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母亲撇下我和弟弟,选择了改嫁。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小,不懂事,只知道家里少了一个人,心里空荡荡的。我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他们很疼我们,但那种缺失的母爱,始终无法弥补。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弟弟慢慢长大,也慢慢学会了坚强和独立。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是会想起母亲,想起那个曾经给予我们生命,却又离我们而去的人。
四十年过去了,我和弟弟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也算幸福。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却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母亲托人问我们,还要不要她。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弟弟都愣住了。我们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母亲还会回来找我们。我们的心情很复杂,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我们期待能够重新拥有那份母爱,但又担心过去的伤痕无法愈合。
我和弟弟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去见一见母亲。我们想知道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也想听听她的想法。当我们见到母亲时,发现她已经苍老了许多,但眼中依然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我们坐下来,聊起了过去的种种。母亲告诉我们,她当年改嫁是因为生活所迫,她也是迫不得已。她一直没有忘记我们,只是不敢回来面对。现在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就想回到我们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听完母亲的话,我和弟弟都沉默了。我们理解母亲的苦衷,也感受到了她的诚意。但是,我们能否重新接受她,还需要时间来考虑。
回到家后,我和弟弟又商量了很久。我们认为,虽然过去的伤痕无法完全愈合,但我们可以试着去原谅,去接纳。毕竟,她是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且,我们也想让孩子们知道,家庭中的矛盾和误会,是可以通过沟通和理解来化解的。
于是,我们决定给母亲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我们让母亲搬来和我们一起住,虽然刚开始有些尴尬和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找回了那份亲情。母亲也尽力弥补过去的遗憾,用她的方式关爱着我们和孩子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民俗谚语中所说的“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一个和睦的家庭,能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力量。而这份力量,正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我们家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初。我们和孩子们都围在她身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聚时光。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分。我们庆幸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接纳了母亲。我们也感谢母亲能够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庭。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