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而认知决定性格。
本质上,就是认知决定命运。
认知高级,让人有所获益;认知低级,让人有所损失。
一个人有钱,并不是老天掉馅饼,而是高级的认知,帮他赚来的。
一个人没钱,并不是老天爷整蛊,而是低级的认知,对于他的拖累。
长期缺钱的人,往往有这些认知、举动,想藏也藏不住。
一、缺乏理性思维。
幼稚的人,将情绪发泄当成常态。
成熟的人,将理性思考当成重点。
什么是情绪发泄呢?比如说,别人说他是穷人,缺乏理性,他就恼羞成怒,活成了喷子、怨妇。这,就是情绪发泄。
什么是理性思考呢?比如说,别人说他是穷人,缺乏理性,他非但没有生气,还三省吾身,进行反省,有所改变。这,就是理性思考。
试想,在市场里边赚钱的,究竟是情绪化的人呢,还是理性思考的人呢?
从古至今,都是理性思考的人赚钱,而情绪化的人被收割。
不论是古时候的陶朱公,还是近代的胡雪岩,甚至是现代的两马,都是理性思考者,而不是情绪化的弱者。
人与野兽相比,就是凭借理性思维,而占据优势。
二、随大流,陷入到消费陷阱当中。
不同的阶层,对应着不同的消费、收割陷阱。
对于穷人,跟风买房买车,借钱结婚,幻想多子多福,就是收割他们一生的陷阱。
对于中产,跟风理财投资,给人生加杠杆,负债累累,就是收割他们资产的陷阱。
对于富人,跟风赌博创业,非要跟萧条的行情对着干,就是收割他们财富的陷阱。
下至穷人,上至富人,为什么都会陷入到跟风的潮流当中?
因为现阶段的信息茧房特别严重。人,只要稍微不够坚定,就会被信息茧房带偏。
尤其是穷人,把时间都花在刷短视频上。而如今的短视频,存在太多的引诱,以及陷阱。
如此,随大流被收割,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三、虚荣心严重,以至于守不住存款。
看到别人穿阿迪、耐克,哪怕自己工资低,也要买阿迪、耐克。
看到别人买上万的包包,哪怕自己没啥钱,也要倾家荡产买上万的包包。
看到别人开BBA的名牌车,哪怕自己有存款,也要花光存款买BBA的名牌车。
上述的行为,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攀比。
攀比的根源是什么?就是虚荣心严重。看到别人拥有什么,自己也非要拥有什么。
难道说,看到别人住一线城市的大别墅,我们也要逼迫自己拥有一线城市的大别墅吗?
无法逼迫,也不需要攀比。别人过别人的,我们过我们的,大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过日子,就可以了。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才是真相。
四、保守封闭,落后于时代。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终究会将跟不上时代的人,甩在身后,无情淘汰。
不谈以往,就谈当下。你看如今的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大趋势,逐渐替代一部分人的岗位。
被替代的那一部分人,已经被宣判了人生的死刑。如果不加以改变,他们这辈子,基本也就完蛋了。
就跟前些年下岗的高速路收费员一样,大半生都在高速路收费,根本不懂其他的工作。如此,不淘汰他们,还会淘汰谁呢?
未来,这种淘汰只会越来越严重。
试想,在容纳众多就业人口的工厂,如果老板引进了自动化机器,不需要人工劳动力了,那你觉得,又有多少人会妻子离散呢?
所以说啊,做人要与时俱进,不仅能力要与时俱进,就连认知也要与时俱进。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