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树堂的第157篇文章,文章长度4250字,需要阅读时间5-8分钟。
读书不仅能改变人的命运,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股神巴菲特被称为“行走的书架”,马云说自己只要有时间必要读书,任何名人在传授自己经验的时候,其中都有一条就是教育大家要广泛地去阅读!
今天在重读《我的经验与教训》,这本书有何不同?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不同的作者,作者苏世民,他是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被誉为:“华尔街的新国王、美国房东”,其管理的资产达到了5500亿美元!
这本书今天拿出来重温,感觉又有新的收获,苏世民有提到他自己践行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1.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决心做事,就要做大事,要确保你的梦想值得追求,未来的收获可以配得上你的努力。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特别有感触,定位和目标特别关键,很多时候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想到了才会想办法去做,就像我在大学阶段,压根儿没有想到过要去美国,因为当初对美国的感觉是美国有枪支管制,美国治安不好如何如何,但是有了娃娃之后,自己有读到薛涌老师的一本书,其中有提到了美国的教育以及整个大环境,对儿童的友好度,于是我当初想,为什么不尝试去申请美国的机会呢?于是自己开始行动,收集资料、联系导师,准备语言考试,等等,中间过程比较漫长而又曲折,但是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2.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他们好学不倦,永无止境。要善于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组织,他们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的免费教程,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提升。
3. 给你敬佩的人写信或打电话,请他们提供建议或与其会面的机会。你永远不知道谁愿意跟你见面。最后你会从这些人身上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建立你在余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际关系。在生命早期结交的人,会与你缔结非同寻常的感情纽带。
昨天有在b站上看到乔安一个视频,她讲述她自己是如何从小县城到耶鲁大学,以及华尔街投行工作的,刚开始她去参加一个华尔街投行的沙龙论坛,上面做的全是金融投行大咖,然后她觉得自己无比渺小,压根儿没有勇气上去和大咖对话。
本来打算要离开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门口了,她心想为什么不去搭讪认识一下呢,所以她鼓起勇气,走到了一个大咖前面,介绍了自己,然后说明自己目前的情况,想看看大咖什么时间有空,想一对一见面聊一下,没想到对方还在真的答应了,并且给她引荐了业界内这个领域的另一个大咖。光凭这一点,就让这个女生少奋斗了好几年,获得了华尔街投行界一个很重要的岗位。
4. 人们总觉得最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与自己相关的话题。所以,要善于分析他人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办法来帮助他人。几乎所有的人,无论他声名多么显赫、地位多么高贵,都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越厉害的人物,越虚怀若谷,这一点从我自己的导师身上我有学习到很多,无论是谁的建议,或者是好的推荐,他都非常非常乐意吸收,借鉴,并且如果他认为是对的,他会很快的采纳。比如,前些年他自己的身体膝盖不适太好,常年风湿关节痛,然后我建议他去做下针灸,尝试一下中医的疗法(之前导师其实是坚定的西医疗法信仰者),没想到他还真的选择去做了针灸,去了我给他推荐的那一家,后来他做过几次之后,他表示风湿痛有好很多。
5.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封闭的集成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性能独特却又相互关联。优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个部分如何独立运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作。
6. 信息是最重要的商业资产。掌握得越多,拥有的视角就越多,在竞争对手面前就越有可能发现常规模式和异常现象。所以要始终对进入企业的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无论是新的人、新的经验,还是新的知识。
PS:我们创造力的强弱,其实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拥有的知识面越宽广,其实我们未来能够创新的机会也会越多。
7. 在年轻的时候,请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的磨炼机会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8. 在展示自己时,请记住,印象非常重要。整体形象必须毫无瑕疵。其他人会通过各种线索和端倪,判断你的真实面貌。所以,要重诺守时,要真实诚信,要准备充分。
PS: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塑造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尽管我们说,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感性的认知来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和自己是同类的。此外,见微知著,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做所有事情的态度,对于工作而言,更是如此。
在职场中,领导只看结果,他们不会问过程的艰难和完不成的借口。有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我觉得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9. 再聪明的人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聪明人组成的开诚布公的团队却可以无往而不利。
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多从对方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10. 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11. 一个人的信念必须超越自我和个人需求,它可以是自己的公司、祖国或服役义务。任何因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激励,而选择的挑战都是值得的,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今天还在和一个朋友聊天,她目前是在一家跨国公司做管理层,她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是,定位很重要,你需要不断的去向内探寻:你是谁,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的方向在哪里,你每天做的是不是你真正认可的。
12. 永远要黑白分明、百折不回。你的诚信必须要毋庸置疑。当一个人不需要付出代价或承担后果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非难事。但当必须得放弃一些东西时,你就很难保持信用记录。要始终言而有信,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任何人。
