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沈佳宜,并没有考上她心仪的大学
文 | 叶倾城 来源 | 作家叶倾城
按我女儿小年的话就是:她从来没见过,像我这么迷恋爱情的妈妈。
对哦,我从小就很迷恋爱情。
你们信不信真爱我不知道,我信。
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反对早恋。
其他家长视为洪水猛兽,我却觉得:享受青春嘛,不要太认真就好。
早恋的美妙,就在于“自以为很认真”但其实“不认真”。
一边恋爱,一边读书,又不妨碍人生路。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竟然真的,有女孩子,羡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女主角,觉得她就是一个被爱着的学霸美女,是一种理想。
我才开始感觉到了,不安。
首先:生活中,真实的沈佳宜,没有考上她想去的大学。
我看电影的时候,简直是坐立不安,我的感受就是:如果我是沈妈妈,我就去打这群小男生。
你们烦不烦呀?有你们这种纠缠,哪个女孩能好好学习考大学?
后来沈佳宜是一位小学老师,早早嫁人,过很平凡的生活。
(当然你们可以说:平凡也是一种幸福。只是我们不知道她最开始要哪一种幸福)
其次,我年事已高,我见过很多人完整的恋爱婚姻离婚过程。
早恋分手了,当然很令人不愉快。
但比早恋分手更糟糕的是——两个初中同学,居然结为了伴侣。
你们从来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你们都被停在了你们父母当年提供给你的生活层次,不再提升了。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当然是为中华崛起。
但另一个角度,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去到更好的层次,见识更优秀的人,有更好的生活。
很多女孩子,一恋爱,就有一种“找到归宿”的心情:既然这里就是归宿,何必往前走呢?
或者,这个人就是我的归宿,他去哪里,我去哪里。
那么,如果你是在乡村中学读书早恋成功,你嫁的也就是一个同乡村的人,你没有机会嫁给高富帅了。
如果你在县城中学读书早恋成功,你嫁的是县城里的人,你也没机会嫁高富帅了……
非得你是最好的那一小圈人的子女,父母为了避免你掉出圈子外,给你安排早恋的机会,你才有机会嫁得比较好。
而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往往就这么回事儿。
都“有归宿”了,还拼命干嘛?
你爱的男人上职业学院,你就跟着他呗,你去哈佛干嘛?你去了不就错过他了?
我是亲眼见过本来很聪明的女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被男人拉了后腿。而且全程是自愿,也没人领她情。
是她自己觉得这是“归宿”。
——一个初高中女生,连十八岁都没有,未成年人,她觉得什么归宿不归宿,不是扯淡吗?
第三,男女关于恋爱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
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不会把任何一个女人视为归宿。
他高中恋爱了,很快乐。
到了大学,遇到更好的人,他马上换。
工作了,有更好的人呢?换。
结了婚,有更好的人呢?考虑下能不能兼收并蓄。
这一生,他会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他当然是对的。
人往高处走,就是这个意思。
我不会对这种行为提出任何谴责,因为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因。
至于在这些过程中,被抛在身后、甚至踏在脚底的那些女人呢?
你们得自己努力,摆脱这种命运。
另外,男人会把女人当作一种“标的”,就是:某个比我本阶段高级的女性,是个奖杯,我要努力去得到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者九把刀自己,也是因为追求沈佳宜,才成绩进步,考上大学的。
而沈佳宜,就是他的阶段性奖杯。
此外,男人还有一种心理特质,就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女人”优秀。一点儿也不希望。
关于这件事,九把刀在演讲中如是说:
“我们很害怕沈佳宜将来上大学之后,考上台大,很快地被周围男生给追走。然后那个男生就会教她各式各样关于身体的知识(观众笑),我们都不能接受(观众笑)。”
——在他的角度上,女生优秀了有他任何好处吗?当然没有。
那么,他会不会潜意识明意识阻止女性获得成功?
