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北京一女孩谈恋爱,单亲妈妈“以身试婿”后,被男方杀死

在恋爱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方,都希望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祝福,但偏偏有些时候,反对的却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为何会干涉子女恋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父母的眼中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自己大半生经历过或者见过诸多不幸,他们既舍不得放开你,也不愿这些不幸发生在你身上。

当然,很多恋人也能理解父母的这种举动,他们也会去做些改变、努力,来获得父母的祝福。但有些时候,一些父母过度乃至奇葩的干涉行为,不仅让一段恋情结束,甚至还会引发一场悲剧。

女儿爱上小混混,急坏单亲妈妈‍‍

17年前,北京就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女儿恋爱,单亲妈妈放心不下,竟然“亲身测试”未来女婿,结果却招来杀身之祸。女儿谈恋爱,母亲为何极力反对,其男友又为何走上杀人灭口的犯罪道路呢?

2003年3月,正在北京某大学念书的大三女孩陈静向警方报案,声称自己的母亲陈海燕失踪了。警方虽然做了大量调查,但始终未能找到陈海燕。直到4年后,警方才意外侦破此案:陈海燕已经遇害,其凶手正是陈静的前男友闫卓。随着闫卓的到案,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1985年,因为丈夫的出轨,陈海燕万念俱灰,毅然决然和对方离了婚,带着3岁的陈静独自生活。日子过得虽然紧巴巴,但陈海燕从不亏待女儿。好在陈静也比较争气,在学习方面也没让母亲怎么操心。不过,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幸的遭遇,随着女儿的长大,陈海燕念叨最多的就是“以后结婚一定要擦亮眼睛,找男友一定要精挑细选。”

2000年,陈静顺利考上大学。趁着假期休息,陈静独自跟团去北戴河旅游。谁也没想到,一次极其普通的出行,却彻底改变了这对母女的命运。

就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陈静认识了同样一人旅游的闫卓,闫卓今年20岁,自称是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当晚在北戴河的沙滩上,闫卓还指着满天星星告诉陈静:“我要爱你一万年。”

对方的谈吐、浪漫让涉世未深的陈静深陷其中,她觉得这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于是俩人很快就确定恋爱关系。

旅游回来后,敏感的陈海燕觉察到女儿的不对劲,再三追问下,陈静道出了自己恋爱的事情。陈海燕听完很是紧张:

“他是哪里人?家住哪儿?你了解对方的底细吗?”

母亲一连串的提问让陈静有些反感:“我也不小了,和什么人交往是我自己的事,您就别管了。”因为这件事,家里的气氛有些尴尬,陈静干脆住到学校,图个清静。

可女儿越是反感,陈海燕越不放心,她决定先见见这个小伙子。母女俩冷战几天后,陈海燕主动让女儿带男友回家吃饭。当晚,闫卓带着水果篮到了陈静的家,吃饭时,陈海燕旁敲侧击开始“盘问”男方,闫卓也不介意,主动介绍自己:“自己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过因为家里穷,念完高中就参加了工作,如今在中关村与朋友开了家电脑维修公司,月收入在6000以上。”闫卓没上过大学,陈海燕觉得有些配不上自己女儿,好在工资还可以,也勉强能接受。

这顿饭吃完后,陈静有些开心,因为她发现母亲不再唠叨,她觉得母亲已经认可了对方,她与闫卓的感情也进一步提升。然而,就在10月的一个周末,陈海燕却一本正经的告诉女儿,闫卓哪里是什么经理,他只是帮朋友装装电脑,没有稳定收入,其父母早年下岗后,还在外打工,为的就是挣钱给儿子用,闫卓是典型的啃老族。

此时女儿才明白,原来母亲是去暗中调查了。不过,母亲的苦口婆心并没有让女儿回心转意,陈静再一次顶撞母亲:“我就是喜欢他,现在不等于将来,谁也不能拆散我俩!”

女儿的反应让陈海燕有些意外,但她必须阻止这段恋情,于是陈海燕又找到闫卓,要去对方主动退出。可闫卓根本不听,反倒和陈静更加亲近了。就这样,双方在僵持中度过了几个月。

为试探未来女婿,单亲妈妈“以身试婿”

2001年春节期间,陈海燕在与朋友聊天时,吐露了自己对女儿的担忧。朋友劝她说:“只要对方真心对待你女儿,穷点也没什么,你的前夫不穷,到头来又如何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陈海燕说,闫卓要也是个花心男,那女儿以后岂不是跟自己一样苦命。朋友半开玩笑的回答道,你可以找个漂亮姑娘探探他的底,看看对方是不是个正人君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海燕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可谁愿意去试探呢?想来想去,陈海燕有了人选,是的,就是她自己......

