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女友家见父母,吃了顿饭提出分手,得知原因我很支持他

素材来源:李舒萍 文/上官


有人说,娶媳妇就如同摘果子,只要看这个果子好就行,不用考虑人家的树怎么样,意思就是不用看她的家庭和家人,但有时候,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都来自于她的家庭环境,娶到什么样的媳妇,关系到三代人的幸福,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


前段时间儿子跟谈了大半年的女友分手了,得知原因我却很支持他的决定。




我今年53岁,家在小县城,只有一个儿子,今年29岁了,研究生毕业进了省城一家国企。


去年春天,同事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两人相处还不错,因为年近三十了,我想让他早点把婚姻大事办了


儿子的女友叫李然(化名),比我儿子小两岁,父母都有工作,她也是独生女,家庭条件比我们家好。


今年过完年,儿子把女友带回了家,我给了一万块钱的见面礼,算是正式确定了关系。


然后双方家长就见了面,在饭店里吃了一顿,我们请的客,李然的父母陪着她来的,当时觉得一切也还顺利。


三月八号那天,李然的父母正式邀请我们一家到她家吃饭,我们叫做“吃成饭”。


作为准女婿上门,我提前给儿子准备了要带的礼品,好烟好酒。因为李然的奶奶也跟她们一起生活,所以还给老人准备了蜂蜜和奶粉。最后算下来总共花了两千多块。




我们夫妻俩陪着儿子提上礼品去了女方家。她的家在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区,环境很好。


李然父母很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去,她的爸爸很有排面,妈妈端庄优雅,我们让进门后,他们就坐在沙发上陪我们聊天。


桌子上已经摆了水果,李然的妈妈一个劲地往我手里塞,我心想,这家人看起来也挺好相处的,不像我之前担心的那样眼高瞧不起人。


我问他们:李然奶奶呢?出于礼貌我得跟老人打个招呼啊。


李然冲着厨房喊了一声,奶奶——


从厨房里出来一个70多岁的老人,她围着围裙,看上去倒是蛮利落的。刚才我看到厨房有人忙碌,但也不好意思盯人家的厨房看,以为是他们家做饭的保姆呢。没想到是李然的奶奶。


我赶紧起身上去拉着老人的手喊阿姨,想拉她坐下说话。


老人摊开手说,你看,我正做菜呢,你们聊吧,我不能坐。


我看了一眼李然和她母亲,两人都一脸的淡定,似乎这一切习以为常了。


然后老人就回了厨房,我赶紧说:我去帮忙吧。


李然的母亲把我拉住,又让我坐回了沙发上,轻描淡写地说:没事没事,我婆婆不会说话,她做饭是一把好手,一个人完全没问题。我啊,平时上班忙,根本没空做饭,都是我婆婆一个人在帮我们打理家务,别看她年龄大,可能干了。


我嘴上没有再说,心里却想,这么多人的饭让老人独自忙乎,也太心安理得了吧。




十二点的时候,奶奶开始往桌子上端菜了,我儿子见状赶紧去厨房帮着往上端,李然看到端上桌的菜,开心地说:呀,奶奶今年做的菜都是我爱吃的。但她却没有动一下手。


我也去帮着往上端,老人的手艺还真不错,一个人整出了一大桌子的菜,有荤有素,鱼和虾都有,色香味俱全。


落坐的时候,我让奶奶坐上席,奶奶却说,你们先吃,我再做个汤。


这时,李然的爸爸拿出一瓶酒说,来今天咱们也浅尝一下,这是别人送的,好几百块一瓶呢。


完了他又对我们说:亲家别客气,我老妈啊,她也不喝酒,也不怎么爱吃肉,有了客人都不上桌吃饭,咱们吃就行了,你们别客气啊,就当是在自己家一样。


我跟儿子对视了一眼,只得客随主便,不再推让。


酒足饭饱后,我要起身收拾碗筷,往厨房端剩菜。


李然的妈妈又按住我手说:别动别动,哪能让亲家第一次上门就干活呢,你在我们家是客人,可不能动啊,我婆婆一会儿就收拾合好了。


李然的奶奶麻利地把碗筷拿到厨房去了,一会儿就传出了洗盘子洗碗的声音。


我坐在沙发上,如坐针毡。




吃完饭,他们把我们送出了门,李然也要跟我儿子一起出门。


路上,我们边走边聊,我问李然,爸弟兄几个啊,你奶奶一直在你们家吗。


李然说:我爸弟兄三个,我大伯二伯都在农村老家,只有我爸有工作。大婶二婶都不想让我奶奶在她们家住,我奶奶就来了我家,已经十几年了。


我又问:老人家身体不错,人也很利索,能做这么多活,在你们家帮了大忙了。


李然没听出我的意思,还在高兴地说:是啊,我妈上班挣钱,她不爱做饭。正好我奶奶来了,反正她又没地方去,我们家收留了她,她就帮忙干活,不然她也住着不安心。我奶奶可能干了呢,她来了就在我们家做家务做饭,洗衣服也是我奶奶,全自动洗衣机她一学就会。


我说,你们家没请个保姆啊,我看奶奶年龄也不小了。


李然说,我奶奶才73岁,我妈不喜欢家里让外人来。她说我奶奶做事她放心。


我儿子装作开玩笑说,那你在家干啥啊,你这个懒虫。


李然说,我从小就没做过家务。


我儿子说,那我也不会做饭,咱俩结婚以后可咋办啊,总不能天在点外卖吧。


李然看着我说:阿姨过两年就退休了,到时候正好给咱们做饭,做家务。是吧,阿姨,你做的饭也挺好吃的。


我笑笑没有再说话。




晚上儿子送李然回家后,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妈,你不觉得李然她们家怪怪的吗?


我其实也想说,但不好强行干涉儿子的事,如今他主动提出来了,我就问:那你说说怎么个怪法。


儿子说:你看啊,李然的妈妈也才50出头,在家却不做家务,一家三口都不动手,都靠一个老人伺候他们,说是奶奶,就跟保姆一样啊,他们还十分心安理得。


我说,是啊,我也觉得过意不去呢,虽然老人身体好,做点也无所谓,但也不能让她一个人做,就象使唤保姆一样。

我真是替你担心啊,这李然将来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你们婚后我偶尔帮忙一下可以的,但是像保姆一样伺候你们,我做不到。


儿子说:放心吧妈,我不会那么使唤你的。今天我才发现,李然身上的公主病,原来是跟她妈妈学的,这样的女孩要是过一辈子,我想想就累呢。

以前我一直迁就她,想早点结婚让您放心,小毛病可以忽略不计,如今看来不是小问题,我没信心像宠公主一样无条件地宠她,我需要的是相濡以沫的伴侣。


我说,那你怎么办,到这个地步了,还要分手吗。你别忘了,我可是给了人家一万的见面礼呢。


儿子说:那是小事,比起以后几十年的磕磕碰碰,现在这点损失算什么啊,咱这是及时止损。也就是我损失一个半月的工资。


半个月后,儿子说他已经跟李然分手了。我得知消息也没责怪他,反而很佩服他的理性。


婚姻这件事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有人觉得那不是什么毛病,但我觉得不管男女,结婚一定要找个知冷知热的人,才能互相扶持走得长远,尤其是普通人家,要实实在在过日子的媳妇,而不是娶个公主回家供着。


不知道他们是缘分太浅,还是我们想太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