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康和兄弟姐妹们的大合照
对于远离家乡的“打工人”而言,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可以暂时放下重担,卸下防备,让疲惫的心灵得到安宁,夜深人静突然出现的坏情绪、遭遇挫折时的气馁茫然,都因回家过年而显得微不足道。这是范志康每年回家过年的理由。
为了这趟归家旅程,范志康一个月前就规划好了。“对于无数在外漂泊的打工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次心灵的归途。”范志康家住孝义市高阳镇三多村,如今在浙江台州椒江星诺缝纫机厂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每每临近春节,思乡之情就格外浓烈。范志康坦言,说不清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小时候想逃离,现在却想回去。在他看来,过年回家,不仅仅是跨越空间的一次旅程,更是对那份长久牵挂的圆满兑现。
但范志康回家的路并不容易。从浙j到晋j,横跨四省,1600多公里,停靠21个车站,在寒冷冬日的早晨,范志康开启了自己的漫漫回家路。先从浙江台州到杭州东,再到太原南,换乘高铁抵达介休东站后,还得坐公交才能回到孝义。但踏上赴老家的归旅,范志康心中满是期待与激动,“今年的火车上依旧特别热闹,车厢里挤满了和我一样回家过年的人。有背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大哥,有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还有像我这样的‘小镇青年’。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都带着一种共同的期待——回家。”
下了火车,再转乘公交,一路颠簸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车刚停在村口,我就看到我妈站在寒风里等我。她看到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进家门,一股暖烘烘的热气和香味扑面而来,一天的奔波都值了。”范志康说道。
范志康回忆,刚出去打工赚钱的时候,自己并不特别理解回家过年的意义,因为每年回家的票很难买,假期也只有那么几天,春节待在家里的时间也并不长,甚至还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拷问”。但不知何时,与父母视频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母亲的头上多了白发,父亲的身形变得不如记忆中挺拔。真是越长大越明白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道理,这也让他格外期盼每年的春节能回家过年,与自己的父母团聚。
李晓和范志康是同一列车的山西老乡,刚刚返程,他是在南京读书的大学生。这次放寒假后,先在南方玩了几天,现在回家过年。他说,“作为在外求学的游子,每次回到家乡都能看到一些变化,感到很自豪。我和家里人一起在吕梁过大年,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传统认识里,春节的到来意味着美妙的食物、亲友温馨的陪伴,以及暂时放下工作的舒心。于是对当下很多在外归乡人来讲,过年回家成了唯一的念想。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这一年行囊是否装满收获,春节的声声召唤,都能轻易勾起心底最深处的乡愁。
回家过年,不只是一场归程,更是一次心灵的寻根,是对亲情最深情的回应。回家的路,是从繁华走向质朴,从漂泊走向安稳。每靠近家乡一步,那份期待与喜悦便愈发浓烈。
炊烟袅袅起,灯火在闪烁。回家,就是最好的年。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