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美英,今年67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十年前,我就住在女儿家,每个月靠着2800元的退休金度日。最近,老家的拆迁款到手了,没想到因为这笔钱,让我看清了儿子的真面目。
那是2013年的秋天,我刚退休不久。那时候我还住在儿子家,儿媳妇对我态度一直都不冷不热。起初我以为是我们婆媳之间需要磨合,可渐渐地,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厨房做饭,儿媳妇李芳突然闯进来,一脸嫌弃地说:"妈,你能不能别总用这么多油啊?现在物价这么贵,你这样做饭太浪费了!"
我愣住了,手中的铲子悬在半空。其实我一直很节省,炒菜时油都是一点点地放。但我没和她争辩,只是默默地把火关小了些。
这样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是嫌我把房间收拾得不够干净,有时候是说我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她休息,甚至连我晾晒的衣服她都要挑三拣四。
最让我伤心的是,我的儿子小军对此一声不吭。每次我想和他说说话,他总是忙着看手机或者说有工作要处理。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儿媳妇和小军的对话。
"你妈每个月就那么点退休金,连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够,还要我们贴补。现在物价这么高,我们自己都不够用..."李芳的声音透着不满。
"那你说怎么办?"小军的语气有些烦躁。
"你姐家不是条件挺好的吗?让你妈去你姐那边住段时间呗,我们也能轻松一点。"
我站在门外,心像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累赘。
第二天,小军就跟我提出让我去姐姐家住一段时间。他说得很委婆,说是他姐姐家住得宽敞,能更好地照顾我。
我看着儿子躲闪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但我也明白,继续待下去只会让大家都不痛快。
于是我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女儿小红家。让我意外的是,女婿王强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热情地帮我收拾房间。
"妈,您就安心住下吧,把这里当自己家。"王强是个老实人,说话直来直去。
小红也一脸心疼地说:"妈,您在弟弟家受委屈了吧?以后就在我们这住下,我和强子会好好照顾您的。"
就这样,我在女儿家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里,我过得很踏实。虽然女儿女婿都要上班,但他们总是把我照顾得很好。每到周末,王强都会带着我去公园散步,小红也经常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
去年夏天,我接到镇政府的通知,说是要拆迁我们老家的房子。这座老房子是我和老伴年轻时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虽然破旧,但承载着太多回忆。
没想到拆迁补偿款高达180万。当我拿到这笔钱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给儿女们一人一半。毕竟这些年,女儿女婿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儿子到底是我的亲生骨肉。
谁知道,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时,他却勃然大怒。
"妈,这钱凭什么要分给姐姐?这可是我们家的老房子!我才是儿子,这钱应该全部给我!"小军的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戳进我的心里。
李芳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是啊,妈,您想想,要不是您去姐姐家住,这些年我们也能照顾您。再说了,老房子本来就该是儿子继承..."
我苦笑着打断了她的话:"这十年里,你们来看过我几次?过年过节,要不是小红提醒,你们连个电话都不会打来!"
"那是因为我们太忙了..."小军还想辩解。
"忙?"我冷笑一声,"你姐姐和你姐夫不也要上班吗?他们怎么就有时间照顾我?"
这时,女儿小红走了进来:"弟,你别闹了。妈这么安排已经很公平了。这些年要不是爸妈留下这个老房子,我们哪有今天?你要是真为妈着想,就别让她难做。"
小军却不依不饶:"姐,你就是想占便宜!这钱明明应该是我的!"
我看着面前怒气冲冲的儿子,突然感到很疲惫。曾经那个乖巧懂事的小男孩,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
"小军,"我平静地说,"这钱我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分。你要是不愿意,那这90万我就捐给敬老院。"
听到这话,小军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他恨恨地摔门而去。
李芳临走前还放了句狠话:"您就偏心吧!以后别想我们再管您!"
我木然地坐在沙发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女儿心疼地抱住我:"妈,别难过,您还有我们呢。"
王强也在一旁安慰我:"是啊,妈。钱没了还能再赚,但亲情要是断了,那才是真的可惜。"
这件事后,小军再也没来看过我。每次过节,都是小红偷偷给他送去我的那份钱。
前几天,我听说小军家买了新车,在朋友圈炫耀说是自己努力赚来的。看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去女儿家,是不是现在还在儿子家受气?如果我把所有钱都给了小军,他会不会对我态度好一点?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这个想法。金钱永远比不上真心,这十年的生活已经让我看清了很多事。
现在我依然住在女儿家,每天和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带带外孙,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谁说父母只能依靠儿子?我这个选择,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