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2025年05月17日23:00:18 情感 7330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翠园社区,有一家“唐姐理发店”。3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并不多,但在这间社区理发店里,却可以换来一次精心的理发服务。没有豪华装修,也没有昂贵的设备,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每天门庭若市。今天一起走进“唐姐理发店”,看看发生在这间小小理发店里的温情故事。

 
 

小小社区理发店 平价惠邻数十年

边理发边与顾客交谈的是唐翠兰,今年61岁,从17岁就开始给人理发,2009年,她在翠园社区开了家理发店,取名“唐姐理发店”。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翠园社区位于新山村街道,这里大多是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很多,大家的生活也过得很节省。跟绝大多数理发店动辄几十上百的收费不一样,唐翠兰将理发的价格定在了3元钱。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唐翠兰告诉记者,她的顾客主要是周边的老年人,因为口口相传,也会有更远一些的顾客专门找上门来。今年26岁的蔡鹏就是其中之一。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人多的时候,顾客们就会耐心地排队。无论是清爽的男发还是精致的女发,唐翠兰都能轻松驾驭。染发耗时一个半小时,她也只收20元。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记者注意到,唐翠兰有一个装散钱的塑料盆,这是她的“专属收银盒”,里面全是一元、两元、五元的散钱,甚至还有硬币。老人们理完发,自己就将钱放在了里边,而唐翠兰并不会每次都上前查看。

 
 

上门给独居老人理发 志愿服务温暖邻里

唐姐理发店的顾客,很多都是老主顾。对他们来说,选择“唐姐理发店”固然有价格的原因,但唐翠兰的与人为善、真诚豪爽,则让大家打心眼儿里认可她。坚持不涨价的同时,针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唐翠兰还推出了“上门服务”。

从早上打开店门,到晚上关上店门,“唐姐理发店”里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唐翠兰凭着对老主顾们喜好的熟悉,以及老到的手艺,常常十分钟不到就能给一个顾客理完发。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每天的顾客并不少,唐翠兰的生活始终是围绕着理发店打转。就在记者采访时,社区独居老人冉阿姨给她打来了电话。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收拾好理发工具,唐翠兰嘱咐丈夫临时帮忙照看一下理发店,就匆匆出发了。冉阿姨家距离理发店有好几百米的距离,不仅要爬坡,还要走三层楼的楼梯。 

跟在店里一样,唐翠兰给冉阿姨穿戴好理发披肩布,再掏出剪刀、梳子,几分钟的时间就帮冉阿姨把头发给修剪利落了。 

唐翠兰所在的社区,像冉义学这样的社区独居老人有93人,其中行动不便的12人,每次上门为这些老人服务,虽然花费的时间更多,但唐翠兰基本不收费。

 
 

16年坚守初心不改 理发店顾客成朋友

16年坚守初心不改,唐翠兰的这家社区理发店温暖了邻里。每天忙碌于为顾客剪发,唐翠兰说,收入虽然微薄,但她知足开心。她的这份淡然和知足,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很多老主顾也成了唐翠兰的朋友,唐姐理发店,也成了周边邻居聚会聊天的场所。

给唐翠兰送菜的是店里的老顾客李春梅,她和家人经常在“唐姐理发店”里理发,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

像李春梅这样因为理发而和唐翠兰结缘的顾客还有不少。空闲时,大家会选择到店里坐坐,聊聊家常。“唐姐理发店”也成了周边邻居聚会聊天的场所。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今年69岁的杨丽以前住在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几十年来,一直在唐翠兰的理发店里理发,虽然后来她搬家到了璧山区,但只要时间允许,她就会花一个多小时从璧山区赶来“唐姐理发店”理发、染发。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顾客们对唐翠兰的认可,让唐翠兰更加珍视自己的工作,不变的热情和实惠的价格让“唐姐理发店”一开就是16年。唐翠兰的丈夫龙祖明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理解妻子的坚持。在他看来,随着物价上涨,理发价格也应该有所调整。然而,他渐渐被妻子对事业的热爱以及社区居民对妻子的认可所打动。现在,他也学会了理发,在妻子忙的时候,他也会主动来帮忙。

 
 

剪去的是岁月风霜 留下的是邻里温情

顾客们说,在唐姐理发店,剪去的是岁月风霜,留下的是邻里温情。不到20平方米的社区小店里,承载着社区邻里互助的热情,希望这样的社区小店能一直开下去,也愿我们都能被这样的善意与坚守温暖。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亲家有没有钱,一看便知:没钱的亲家,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 天天要闻

亲家有没有钱,一看便知:没钱的亲家,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有些人过日子滋润,做事大方又得体;有些人日子过得紧巴,行为习惯也透着窘迫劲儿。习惯这东西,可是判断一个家庭经济情况和家风的重要标准。古人讲:“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亲家有没有钱,一眼就能看出来:没钱的亲家,大多有这些穷习惯。01:
一个家庭的衰败,多半不是缺钱,而是不够“松弛” - 天天要闻

一个家庭的衰败,多半不是缺钱,而是不够“松弛”

有的家庭,气氛压抑得很,就像拉紧的琴弦,一触即发;可有的家庭呢,温馨自在,松弛得当。家庭的松弛感,那可是维持家庭和谐特别关键的因素。老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能不能长久兴旺,松不松弛,起着大作用。一个家庭的衰败,大多不是因为缺钱,
如果有人不联系你,也不拉黑你,别胡思乱想,要这么解读 - 天天要闻

如果有人不联系你,也不拉黑你,别胡思乱想,要这么解读

生活里有些人,曾经跟咱们亲近得很,突然之间,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消息都没有。但还有些人,哪怕好久没联系,再碰面的时候,还是感觉特别亲切。对人际交往中这种“不联系也不拉黑”的状况,咱得正确解读,这对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可太关键了。古人说:“
挑选亲家时,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低调观察 - 天天要闻

挑选亲家时,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低调观察

有些人挑亲家,动静搞得很大,急着就把事定下来;但还有些人,不声不响,在暗地里琢磨考量。低调观察亲家,对儿女婚姻幸福来说,那可太关键了。古人讲:“欲知其人,观其所与。”挑选亲家时,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低调观察。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 天天要闻

光阴的故事丨一诺坚守16年 “三元钱”理发店背后的温情故事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翠园社区,有一家“唐姐理发店”。3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并不多,但在这间社区理发店里,却可以换来一次精心的理发服务。没有豪华装修,也没有昂贵的设备,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每天门庭若市。今天一起走进“唐姐理发店”,看看发生在这间小小理发店里的温情故事。 小小社区理发店 平价惠邻数十年边理发边与...
只有“爱你入骨的女人”,才会对你这样,你明白吗 - 天天要闻

只有“爱你入骨的女人”,才会对你这样,你明白吗

【开头】 你有没有发现,真正爱你入骨的女人,连你随口提过的小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比如你爱吃哪家的麻辣烫、手机密码设置习惯,甚至你熬夜加班时偷偷往你包里塞的胃药——这些细节才是爱情最真实的证据。 【中间段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