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抓不住正确的选择?

你有没有想过,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你为什么没有抓住最正确的机会。又或者是人这一辈子的很多机遇,你抓住过几次?甚至我们大部分人一次也没有抓住过。虽然你很想抓住,但最终,你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从你眼皮子底下流失。


为什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靠理性的分析来反省一下自己,

第一点, 所有的机遇来临只有两种,一种是多方面信息充斥大脑。多种机会让我们进入选择盲区,因为人都是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个方向来选择。

但这个事实上却不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大概率成了几乎盲目的抉择,别着急反驳,秉着人性的角度,多样的机会面前你是不是遵从内心,选择最安全而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就好比相亲,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学识能力又或者是经济条件,从对方的表像来决定自己的内心。无论是优劣还是好坏,每个人都是在挑挑选选中选中自以为最合适的结果。

另外一点就是独一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这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在这里我们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不选择。面对唯一,你主动选择抓住或者放弃,我们又是在遵从那一种心思。恐怕利益驱使,又或者过度保护才是这个阶段的你潜意识首先考虑的问题。

问题回到原点,我们为什么抓不住正确的选择,


先做个小实验,假如你去超市购买一瓶你从没见过的饮料,一种是只有三四个口味,而另一种是有很多种口味,其实他们的口味都差不多。你会选择那种。

犹豫了吗,我告诉你答案,很多人会在很多口味的饮料面前流连忘返,但大部分人却最终选择了只有三四种口味的饮料。

一般人都知道,选择面过窄,肯定不利于精准选择,因为无论是包装还是容量,又或者口味。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比心,优劣心。选择的时候有比较,才会有选择,而方案过多也不利于选择,会搅得人心神不定,让人无所适从。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多方案等于没方案。也就是俗称的挑花眼了,眼乱了。


其他事情都一样啊,你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肯定会主动排斥很多机会,筛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机会然后重点挑选。最关键的是饮料选择错了大不了扔掉,但人生的机遇你选择对了吗,或者说你怎样选择正确的。

人人都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排除法和加减法。但是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排除自以为是和主观意识。怎么排除,第一条就是跨越陷阱,别被当下的信息干扰你的决策。

你的任何选择绝对不是凭空捏造,它伴随的肯定是你掌握的各种信息和关系的加成。

可是如果你想想,你掌握的信息有没有可能是陷阱呢,你掌握的信息,大部分是另外一个人或一个关系传递到你手里的,周围反馈和你掌握的几乎是一样的信息。如果你这个圈子又爆出另外一条相反的信息,你会不会动摇。

或者是别人有意识地为你散布这种信息,预判你的预判,引导你的思维方式。我们自己想想这种现象多不多。是不是事实。第一手放出来的信息大概率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是流传到你这里还有多少真实性。这个陷阱很好跨越,不听别人怎么说,


抛开这个圈层。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据你自己的决策来对应你之前的信息,中间肯定有矛盾点和冲突点。如果你能解决掉这个矛盾冲突那么恭喜你。这个机会大概率是你的。

我有个朋友搞工程,从不信别人口口相传的信息,他会亲力亲为地把这个项目从开始立项信息,项目负责人喜好。项目的施工难度还有这个公司历来的付款方式打听得清清楚楚。并且专门为此设置专业的公关团队来应付突发的公关事件。

等一切准备好了再回过头跟进具体的项目进度。心里有准备的辨别信息伪差。所以跨越陷阱最重要的是抛开主观意识的独立调研和独立判断。决策可能只需要几分钟,但为了找到支撑决策的依据可能要费大量的精力。

第二条走出同步思维怪圈,别被你现阶段同类的思维影响。


任何机会摆在眼前,无非就是四种,和你共同认同的同一类人,和你没有共同认知的一类人。然后就是和你一起做对事的同行业合作人,最后一种就是和你一起做错事的同行业合作人。谁都会选择第三种,那就是选择一起做对事情的合作人。

但事实上大部分人的常识是偏见的,是急不可耐地越做越错。仅有少数人可能只是因为运气而莫名其妙地走对路,选对了人。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从一开始就要排除共同认知的这一部分人,几乎所有能完美掌控的机遇都是不按常理出牌,

怎么排除,一个小办法就是,召集和你共同认知的这部分人聊天,把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统计,然后再找和你不是共识的圈层收集这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他们之间必然有矛盾也有纠葛点。在你独立思考的时候能不能解决掉这些纠葛。最后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正确思维。

第三条就是不要被你的圈层思维所干扰,我们一般人所做的决定很容易被自己多年经验所误导,这也是我们很难跨越圈层的根本原因。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在自己这个圈层如鱼得水,


但到了另外一个圈层却是举步维艰,有没有感觉自己怎么做都不对。而现实又让人不得已的必须融入另外一个圈层,因为你知道机会在哪里。做不好永远没有机会。可是大部分人总以为拿自己的实在或者勤劳总能撬开另一扇门,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做得越多离你预想的目标反而越远。怎么改变,先改变自己的认知吧。不是因为你不好才不接受你,而是因为你没用所以才用不到你。

每个圈子关系网都在可用非可用的这套价值体系里,别妄图用道德价值来衡量自己的江湖地位,其实你好或者不好对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相关的人永远不会有属于自己人的认同感知。

当然机会也不会给你这样一个不相关的人。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因为残酷才让我们明白,机遇的核心价值在于你可用或者不可用。

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只是因为你懒得做独立的自己,很容易被信息误导,加上你总是习惯性的沿用同步思维来决策你的选择,再加上固定的圈层思维才是让你总是选错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陷阱还是被屏蔽认知,又或者自以为是都是可以用局外的客观思维打破。别用自己的臆想和妄念来取代正确的认知。找到你最真实的本相才是面对机遇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