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愚蠢”,是消耗别人的善良

有人说:“帮你的人,不欠你;让你的人,不怕你。”

生活中,有的人面对别人的付出,不但不感激,反而认为对方是在“巴结”自己;面对别人的退让,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变本加厉。

这样的人,便是消耗别人善良的人,也是愚蠢之人。

消耗别人善良的人,不懂感恩

诗经》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面对别人的付出,有良知的人,会心存感恩,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为何呢?

因为在我们困难、无助之时,在帮助者看来是“滴水之恩”,可是对我们来说,却是“涌泉之恩”。

所以当“涌泉相报”。

一个人,如果面对别人的“滴水之恩”,便会“涌泉相报”,那么,当他再次处于困境中时,便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他脱离困境。

有的人,面对别人的援助,丝毫没有感激之情。

这样的人,自诩为聪明,不用付出,实则是“最愚蠢”的人。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看路边的一个乞丐可怜,于是每次路过,都会给他10块钱。

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每次路过,给乞丐5块钱。

又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每次路过,给乞丐1块钱。

乞丐问道:“你怎么越给越少了呢?一开始是10块,后来变成5块,现在又成了1块。”

年轻人回答:“从10块变成5块,是因为我结婚了;从5块变成1块,是因为我有孩子了。”

乞丐愤怒道:“你怎么能用我的钱,来养家呢?”

一个人,如果面对别人的付出,不但不心存感恩,反而认为理所应当。如此做法,只会让别人寒了心,停止付出。

有的人,过了河便拆桥,觉得再也用不上别人了。

事实上,人生于世,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总会再次需要别人的帮助。

如果在众人眼中,成为了一个“不知感恩”、“过河拆桥”的人,那么,当他再次处于困境中,又有谁会乐意伸出援助之手呢?

感恩之心,不仅仅是为了感恩别人,更是为了自己今后的路,能够走得更加顺畅。

消耗别人善良的人,恩将仇报

有人说:“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事实上,比不懂感恩更大的恶,是“恩将仇报。”

不懂感恩的人,只不过是让我们的“付出”,打了水漂而已;但是,恩将仇报的人,却会让我们,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受到伤害。

比如:有的老人故意摔倒在地上,冷漠的人视而不见,他便无法伤害到对方;热心的人去扶他,反而被讹诈。

热心的人,付出得不到回报也就罢了,反而还会受到伤害。

利用对方对自己的善意,来伤害对方,便是“恩将仇报”了。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

有的人,面对别人的大量付出,不但不心存感恩,反而得寸进尺。

孙俪曾经资助过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在孙俪的帮助下,考上了大学。

可是,考上大学后,这名学生便开始肆无忌惮的花钱,甚至逃课、打游戏,荒废了学业。

后来,他不满孙俪每个月只给500元的生活费,多次要求要更多的钱。

孙俪知晓了他的情况之后,就停止了对他的资助。

没想到这名学生竟发长文控诉孙俪,让孙俪遭到了很多负面评价。

后来,真相浮出水面,才还了孙俪清白。

这名学生,最终也因为“恩将仇报”的行为,找工作处处碰壁。

一个人,如果面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能下得了手,那么,面对其他人,又怎么会心慈手软呢?

一个“恩将仇报”的人,收获的仅仅是眼前的小利,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声誉”,以及今后种种的“可能性”和众人的信任。

结语: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自以为聪明,把别人的善良,当成是“傻。”

​再善良的人,如果一次次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一次次的付出,换来的是“恩将仇报”,那么,也会渐渐收起自己的善良。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善待别人的人,总会受别人的善待;消耗别人善良的人,最终只能收获别人的冷漠与厌恶,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