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头条阅读到一篇微头条,文字述之事很触动我,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确实能教育到普天下的孝男孝女。
文章述及一位退休的李老师,几年前老伴去世,独自生活。一双儿女也已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只是女儿是丈夫和前妻的女儿。在女儿五岁时她进的家门。后生一儿。一双儿女都在教师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学业有成。女儿在本市,儿子在外省城市。
如果不是李老师身体出现状况,似乎这种各自安好的情况会继续。但是,有一天,李老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她便独自去医院看医生。结果被诊断为肝癌!李老师的平静生活被打乱,思想重负压力山大。她想叫儿女回家陪伴她,他们因工作忙被推辞。她便决定去儿女家各住一段时间,也算是此生与儿女的最后决别。
李老师去女儿家敲开门,见面的女儿不冷不热,说"你怎么来了?”李老师说“我来看看你。”女儿说“我有什么好看的?”李老师闷头坐在沙发上自觉无趣,就告别女儿回家了。她在女儿家呆的时间还没有她去女儿家路上的时间长。从女儿家出来,她得到的结论是"不是自己亲生的,不亲"。
她又去儿子家,在去儿子家之前她犯嘀咕。想起儿子结婚时因为彩礼之事曾闹的不愉快,多少年过去了儿媳妇还在耿耿于怀。尽管如此,李老师还是要去儿子家,无论儿媳妇什么态度,她都要见见儿子和孙子。当她风尘仆仆赶去儿子家,迈进门坎的那一刻起,她就感觉到来自儿媳的排斥和厌烦。媳妇不待见她,甩手进了卧室。儿子难为情的让老人坐在沙发上,并使唤他的儿子去给奶奶倒水。媳妇当即传出话声阻止儿子去倒水。并且高扬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奶奶照顾时,奶奶干啥去了!等等吧。
李老师一杯水没喝到,又遭到儿媳这般嫌弃。李老师只是无望的拉起儿子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
同样的结局,在儿子家的窘境尤其羞辱!她寒了心,回到家后,她写下在儿女家去的过程。把从银行取来的积蓄点燃。每张钱,都只留下一个角。就喝药自尽了。
作者最后的结语是:每人都要面对最后的时光,最后的时光既经受着肉体的折磨又接受着心灵的煎熬,真是不亚于一场腥风血雨啊!愿天下儿女都能替父母体会一二,让老人们能得善终。
其实,自生命开始之时,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一路的机缘,一路的风景,一路的人和事都有遇到。人生苦短不是对那个人来说的,它是针对所有人说的。
对于过往,都要有颗平常心,要善待机缘。作为父母,善养子女,培养国家栋梁之材是义务和责任。作为儿女,孝老爱幼应是本分,传承家风也应是责任。平常之事,应该互相理解,去沟通!平凡之事,一定要正能量的去褒扬,心态应该豁达大度,不能一味小心眼,自私自利,唯我独尊!
李老师也是寒心之极。不然,她完全可以把积蓄捐给国家或者组织,不要这样消极处理事情。作为儿女,父母应该是天,不应该去背负这么沉重的良心债,最终缺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机会。
平常中,有些事情做错了,能够挽回改正;而有些事情一旦做错了,是无法悔改的,只能终身遗憾!
我们是亲缘,应该善待彼此,家庭才会和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