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想要离婚的欲望有多大?或许你想象不到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人说,再好的婚姻,再幸福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离婚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冲动。

2018年,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有620万夫妻结婚,同时有超过760万对夫妻离婚。2019年,离婚数据暴涨17%,在这一年,我国平均每天都有超过20000对夫妻离婚。

2020年疫情不用多说,离婚率又空前高涨, 在这之前,已经连续七年保持上涨势头,离婚群体中,中年人占据绝大多数,80后,90后占比高达51%,

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骑虎难下的中年人

中年人最直观的烦恼用八个字来形容: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上有老人赡养和照料,中有夫妻矛盾争执,下有年幼的孩子要细心教育。每天的生活就像拧了发条的闹钟一样,片刻不敢耽搁,片刻不敢悠闲,因为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代价。

这是骑虎难下,在这样的压力下,你可能想不到,一个中年人一周乃至一天,有多少次想要离婚的冲动?

人在痛苦时总是希望往回看,曾经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和机会,不甘心也无法再重来,得过且过。

中年人人生的上半场多是因为身不由己才散场,与现实妥协 ,往后看,仍有很多可能性,但是每个决定背后又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这是进退两难。

张爱玲曾说过: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责任最重。不敢死,不敢病,甚至不敢随便崩溃

最让中年人感慨的是,闲暇之余,在地下停车场的车里休息,回首过往,年轻时觉得自己一定可以中年而立,到头来却发现,最大的目标变成了“不崩溃就好”,能不生病就好,能健康就好,能活着就好。

中年人习惯"认命".,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又豁达地和岁月握手言和。不再挣扎,不再反抗,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只不过有时还是忍不住想想:为什么我会过成这样呢?

很多中年人觉得自己一定要承担责任,绝不能表现出丝毫脆弱,所以压抑,隔绝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中转换着,自以为迎刃有余,却也逃不过突如其来的崩溃。

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万次想要离婚的冲动,生活中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会在婚姻中展现出,这也是中年人离婚的最大原因。

年轻人压抑,逃离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有效转移注意力,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让自己取得不菲的成就 ,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单一的角色里是适用的。

但行至中年,成家立业后就截然不同,中年人身上有多个角色,是立体、复杂、多样的,单一的心理防御机制已不再起作用,一味地逃避,只会让所有角色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让身边所有人都不满

当你防御失败的时候,所有问题都浮现了。

其实,中年人可以适当地“作”,不要把所有压力背后暗自涌动的想法,都是“作”,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叛逆妇女 ,或者叛逆大叔。因为这意味着你在给自己松绑,你看见了自己的需求,这是一件好事。

王先生一直都是个严格谨慎的人,但是在生了儿子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叛逆的中年大叔,闲暇之余,他又会和老友一起去游戏厅,会偶尔去酒吧……家里人都指责他,完全没有顶梁柱的样子,不稳重,没有责任心。王先生一直都特别自责,内心很纠结。

但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很复杂。

生活中很多重大事件,都会触发我们早年不曾意识到的本来就存在的矛盾。

比如,谈恋爱,结婚,会触发我们亲密关系的矛盾,生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诱导出我们童年的创伤,和岳父岳母相处,会激发我们原生家庭的矛盾。

王先生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早年不被解决的创伤,挖掘了自己的需要。

他的作,其实是在自我修复。

中年危机是“危”也是“机”,王先生的经历,只是很多中年危机当中的一种。

我们最终未必要以离婚来收场。很多时候,直面问题本身对于中年人而言就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你要允许自己直面前半生那些不曾面对的痛苦。

国内目前的婚恋咨询中,中年夫妻婚姻挽回咨询是最常见的。因为他们开始看到自己的过去,试图去找到那个全新的,真实的自己。

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人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痛苦像不曾直面痛苦那样具有毁灭性,没有一种受难,像我们不曾觉察的受难一样持续那么久。

中年危机,是“危机”也是“机遇”,只要我们不曾逃避,就能成为照亮我们前途的曙光。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