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解,能一而再再而三,假使你是小江,又该如何抉择?

幸福其实很简单,简单到生活中大小琐事的点点滴滴,它无关于你结多少次婚,无关于你感情方面有多少令人不耻的话题。。。

初开始熟知小江从每晚的吵闹声开始,因为吵声太大每晚都有邻居跑出来好言相劝,后来得知了吵架的全部细节。

小江住在我家将军楼房子后一栋,人其实很憨厚老实。那一年嫁给她老公去医院做了婚前检查,不知是为了表示真诚还是有点太傻,医生问她是否有过性行为,其实只是简单地询问过场,小江却是如实坦白,那年她做姑娘时跟她姐夫。。。

后来被她老公听到。其实有些事情可以一辈子烂在肚子里,只要婚后你恪守妇道,你不说谁又能知晓?可这件事假使已经知晓,有些男人也许能不痛不痒地过去,有些男人也许过不去那个坎,假使以后还能隔三差五见到她姐夫,心里那个结也因由此而生。我在想,当年要是小江不说这些事,她是否现在还跟她老公一如往前?那些年如此重复的经历,他们吵得很凶,很凶。。。乃至于小孩在哭,乃至于棍棒相加。

小江那几年一直在桥上油炸小吃食,因为路段靠近浴室,桥边来往过路人亦是很多。每次忙着做生意顾不上吃饭,好心的婆婆总会牵着孩子端着饭碗送至她跟前。想来的那几年她其实很幸福。小食吃的生意其实是她银行做保安的老公一位相熟的老大哥教授的,然后学会了后自己买了个小仨轮在桥上炸吃食,而这一炸一直炸到现在。

吵架的最终结局,是小两口离了婚。可即使没房子没稳定收入,小江依然坚持打官司争取抚养权。公婆有两套房,老公有工作,法院最后一纸判决将孩子判给了小江。那年好多人都想不通,要是女儿还好,一个男孩,就靠租房靠在桥边风吹日晒挣那小钱?不但要供孩子上学,还得给孩子买房,给他娶妻生子。要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其实放弃抚养权未为不可。也许吧,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假使她的文化只有小学水平。

她的小吃摊在桥边,桥北转弯陡坡对面就是浴室,其实再往北走几步就是她婆家。要不离婚还好,离了婚她依然在那,风吹日晒,雨打霜加,公婆得见,老公得见。好似那地方就是她死守阵地的聚宝盆,所以那几年无论别人背后怎么说她,小江的脸面依然是那宽厚的笑脸相迎-

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何还要尴尬地守着那桥头一亩三分地?舎是不解?

下桥的浴室有宾馆有小姐那几年特红火,连着她的小吃食也似沾沾自喜。每每有大人带着小孩从浴室出来,嘴馋的路过她那里,或者有小姐或者有旅馆客户点餐。所以小江为了感激浴室老板照顾她生意一来二去就那么好上了。然东窗事发,浴室老板娘和她闺女知道此事,揪着小江就是拳打脚踢,笑话而已,鼻青脸肿已然窘态。有那么几天小江的摊位没出来,不过伤好了之后,她依然风淡云轻,依然笑脸相迎。无论别人背后怎么论道抹黑,强大的心理素质岂止是她那小学水平所相提并论?

有一年我被人说道,那一刻想起了小江,想起了她所有过往,想起了她那弥勒佛似的笑脸。

桥边段的风水宝地那几年吸引了外地商贩过往停驻,有做盒饭的,有做烤鸭卖瓜子板栗的,每逢过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其中有一位安徽卖生姜的大哥都在桥边临近着小江的摊位,后来的帮衬之下,小江跟那大哥好上了,依然在这风水宝地的桥边。再后来,小江跟那大哥结婚领了证,即使对方年龄大她很多很多,然如果能疼人,如果能知冷知热,如果能让她当家做主,小江的追爱之路算是成功了。

即使她的行为被太多人不耻,即使她还在那桥边不离不弃-

瞅见她越来越胖的容颜,其实比我小,但也许是风吹日晒,也许是那些油炸小吃食油腻意味的渲染,从她身上所见的富态加混浊好奇似一个滚筒圆球,让人想起了她食下的鸡大腿,小虾球。。。

小江的笑脸依然如旧,亮人眼球的大项链,大手镯,金耳环,我们这边所谓的仨金又银,小江拥有的比我更甚吹飞之力。

再后来他们在桥对面租了房,还是再做小吃食,只是连了网上订单,邻居依然是那卖烤鸭,卖花生瓜子的外地商贩。小江又有了孩子,是个可爱的闺女,男方的女儿上了几年学不上了,专心培养她的儿子,再后来他们买了房,消失在众人讥笑,讽刺的视线里。老远瞅见她也都是对她推车里可爱女儿的夸赞。

小江活成了被人宠,被人羡慕的模样,当年其实她并不知晓她的今天所样,假使是掐指算命,不认命亦能改命。她的那份勇气至今都是我所学习,自愧不如的榜样。

探究一个人的心底,

想想她那份自信十足的笑容-

幸福,成功的人都会因自己的不甘,不认命而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