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爷今年 82 岁,身子骨还算硬朗,每天都会到小区的花园里溜达几圈,和老伙计们唠唠嗑。林大爷有三个子女,老大林建国,45 岁,在一家工厂当工人;老二林秀丽,42 岁,自己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老三林晓辉,38 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
最近,小区里几个老人聚在一起闲聊,话题不知怎么就扯到了存款上。李大爷唉声叹气地说:“我那儿子,知道我有点存款后,三天两头就找借口要钱,不是说生意周转,就是说家里要添置东西,我这养老钱都快被他掏空了。” 王奶奶也附和道:“是啊,我那几个闺女,一到逢年过节,就暗示我给她们包大红包,好像我这钱就该给她们似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抱怨子女对自己存款的惦记。林大爷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自己也有存款,到底要不要告诉子女呢?
林大爷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回想起自己和老伴辛苦一辈子攒下的这些钱。这些钱,是他们省吃俭用,一分一毫积攒起来的。以前日子苦,林大爷在工厂上班,工资不高,老伴就在家里操持家务,还养些鸡鸭,卖点鸡蛋补贴家用。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他们几乎没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可这钱,林大爷觉得是自己最后的保障。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林建国一边吃着饭,一边说道:“爸,我最近厂里效益不太好,可能要裁员,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要是真被裁了,家里房贷都快还不上了。” 林秀丽也跟着说:“爸,我那服装店最近生意也不行,租金又涨了,压力可大了。” 林晓辉则默默吃饭,没吭声。林大爷听着孩子们的话,心里明白,他们这是在暗示自己呢。他放下碗筷,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们,爸知道你们都不容易,可爸这把年纪了,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啊。”
饭后,林大爷把林建国单独叫到了书房。林大爷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建国啊,爸知道你工作上有困难,但是爸的钱,真的不能随便给你们。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自己的家庭,得靠自己去努力。爸年轻的时候,条件比你们现在差多了,不也一步步走过来了吗?” 林建国低着头,小声说:“爸,我知道您不容易,可我也是没办法啊。” 林大爷接着说:“爸不是不帮你,你要是真遇到过不去的坎,爸肯定会帮你。但现在这情况,你得想办法自己解决。”
过了几天,林秀丽来到林大爷家。一进门,林秀丽就拉着林大爷的手说:“爸,您看我那服装店,我想重新装修一下,这样生意说不定能好点。可我手头钱不够,您能不能借我点?” 林大爷看着女儿,笑着说:“秀丽啊,装修是好事,可你得先做好预算,看看投入和产出能不能成正比。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盲目地借给你。你可以先找银行贷款试试。” 林秀丽听了,有点不高兴地说:“爸,您这钱留着不也是给我们的吗?现在帮我一下不行吗?” 林大爷耐心地解释道:“秀丽,这钱现在还不能给你们。爸得为自己的以后考虑,万一哪天生病住院了,没有钱可怎么办?而且,你们都有手有脚,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财富。”
林晓辉虽然平时很少提钱的事,但林大爷也知道,他在城里买了房,每个月还着高额的房贷,压力也不小。有一次,林晓辉和林大爷聊天,无意间提到了自己工作上的压力,说最近公司业务繁忙,经常加班,身体有点吃不消。林大爷心疼儿子,但是他知道,不能因为心疼就轻易地把钱拿出来。他对林晓辉说:“晓辉啊,工作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你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至于钱的事,你和媳妇两个人一起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爸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大爷依旧每天过着自己规律的生活。他还是会和老伙计们去花园聊天,偶尔也会去孩子们家里坐坐。虽然孩子们有时还是会暗示他关于钱的事,但林大爷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他会在孩子们真正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比如生病住院、孩子升学等,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他们,但绝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的存款全部告诉他们。
林大爷心里清楚,告诉子女存款,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失去奋斗的动力。而且,他也担心因为钱的问题,影响到子女之间的关系。他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林大爷在花园里和老伙计们又聊起了这个话题。李大爷问他:“老林啊,你到底有没有把存款告诉孩子们啊?” 林大爷笑着说:“我没全告诉他们,只是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适当帮衬一下。我觉得这样对他们好,也对我自己好。” 其他老人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林大爷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会让孩子们一时不理解,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够过得安稳,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