在演讲中,还有一段,是谈到沈佳宜高考失败后,九把刀觉得很开心:
沈佳宜是我的女神,长期以来她都像飞翔在天空中一样,高不可攀。好不容易她联考考不好,就好像是翅膀突然断掉摔在地上,感觉比较亲近,感觉比较好追(观众笑)。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却没有办法在沈佳宜面前抬起头来,她太耀眼了。好不容易她联考考得很不好,让我觉得她比较接近普通人一点。我觉得有点开心,觉得她不是这么不好接近。
——你还要相信这是爱吗?一个爱你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会因你高考失利开心吗?
为什么会有“英雄救美”,落难中的女人最好追,她所有的价值,比如性价情,大长腿大胸脯不会因此落难而消失,但她失去的那些,令她好追了。
更刺骨的是:九把刀心里是看不起沈佳宜的:
“我就发现沈佳宜其实是一个非常三八的女生,她从小到大只会死读书,她的世界明明就只有这么大(刀大用手指比出三公分),但是她却可以从这幺小的世界里面,挤压出很多芝麻蒜皮的无聊的事情给我听。”
——死读书,芝麻蒜皮,无聊。
这是一个男人对“女神”下的评语?
他一边看不起她一边追求她?那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吗?
不,恐怕就只是肉体而已。
很现实的:如果你是一个女生,在初中高中与人恋爱,你爱的那个人,
第一未必看重你的精神世界——他年纪小,也确实看不到。
第二是不太会希望你比他优秀的。他能做到的最大让步,大概就是:你去他所在的那所大学,学个无足痛痒的专业,有很多时间陪他恋爱陪他上床听他吐感情垃圾。
第三他追求你,是一种动物本能,但并不因此,他对你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体贴。雄性动物看到雌性动物落了单,第一时间冲上去欺负她——此时不欺,更待何时。青少年因为年纪小,确实更接近动物而不是人。
——别急着反驳我,说你自己或你周围,有很多幸福的夫妻,是从初高中就认识到现在的。
我认识的,比你更多。
多到让我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
他们之中,还没离婚的, 基本上都是女性远比男性优秀。
而这优秀往往是全方面的辗压,智商、美貌、情商、家底……
而男性比女性优秀的……都早离婚了。
我一生迷恋爱情,因此我对它没有盲目的膜拜,相反是仔细的研究。
比如,初恋真有这么美好吗?
——那不就是哺乳动物进入发情期了吗?PUPPY LOVE而已。
你家养的猫,半岁之后开始每天哀怨地叫,和隔壁男生每天在QQ上和你说无聊的话,是完全一样的。
纯真不意味着善,也不见得就是美。
事实上,在这初萌的情欲里,有贪婪、有攻击欲、有占据欲,又因为不曾被教化过,是可以很黑暗很黑暗的。
少年人与成年人的区别之一就是:他们的恶,可以恶得很干净。
但再干净的恶,也是恶。
有一则新闻,我一直记得:
小韩是女生,小城是男生,都是高考艺术生,两人交往快一年,也说过“想在一起上大学”,但小韩的高考分数高过小城四十分。
收到通知书之后,小城很开心,两个人果然上了同一所大学。小韩全家目瞪口呆——这所学校从来没报过呀。
于是小韩的父亲报警。是小城登录了小韩的高考报志愿系统,擅自改了她志愿。为什幺小城知道她的密码?因为高考填报志愿的初始密码为考生生日,所以小城知道。
事件发生后,虽然警方出具了相关证明,已定的志愿无法再更改,小韩的父亲为此病倒在床。
而小城对此并无悔意,他起初不承认是自己改了,后来又承认是他改的,但是通过了当事人小韩的同意。后来又责备小韩意志不坚定,说过的话不算数……
这故事可怕吗?
而最可怕的是:这不是一则故事,这是一则新闻,这是真实发生的。一位女性的命运,只因为所遇非良人,剧变了……
*作者:叶倾城,湖北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孩子谢谢你选我做妈妈》《再多不舍也要勇敢向前》等多部散文集,《原配》《心碎之舞》《麒麟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儿童小说《蜗牛座的谷小满》《你好啊一年级》(陶小鲸系列),译成《谁动了我的奶酪》(幼儿版)《走出非洲》等。公众号:作家叶倾城(qcbuk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