13. 要勇往直前。成功的企业家、经理和个人都是具有志在必得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的人。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刻当仁不让。当其他人谨小慎微时,他们会接受风险;当其他人瞻前顾后时,他们会采取行动,但他们会选择明智的做法。这种特质是领导者的标志。
14. 永远不要骄傲自满。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经常寻求自我重塑和自我改进的方法,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尤其是组织,因为组织比想象中更脆弱。
15. 极少有人能在首次推介中完成销售。仅仅因为你对一些事物有信念,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愿意接受。你需要能够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推销你的愿景。大多数人不喜欢改变,所以你需要说服他们为什么要接受改变。不要因为畏惧而不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PS:坚持很重要,如果你足够渴望一件事情,即使没有条件,也总会找到方法达成所愿,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就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就会功到自然成。
16. 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性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17.归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数的机遇。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冷静观察,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要统筹合适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然后全力以赴。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拼尽全力,要么是因为这个机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要么是因为你不是把握这一机遇的合适人选。
18 .时间会对所有交易造成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产生致命影响。一般情况下,等待的时间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别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要让所有人都在谈判桌上协商足够长的时间,以此达成协议。
19 不要赔钱!!!客观地评估每个机会的风险。
20. 要在准备好时做出决定,而不是在压力之下。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或因为内部政治斗争,或因为一些外部需求,其他人总会催促你做出决策。但几乎每次你都可以这么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想清楚了再回复你。”即使是在最艰难、最令人不快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也非常有效。
21. 忧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开阔人的思路。如果能正确引导这一情绪,你就可以洞察任何形势下的负面风险,并采取行动规避这些风险。
22. 失败是一个组织最好的老师。开诚布公地客观谈论失败,分析问题所在,你就会从失败中学到关于决策和组织行为的新规则。如果评估得当,失败就有可能改变一个组织的进程,使其在未来更加成功。
我们文化当中,其实对失败的宽容度还是不够的,硅谷为什么能够成功,是因为,硅谷有一种欢迎失败,容许失败,鼓励犯错的文化。
23. 尽可能雇用10分人才,因为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感知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朝着新方向开展业务。他们还会吸引和雇用其他10分人才。10分人才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
我之前有上过一门《卓越质量管理》,其实我感觉创业也好,生活也罢,其实想要脱颖而出的本质都是需要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尤其是在细分垂直领域。前段时间我有在听到美国SPANX创始人的创业分享,她有提到他们公司从来不在广告投入上,花费一分钱,他们把这些资金以及精力,投入到打磨精进他们的产品上,然后产品自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广告。
他们没有花过一分钱的明星代言费,很多明星包括奥普拉,罗宾罗伯茨都在很多公开场合表示他们的产品特别特别好用,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追求卓越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追求卓越的人往往对学习充满热情,孜孜以求,他们善于提问、勤于思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想法之间的联系,从不失手。”
许多人经常抱怨自己赚不到钱,不够优秀,不够成功,他们找到的原因总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家庭背景不好等等,这是主要的问题所在吗?不,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对学习不充满热情,他们不是追求卓越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宁愿玩一天的手机,也不宁愿看一本书,而这才是他们失败的根源!
24.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本质是好的,就要随时为这个人提供帮助,即使其他人都离他而去。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困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善意行为就会改变他的生命轨迹,造就意想不到的友谊或忠诚。
25. 每个人都有梦想。尽你所能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潮当中,很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想法,和行动的热情,苏世民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创业的三项基本测试,你的设想必须足够宏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时机必须是正确的。此外,创业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创立和运营小企业的难度和大企业相差无几,一个企业的创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你也会承受相同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筹集资金并找到合适人才的难度也同样大。在同样的困难和压力面前,要确保创业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总之,教育是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阶梯,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善受教育者的人生。我们每个人不仅有责任学习和传承知识,还有责任改进和发展知识,让知识对后代更有用,更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