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2025年01月23日18:53:17 情感 1658

“你说,我要是留在这儿,真能过得比回家强?”老魏搅着碗里的凉面,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些犹豫,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期待。

那会儿是1985年的深秋,部队刚接到裁军的命令,大伙儿心里都五味杂陈。脱下军装以后,谁也不知道未来是啥样。老魏坐在食堂后面的小操场上,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是个老实人,平时话不多,可最近却总爱拉着我聊这些。

老魏家在山西北边的一个穷山沟,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二。家里穷得叮当响,几亩薄地养活一家人,年年指着天吃饭。老魏当兵这些年,攒下的钱全给家里寄回去了,自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舍得买。

“回去能干啥?种地?”老魏把烟头在鞋底上摁了摁,语气里带着一股说不清的失落,“家里那几亩地,种一年够吃半年,还得借粮。我这26了,回去能有个啥前途?”

我劝他:“你要是真不想回去,就留在这儿试试呗。你会修车,这手艺,好歹比种地强。”

老魏没接我的话,低头闷闷地抽着烟,半天才轻声说:“我也想过,可我家里人能同意吗?再说了……哎,算了。”

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 天天要闻

他没把话说完,我也没多问。后来才知道,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只是心里还没完全想通。

事情的转折,是一次偶然的饭局。

那天晚上,几个战友聚在宿舍喝酒,气氛热闹得很。酒过三巡,老魏突然把杯子往桌上一放,声音不大却透着股倔劲儿:“我不回去了!就在这儿试试,不管咋样,总比回去种地强!”

屋子里瞬间安静了,大家都愣住了。

老魏平时是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人,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谁都没想到。

“你家里咋办?”我问。

他沉默了半晌,低声说:“家里还有我大哥呢,他比我能干。再说了,我要是在这儿能混出点样子,再接他们过来一起过日子。”

老魏这话说得轻松,可我知道,他心里没底。

退伍后,老魏没回老家,而是留在了驻地附近找活干。可现实没他想得那么简单。修车的活儿不好找,他只能先去一个砖厂干零工。砖厂的活儿累得要命,搬砖、装车、烧窑,全是又脏又累的活儿。刚开始那几天,老魏的肩膀被磨得全是血泡,晚上回来连话都不想说。

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 天天要闻

“魏哥,要不回去吧,这么干下去不是个事儿。”我试探着问他。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倔劲儿:“不回。再累也比回去种地强。”

老魏说得轻描淡写,可我知道,他心里并不好受。

砖厂的活儿干了一个月,老魏攒下了第一笔工钱。那天晚上,他蹲在宿舍的地上,一张一张数着那些皱巴巴的钞票,眼圈却红了。

“你咋了?”我问。

他咧嘴一笑,笑得比哭还难看:“想我妈了。”

老魏的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咳嗽。以前他在部队,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可现在他连自己都顾不上。他说:“要是能多赚点,我真想给我妈买点好药,看她咳得那样,我心里难受。”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只能拍拍他的肩膀。

后来,老魏认识了一个姑娘。

姑娘叫秀兰,是砖厂附近一个小饭馆的服务员,长得端庄又勤快。老魏每天干完活都会去饭馆吃饭,一来二去就和秀兰熟了。秀兰看老魏老实,还总给他多添点菜。老魏嘴上不说,心里却记下了人家的好。

有一次,我看到老魏偷偷拿着一袋苹果,站在饭馆门口不敢进去。他挠了半天头,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 天天要闻

“魏哥,你这是要干啥?”我忍不住打趣他。

他脸一红,低声说:“人家姑娘对我好,我不能白吃人家的吧。”

我笑了笑,没再说啥。后来才知道,那袋苹果是老魏用他仅有的几块钱买的。他把苹果递给秀兰时,手抖得厉害,嘴里却一个劲儿地说:“你别嫌弃,都是土苹果,没啥好东西。”

秀兰接过苹果,笑得眉眼弯弯:“谢谢你啊。下次别买了,我家不缺这些。”

老魏笑了笑,憨得像个孩子。

时间长了,老魏和秀兰的关系越来越近。秀兰知道老魏是外地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可她一点儿也不嫌弃,甚至还主动帮他洗衣服、做饭。

“魏哥,你打算和人家姑娘认真处吗?”我问他。

老魏挠了挠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我配不上人家。”

“你咋就知道你配不上?”我瞪了他一眼,“人家姑娘对你这么好,你要是怂了,那才是真不配!”

