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记录了一段家庭故事,这个故事充满感人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深情厚意。11年前,小云的爸爸为奶奶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养老房。奶奶临终前却请求爸爸将房子给予大伯。大伯却坚决拒绝,他不愿意给爸爸制造困难。小云的妈妈站出来,表示无论给谁,都会尊重奶奶的意愿,并承诺尽快办理过户手续。奶奶听到这番话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在奶奶离世后,爸爸妈妈开始办理过户手续,但大伯一直不同意接受房子。他坚称这套房子是爸爸妈妈全款购买的,他没有出一分钱,所以不应该要。爸爸叹了口气,恳求大伯让他心安一点,为了曾经亏欠他太多的事情。尽管大伯只比爸爸大两岁,但在困境中长大的孩子早熟,他早就明白了长兄如父的重要性,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一边帮爷爷奶奶做活,一边照顾弟弟。
随着大伯和爸爸成年,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当爸爸上初三的时候,家里已经无法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了。爷爷只好告诉爸爸和大伯:“你们只能有一个人继续读书,写字抓阄决定。”大伯抢先一步,迅速写了两张纸条,一张写着“上”,一张写着“供”,抓到“上”的去读书,抓到“供”的辍学工作养家糊口,供另一个读书。
爸爸告诉我,他当时才15岁,当然希望能继续读书,不愿意去干活。他紧张地伸手抓了一张纸条,闭上眼睛打开,当他看到“上”字时,欢呼雀跃,但没有注意到爷爷脸色平静,没有表现出读不了书的沮丧和痛苦,只是拍了拍爸爸的肩膀,祝贺他。第二天,爸爸醒来后,大伯已经收拾好东西出去打工了。
大伯走后,爷爷将两张纸条交给了爸爸。当爸爸看到两张纸上都写着“上”字时,他瞬间明白了大伯的意图,哭着要追回大伯。奶奶抱着爸爸,泣不成声,嘱咐爸爸好好读书,不要辜负大伯的期望。
如果不是大伯牺牲自己的前程,供爸爸读书,爸爸可能无法坚持到上大学。爸爸参加了两次高考,第一次没有考上,他受到了很大打击,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大伯,不想再读了,想去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大伯得知后,赶回老家,狠狠地揍了爸爸一顿:“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你有出息,考上大学,以后不再过苦日子吗?你只差几分而已,努力一年不就行了吗?你现在放弃了,对得起爸妈和我吗?”
爸爸大学毕业后,与妈妈结婚,在大城市安家。由于工作繁忙,爸爸很少回老家,一年能回去一次已经不错了,无法经常陪伴爷爷奶奶。
11年前,爷爷因病去世,我们一家三口赶到时,已经晚了,爷爷已经离世。爸爸悲痛欲绝,责备自己不孝顺,大伯一直在安慰爸爸,告诉他爷爷一直以他为骄傲。
爷爷去世后,爸爸原本打算接奶奶到我们家养老,但大伯坚决不同意。他认为作为长子,应该由他来照顾父母的养老事宜。他说我们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奶奶。
他们争吵了一阵,最终,爸爸还是屈服在大哥的威严下。妈妈提议给奶奶买一套养老房:“哥,既然你已经失业了,不如回老家县城找工作,这样奶奶看病也更方便。”
大伯答应了。这些年来,大伯一家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照顾奶奶的养老生活。而我们依然忙于工作,一年能回去一次已经不错。
看到大伯怎么都不肯接受房子,爸爸着急了,拿出了房产证书。他说:“这房产证上写着奶奶的名字,奶奶说要给你。你不遵守奶奶的遗愿吗?”
妈妈也附和着说:“是啊,大哥,你照顾爸妈,却不要任何回报,传出去后,亲戚朋友会责备我们的。你别让我们难做,好吗?”
亲戚们也帮忙劝说大伯,说只是一套房子,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劝大伯接受爸爸的好意,最终大伯勉强答应了。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叮嘱我,希望我永远珍惜这份亲情,孝敬大伯,尽自己所能帮助堂哥。我点点头,告诉爸爸妈妈,我会孝敬大伯,帮助我的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