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这么多,只不过就是想凑成个‘好’字,又不是重男轻女,怎么就那么难呢?!”
一个女人哭哭啼啼,妄图用眼泪模糊观众的认知。
可她的真实目的,又有谁不知道呢?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第一胎生了儿子之后就不想生了,或者再生一个不论男女都不再要了?
偏偏就只有那些第一胎生了女儿的,会执着的去生第二胎、三胎……甚至第N胎!
不就是想要个儿子吗?
还说不是重男轻女,那干吗就非得拼儿子呢?
别说家里没有皇位和亿万财产要继承了,就是有,女孩儿也不是不可以啊!
毕竟从古至今女富商、女才人、女将军甚至是女帝,也没少过啊?
为什么就非得要儿子呢?难道女儿身体里流的就不是你的基因和血脉?
唉,没有儿子拼儿子,有了儿子之后又嫌娶媳妇儿彩礼高。
可是,之所以娶媳妇儿彩礼高,是因为你嫁女儿的时候也要了高额彩礼啊!
你把价格打上去了,却盼着人家老实贱卖,那可能吗?
而且说的难听点,婚恋市场也是市场,但凡是市场就必然逃不掉市场经济。
那就经济学来说,“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其实叫我说,这位愿意一直生的,还算是善良——毕竟没有打掉女胎或者丢弃女儿不是吗?
据说在清朝时期,曾经流行过一种“义塔”,虽然它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家中有孩子夭折父母不忍心看孩子下葬、或者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承担丧葬费的人们建立的,
但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最终它还是演变成了被专门丢弃女婴的“弃婴塔”!
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学堂之上无一罗裙,弃婴塔中绝无男骨”的畸形社会风气!
甚至因为有些父母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不肯亲自去丢弃婴儿,而是雇人前往,还滋生了一种专业的“弃婴人”。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拖着小推车,挨家挨户去收集女婴,然后再一起去丢弃但弃婴塔中。
这些婴儿大部分很快就会冻饿而死,而为了防止婴儿尸体腐烂发臭,他们每三天又会点火焚烧一次!
当烈火焚身之时,那些还活着的婴儿就会发出凄厉的啼哭,仿佛是对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的控诉!
不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一个个刽子手的残暴最终还是引来了报应——
直到晚清时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加之特权阶级对女性资源的掌控,竟导致民间平民于妇可取,最终滋生了荒诞的“契兄弟”模式!
据说当时在广东福建地区,当男孩儿长到16岁,父母就会帮他们找一位年龄稍大的男子结为契兄,经过一定仪式后,两人就会像夫妻那样同吃同睡,双方父母也会把对方当作媳妇儿女婿那般看待。
甚至还有更荒唐的“契父子”存在!
但那时候那种行为不但不被认为不道德,甚至他们可以在公共场合公开牵手秀恩爱!
直到对TXL持极端憎恶态度的西方传统XA观念传入,才使得新时期人士对此种关系感到反感,“契兄弟”这种类婚姻模式也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可即使在这样的教训下,重男轻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似乎也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一直到今天为止,依然有人为了拼儿子不停的生孩子,甚至提前查性别打掉女胎!
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适量的生两个孩子,不论男女好好培养,让生活多一些欢声笑语,给自己减少一点生活压力,难道不好吗?
唉,在此奉劝那些越生越穷、越生压力越大的家庭们,醒醒吧!
法律面前,儿女继承权、赡养责任平等,就别折腾了。
反正等你死了,你那所谓的血脉传承你也看不见!百年之后,女儿也一样为你烧纸上坟!
至于孙子辈,放心吧,这年头外甥是狗、孙子是狼,谁也不比谁高贵!社会压力那么大,人情越来越淡泊,别说你了,他爹娘他也未必还记得去上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