春节过后,陈海燕再一次主动邀请闫卓到家里做客,这一次陈海燕表现得相当热情,闫卓有些受宠若惊。但几次下来,闫卓也就习以为常,经常来陈家,三个人一起吃饭、看电视,甚至有时候,闫卓干脆住在家里。对于母亲的变化,陈静也是开心不已,觉得母亲想通了,也接受了这个“未来女婿”,然后这一切都是陈海燕的计划。

2002年8月,陈静和几个同学要去天津玩两天,女友虽然不在家,但已经习惯蹭饭的闫卓,还是在下班后来到陈静的家中,此时陈海燕已经备好了饭菜,只不过饭桌上多了半瓶白酒。

陈海燕笑着告诉对方,酒是之前单位聚餐时喝剩下的,既然开封了就别浪费,今晚就喝了。

闫卓没有反对,晚饭时,几杯白酒下肚,陈海燕便开始感叹自己命苦,说到动情处竟趴在闫卓肩上哭泣,而闫卓借着酒劲,也没有回避,就这样,两人发生了关系。

次日,酒醒后的闫卓觉得自己再也没脸见陈静,便匆匆逃离陈家。可陈静并不知道这期间的事情,她一回家依然像往常一样带着闫卓回家,然而饭桌上的氛围让陈静觉察到了异样。而且打那以后,闫卓也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再去陈家吃饭。

陈静感觉闫卓心里有了别人,就找母亲诉苦。陈海燕表示自己会亲自去找闫卓谈谈。次日,陈海燕见到闫卓就一针见血的说道:

“我就是想试探试探你,没想到你是这种人,现在有两条路给你走,要么你跟我女儿分手,我就当这事没发生过;要么我告你强奸,让你下半辈子在监狱里度过。”

无奈之下,闫卓只得妥协,陈静与闫卓的感情岌岌可危。

2002年11月,心灰意冷的陈静向闫卓提出分手,对方默许。而陈海燕趁机给女儿介绍了一位干部家的儿子,或许出于报复,没多久,陈静就和对方在一起了。

但这一切闫卓并不知情,他还计划着,等双方心情平复了,自己就登门向陈静求婚。然而,这都是他的一厢情愿。

单亲妈妈下逐客令,未来女婿动了杀心

12月的一天,闫卓来到陈家,但只有陈海燕在家。此时的陈海燕春风得意,根本不把闫卓放在眼里,闫卓一度跪地哀求,但陈海燕不为所动,还是那句话:“永远消失,否则报警。”

2003年2月20日,尽管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闫卓依然对陈静念念不忘,这天他喝得醉醺醺的跑到陈家,说什么也要见到陈静。可陈海燕又把闫卓训斥了一通。

想想这段时间自己屡遭对方威胁,和自己相爱的人又不能在一起,闫卓怒火中烧,直接扑上来掐住陈海燕的脖子,嘴里还骂道:“你这个阴险的女人,毁了我的一切,我要杀了你!”

几分钟后,陈海燕停止了呼吸。闫卓吓得脑里一片空白,不过在冷静之后,他决定处理掉尸体。

随后,他用厨房的菜刀进行分尸,并装进几个袋子,打扫完现场后,又拿走陈海燕的身份证、银行卡、户口本,企图制造一个陈海燕离家出走的假象。

陈静从学校回家后,发现母亲的证件都不见了,真以为离家出走了。不过十多天后,陈静越想越不对劲,遂去派出所报了警,但陈海燕如同人间蒸发,始终没能找到。

而闫卓,当天逃离后,他把尸块扔到了永定河故道(旧有的道路)里,在家中躲了数天,见警察迟迟没有上门,他才松了口气。不过就在4年后,闫卓一个朋友因盗窃被捕,为了立功,他向警方检举了闫卓杀人的事情。原来,杀人后的闫卓经常失眠,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一次跟朋友喝酒时,闫卓无意中说了句“我把我岳母杀了,埋在永定河......”

就这样,警方顺藤摸瓜,发现闫卓和失踪多年的陈海燕结过仇,有报复杀人的可能,遂展开详细调查,果不其然,闫卓正是杀害陈海燕的凶手。2008年12月23日,北京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闫卓死刑,缓刑2年。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婚姻能够幸福、美满。但这不能成为强行干涉子女恋爱的借口。父母要多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子女也应该多了解父母心中的担忧,只有双方共同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