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1100万“悔捐”,校方不依不饶“追捐”到底

2023年03月18日13:57:15 情感 1741

吴幽这个人很有意思,4年前,公开承诺:母校110周年校庆捐赠1100万!但是几年来,一毛钱没看到,竟然还被母校“追捐”告上了法院……要说吴幽完全赖捐吧,尚不能完全断定,他毕竟公开露脸发视频,承诺一定想办法兑现……对于此事,舆论分化比较大,有一部分网友指责校方逼捐不合适。我个人不同意这个看法。以下是个人观点,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

遭遇1100万“悔捐”,校方不依不饶“追捐”到底 - 天天要闻

当事人公开承诺1100万捐赠,成为矿大历史上最大一笔捐赠。因此,校方格外重视,不仅举行了仪式,还聘任当事人为创新创业导师,并安排了演讲。此事在校园内引起高度关注,全校师生近乎仰视,一时风声雀起……可惜,雷声大没雨点。那么,就要对当事人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进行推理。以下内容基于逻辑推理,不是事实,勿对号入座。

第一,捐赠不能履行,理由牵强。

当事人说资产爆仓了云云,哪怕法院都给了补救方案,依然不能履行,甚至还上了老赖名单,限制高消费。这就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捐赠仪式发生在2019年。之后,一毛钱没看见,是说不过去的。从情理上讲,说出去的话马上就要兑现,承诺给的钱,转身就应该给。可惜当事人不是!答应的钱,一拖几年,谁也不知道他爆仓发生在什么时候,爆了多少仓,更无从知晓,然后就没下文了。这是完全不能履约行为,捐赠的诚意大打折扣,被校方怀疑其初心,是可以说得通的。

第二,一系列高光影像隐含价值。

假设当事人旗下有吸筹产品,那么,他的一系列操作,就给自己的身价做足了背书。所谓管理40多亿的盘子,一出手就是白送1100万,潜在投资者报以信任的概率就会大增。从这个角度来推理,高光影像存在“做局的价值”。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假设……当事人到底做的是什么,公开资料扑朔迷离,因而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第三,校方存在被利用的可能性。

捐赠仪式、聘任导师、安排演讲,名校名场面,影像资料中,都有校方高层露脸,校方相当于用自己的声誉资源为这个校友站台。

事后,捐赠不能履行,当事人百般推诿,校方就有被戏耍利用的心理暗示。追捐行为的本质是对校方声誉资源的回收,是对此前高光仪式和高光影像资料真实性的否定……从这个角度来推理,逼捐一词对校方就有失公平……好了,《遭遇1100万“悔捐”,校方不依不饶“追捐”到底》就写这么多,希望风波早日平息。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泪目!这封写给妈妈的信,藏着多少人难以言说的爱 - 天天要闻

泪目!这封写给妈妈的信,藏着多少人难以言说的爱

亲爱的妈妈:展信时,仿佛您温暖的怀抱正将我轻轻环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回忆,如同潮水般,带着爱与愧疚,汹涌地漫上心头。那些平日里羞于出口的话语,此刻都化作跳动的字符,急切地想要奔赴到您身旁。小时候,您是我心中无所不能的超人,是我在这纷繁世界里
我妈78,每月退休金4500,如今她跟我住,把钱都给我,哥嫂不乐意 - 天天要闻

我妈78,每月退休金4500,如今她跟我住,把钱都给我,哥嫂不乐意

穷人的爱,富贵的情"老王家二小子,怎么好意思要你妈那点退休金?她辛苦一辈子,现在连自己花都不够!"邻居刘大婶站在楼道里,声音像早市的大喇叭。我说不出话来,只能尴尬地笑笑。刘大婶也不等我回应,继续道:"你妈在纺织厂几十年,腰都直不起来了,这点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这批60后的人,快要迈进花甲之年了 - 天天要闻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这批60后的人,快要迈进花甲之年了

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是不是这样?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我们这批60后的人,年龄大的都66岁,年龄小的也57岁,眼着都要迈进花甲之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深有体会,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变得“认命、认怂,还不再认理”,曾经的那股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 天天要闻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五一”假期,“泰山陪爬”再次登上热搜。5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泰山陪爬大学生付同学处了解到,“五一”期间,他的工作室已经成交了37单,他本人的收入有几千元。“爸妈会担心我的身体,让我保护好膝盖,我自己感受还好。”付同学背着小朋友陪爬泰山付同学从读初中起训练短跑项目,目前是一名大三体育生,从事陪爬业务将...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 天天要闻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婚姻不是终点,自己才是归宿女人这一生,别把婚姻当成人生的全部。男人爱不爱你,婚姻幸不幸福,都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尺子。年轻时或许觉得嫁得好就是赢家,但活到后半程才明白:再好的伴侣,也给不了你一辈子的底气。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 天天要闻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杂物间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日历,1998年9月12日被红笔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医院缴费单、中药药方,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砸锅卖铁也要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 天天要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上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同事们又开始打趣:"你妈是不是开快递公司的?"我笑着拆开牛皮纸,二十包真空包装的槐花蜜滚落出来,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新蜜,记得每天冲一杯。"这是母亲今年寄来的第18个包裹,而从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这样的包裹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 天天要闻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凌晨三点零七分,急诊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我攥着缴费单的手指冰凉。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转头看见父亲弓着背蜷缩在塑料椅上,母亲正用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着小时候发烧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闻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家具时,我突然明白——在她眼里,离过婚的我,连套新家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网友的婚房经历引发热议:她曾有过失败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却因“二婚”标签遭准婆婆嫌弃,不仅被安排二手房当婚房,屋内更是堆满不知从哪淘来的二手货