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是怎么废掉的吗?你看不见的思维困局,有可能会毁掉你

文|求知不等式

1.你知道人是怎么废掉的吗?

那些你看不见的思维困局,正在一步步蚕食你的意志,毁掉你的生活。

比如说懒惰、拖延症、沉迷幻想或者一些及时行乐的东西。

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让你进入思维困局,那么到底什么是思维困局?

如今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快,在这种大环境下,大数据会给每个人推送他们喜欢的东西。

例如你经常在某音上刷到美女视频,后台就会一直给你持续推送类似的内容。

你最近很想买某样东西,某宝就会不断地让相关内容出现在你的手机上。

这种情况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信息茧房,人们都会习惯性地去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容。

在大数据的推送下这样的情况越发明显,就拿某音来说,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

他们的某音推送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然会越看越停不下来。

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接触的信息过于同质化,而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信息,就会被你完全忽略。

每个人都像在一个蚕茧一样的小空间里,以为自己站在了信息的顶端,殊不知完全是在作茧自缚。

人一旦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他的三观也会随之固化,会以为自己的认知就是世界的全部,渐渐就会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在《理想国》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有许多囚徒被困在同一个山洞里,他们身体被固定在墙上。

每天都会有专人在他们眼前放皮影戏,内容是一些虚构的影像,但在囚徒心里,眼前的景象就是真实的世界。

后来有一位囚徒逃了出去,他见识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他想要回去解救同伴。

可当他把外面的世界告诉同伴时,他们不仅不相信。

而且还认为逃出去的人是异类,竟然将他杀害了。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力?

2.丧失正常判断力是一个人废掉的开始

他们通常都会沉溺在短期快感中无法自拔,成功的方法千千万,而那些优秀的人。

很少做让自己获得短期快感的事。这是普通人与精英的根本区别,要知道。越有意义的事,反馈周期就会越长。

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所回报的,比如说看书、写作以及健身等,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对我们身心有帮助的事。

但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做才会获得回报。在互联网中存在一个“回音壁”现象。

意思是你容易被什么东西取悦,你就会更容易看到什么东西并且深陷其中。

他们的反馈周期都很短,只要做了,马上就能获得快感,你仔细想想,一天中有多少时间花在了某音上。

一旦放下手机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为了延续这种短期的快感,你会不由自主地重复去做。

它就像毒品一样蚕食着我们的意志。快乐原本就是人类追求的东西,但追求快乐的方式决定了人与人的差距。

越是优秀的人,越能抑制自身享受短期快感的冲动,他们会将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但这些事情往往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发质的飞跃。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人每天坚持熬夜,时不时就喝上几杯奶茶,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总能找到理由犒劳自己。

时间都花在了刷刷短视频,看剧,打游戏以及网购上,人就是这样一点点废掉的。

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

3.能否突破思维困局,往往决定了人生的精彩程度

如果你能够仔细回想以往犯过的错误,你会发现,思维的困局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对抗认知局限的过程,普通人只会想着改变结果,而优秀的人会改变原因。

区别在于两者的思维模式不同,要想突破思维的困局,首先要做的就是拒绝短期快感。

一般来说,越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事,越会让人沉迷,比如说打游戏,在游戏世界你会可以尽情发泄显示中的不快。

慢慢地就回掏空你的精力,整个人会变得无精打采。除此之外,现在的很多人只能接受碎片化的信息。

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系统学习的能力,以外那些干货短视频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殊不知自己正在慢慢地废掉。

  1. 错位成就感会让你失去正视自己的机会,很多人都擅长用错位成就感赖麻痹自己。

最典型的例子,与暴发户比学历,与学富五车的技术人士比体能。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优秀的一面。

但如果你一直用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秀面做比较,这只会让你获得心里上的满足。

不能让你获得任何实际的进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赞赏别人的优秀正视自身的不足。

  1. 不能过度依赖捷径,虽然借鉴前人经验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但如果不加入自身的理解。

长期下来就会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人也会慢慢地废掉。总的来说,如果想让自己拥有灵活又开阔的思维。

就必须拒绝短期快感,用心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永远不能放弃学习的能力。

只有坚定自身的信念,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