赋闲的决定。

其实,只是十一娘明白,登高必然跌重,倒不如低调示弱保得全家一世安稳;

甚至对突然抱回来的孩子毫无疑问和嫌弃,一句废话都没有就愿意听徐令宜的话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因为十一娘知道,徐令宜不是一个轻率的人,更不会做轻率的决定,既然他郑重其事抱回孩子让她抚养,那么必然事关重大,甚至和侯府的命运相关。

作为妻子,她理应鼎力支持丈夫的决定。

最后,她和徐令宜“有话说”

当然不是闲话家常这么简单,这世上有几个男人能喜欢成天和自己老婆闲聊的?

十一娘对燕京的局势,对皇上的举动,对徐家面临的困境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从徐令宜的行为举止中看出局势的发展,也能发现问题的核心和根源。

十一娘从徐令宜要辞去太子少师一职就发现徐令宜是在刻意示弱,博得皇上同情,想要从漩涡中急流勇退,保存实力,以静制动。

从徐令宜要认下五爷和戏子生的孩子,认了外头泼的脏水,就能看出,徐令宜这么做的原因是皇上已经开始忌惮,怀疑和打压曾支持他登上皇位的徐家。

她能正确理解局势,分析出徐令宜可能会做出的决定,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常常和徐令宜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都让徐令宜觉得自己的小妻子真的是聪慧无双。

徐令宜虽作为侯府的掌舵人,征战沙场,玩弄权势,看似无坚不摧。

可是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被懂得和理解。

十一娘轻轻浅浅的温柔,温润细致的理解,懂得和支持,一点点的温暖和侵蚀着徐令宜的心,让他倍感温暖。

位高权重者,必然清冷。

十一娘温暖了他。

位高权重者,必然孤独。

十一娘愿意理解和接纳和他同行。

所以,徐令宜爱上了十一娘。


《锦心似玉》原著:高门精英男徐令宜为何爱上卑微小庶女? - 天天要闻

我想,男人真的不同于女人,女孩子的恋爱婚姻,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被对方的关心关爱关注包围就觉得好幸福了。

可男人需要的不是这些。

男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征战四方站在高处的欲望,期望被仰视,期望有人理解他的理想,支持他的追逐,看明白他拼搏的艰难。然后安静自我的在他身边。

对女人而言,爱是温暖,呵护,关心,关注。

对男人而言,理解,懂得,接纳,支持,温和才是他们需要的温暖,才是他们眼里需要的爱的部分。

希望我们都懂得。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