老魏没再说话,可我看得出来,他心里动摇了。

他们的感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秀兰的父母知道后,强烈反对,尤其是她爹,三天两头跑到砖厂堵老魏,非要让他和秀兰断了关系。老魏每次都低着头,任凭对方怎么骂都不吭声。

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 天天要闻

“魏哥,你就这么忍着?”我问。

他叹了口气,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她爹也不是坏人,他就是怕我拖累了秀兰。”

可秀兰却不肯放弃。

有一天,她直接搬到了老魏租的小房子里,气得她爹差点把门给踹了。秀兰站在门口,哭着说:“爸,我认定他了!他虽然穷,可他对我好,我不管你们咋反对,我都不会离开他!”

秀兰的父亲气得脸色铁青,最后甩袖子走了。

那天晚上,老魏抱着秀兰,眼圈红红的:“兰兰,你咋这么傻呢?”

秀兰笑了笑:“我不傻。我就知道,你是个好人。”

从那以后,老魏更拼命了。他白天在砖厂干活,晚上还去修车铺兼职,就为了多赚点钱。后来,他攒下了第一笔积蓄,租了个小门面,开了一家修车铺。

修车铺刚开张的时候,生意不好,老魏愁得几天吃不下饭。秀兰却安慰他:“没事儿,慢慢来,咱们一定能熬过去。”

秀兰的话像是给了老魏一剂强心针。他开始一家一家地发传单,又找战友帮忙给自己介绍生意。慢慢的,修车铺的生意越来越好,老魏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1985年退伍在即,战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后收获人生幸福 - 天天要闻

1987年,老魏和秀兰办了婚礼。婚礼很简单,没有豪华的排场,也没有多少亲戚朋友,可老魏却笑得像个孩子。

“这一辈子,能遇到她,是我的福气。”他说。

后来,老魏的修车铺越做越大,又开了第二家分店。他把家里的父母和兄弟接了过来,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再见到老魏时,是2000年的夏天。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短袖,脸上带着笑,手里还拿着一瓶汽水。

“兄弟,当年要不是你劝我留下,我哪儿能有今天啊!”他说。

我摇摇头:“魏哥,这都是你自己拼出来的。”

老魏看着不远处正在忙活的秀兰,眼里满是柔情:“有她,我啥都值了。”

我没再说话,只是点着烟,看着他们夫妻俩忙碌的身影,心里觉得无比踏实。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 天天要闻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五一”假期,“泰山陪爬”再次登上热搜。5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泰山陪爬大学生付同学处了解到,“五一”期间,他的工作室已经成交了37单,他本人的收入有几千元。“爸妈会担心我的身体,让我保护好膝盖,我自己感受还好。”付同学背着小朋友陪爬泰山付同学从读初中起训练短跑项目,目前是一名大三体育生,从事陪爬业务将...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 天天要闻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婚姻不是终点,自己才是归宿女人这一生,别把婚姻当成人生的全部。男人爱不爱你,婚姻幸不幸福,都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尺子。年轻时或许觉得嫁得好就是赢家,但活到后半程才明白:再好的伴侣,也给不了你一辈子的底气。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 天天要闻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杂物间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日历,1998年9月12日被红笔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医院缴费单、中药药方,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砸锅卖铁也要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 天天要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上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同事们又开始打趣:"你妈是不是开快递公司的?"我笑着拆开牛皮纸,二十包真空包装的槐花蜜滚落出来,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新蜜,记得每天冲一杯。"这是母亲今年寄来的第18个包裹,而从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这样的包裹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 天天要闻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凌晨三点零七分,急诊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我攥着缴费单的手指冰凉。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转头看见父亲弓着背蜷缩在塑料椅上,母亲正用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着小时候发烧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闻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家具时,我突然明白——在她眼里,离过婚的我,连套新家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网友的婚房经历引发热议:她曾有过失败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却因“二婚”标签遭准婆婆嫌弃,不仅被安排二手房当婚房,屋内更是堆满不知从哪淘来的二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